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一十章.京城震动(三).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实际,朝廷枢也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毕竟赵俊臣早已经是官居正二品的户部尚书了,如今又立下了赫赫战功,朝廷的封赏手段不外乎是两种,一是赐封爵位,二是入阁辅政。



    赵俊臣如果只是一位与朝廷各大派系毫无利益纠葛的老迈臣子,这件事情也同样没有任何需要商议的地方,一举全歼蒙古十万大军的功勋,足以同时获得两种封赏,既是赐封爵位也是入阁辅政,也唯有这般嘉奖才可以表明朝廷的重视与慷慨。

    若是朝廷为赵俊臣赐封爵位的话,看似是华而不实,只是让赵俊臣的地位愈加尊崇一些而已,但潜在影响却是极为深远。



    明朝的规矩是“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寻常明朝官员若想要封爵必须要有显赫军功才行,像是于谦、王明阳这般武双全的千古名臣皆是可遇而不可求,自德庆皇帝登基以来,满朝官之也唯有赵俊臣达到了封爵的标准。



    明朝爵位乃是超品官阶,一旦是朝廷赐予赵俊臣爵位的话,赵俊臣会拥有满朝官之独一份的殊荣,到时候算是众位阁老见到赵俊臣也要主动行礼问安,这必然会让赵俊臣的威望大涨,说不定会引发百官纷纷投效的局面。


    另一方面,若是让赵俊臣入阁辅政的话,也必然会让赵俊臣的权位大涨,从今往后可以名正言顺的干预朝廷政策走向,但任谁都知道赵俊臣早有了阁老之实,左兰山实际是赵俊臣的内阁代言人,朝廷诸般政策无论如何也绕不开赵俊臣,这般情况下让赵俊臣升为阁臣也不会过多改变朝廷现有格局。



    更何况,赵俊臣若是入阁辅政的话,户部尚书的位置也空置了下来,对户部的控制力必然会降低许多,这将是各大派系插手户部的大好机会。

    “老臣也认为,朝廷应该趁机收复河套,以展现陛下之天威!”



    随着沈常茂的话声落下,众位阁老也皆是表态赞同。



    此前,众位阁老并不赞同梁辅臣瓜分赵俊臣的军功,乃是担心梁辅臣有了军功之后会被德庆皇帝即刻召回京城、并且是顺理成章的出任内阁首辅之位,到时候任谁也无法阻止德庆皇帝控制内阁的计划了。



    但若是让梁辅臣全权负责朝廷收复河套之事,今后只要是河套地区的局势不能彻底平定,梁辅臣迟迟不能回京,再等到梁辅臣彻底稳定了河套局势、可以返回京城的时候,恐怕时间已是五六年之后了,朝廷格局亦是时过境迁,德庆皇帝也错失了控制内阁的机会。



    这样,各取所需之下,德庆皇帝与众位阁老很快议定了朝廷出兵收复河套的事情。



    然后,御书房内的君臣众人开始商议朝廷封赏赵俊臣的事情。



    这一次,依然是沈常茂率先开口表态,缓缓道:“赵俊臣一举全歼蒙古联军十万兵马之功绩,必然会受到天下瞩目,朝廷理应重赏于他……老臣认为,赵俊臣的理政能力不凡,这几年主持户部可谓是政绩斐然,也是时候让他入阁辅政了,老臣身为内阁首辅,也殷切希望内阁里能多几位像是赵大人这样的青年才俊!”



    表态之际,沈常茂的表情间满是激赏与欣慰之意,好似赵俊臣是他亲手提拔的杰出后进。



    然后,沈常茂的目光微微一闪,似乎是临时想到了什么,又补充道:“只是……赵俊臣的年纪终究是稍轻了些,经验资历也是略有不足,这样让他直接入阁辅政似乎是有些拔苗助长,也会引来许多争议!



    古语有云‘不历州县,不拟台省’,又有言曰‘宰相必起于州部’,也正好赵俊臣缺乏治理地方的经验,老臣认为朝廷不妨是先为他加封少傅以及翰林学士的衔职,既是表明朝廷的封赏与嘉奖之意,也是为他今后入阁辅政做出铺垫,然后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另一边,阁老们也纷纷陷入了沉思。



    朝廷出兵收复河套的事情,并没有太多需要商议的地方,众位阁老皆是明白德庆皇帝迫切想要借助这件事确立自己青史地位的心思,如今也确实是朝廷收复河套的大好机会,自然是不会驳了德庆皇帝的高昂兴致。


    德庆皇帝向众位阁老询问意见之际,表情间满是肃穆,让人看不出任何态度偏向。完美手机端 m.



    显然,德庆皇帝也尚未拿定主意,所以任由众位阁老畅所欲言了。


    但朝廷究竟应该如何封赏赵俊臣,却是一件非常严肃的政治议题,会影响到往后许多年的朝廷格局变动,必须要德庆皇帝与诸位阁老认真讨论才能做出决定。


    但赵俊臣的年纪实在太轻了,他与朝廷各大派系的关系也称不和睦,各位权臣大都不希望赵俊臣的权势扩张太快,所以朝廷给予赵俊臣的封赏自然是不能太过丰厚。


    这两种封赏方法各有利弊。

    当然,朝廷给予赵俊臣的的封赏也不能太少,否则必然会引来赵俊臣本人的强烈不满——局势发展到目前这一步,却是任谁也不能忽视赵俊臣的态度了。



    或是赐封爵位,或是入阁辅政,这两种封赏至少也要保证其一个才行——这也是御书房内绝大多数人的心判断。

    ……



    ……

    第九百一十章.京城震动(三). (第1/3页)


    <content>

    这般综合考虑之下,对于各派势力而言,让赵俊臣入阁辅政反而是更加容易接受一些。



    御书房内众人尽皆是老奸巨猾、心思谨密之辈,却是很快想明白了其利弊。



    暗思之际,众位阁老皆是沉默了片刻。


    然后,首辅沈常茂率先说道:“陛下圣明,蒙古诸部先是经历了连年天灾,如今又被赵俊臣全歼了十万大军,可谓是元气大伤,正是我朝出兵收复河套的天赐良机!老臣也赞同朝廷应该即刻动员起来,调集人力物力赶往陕甘三边,准备下一步的战事!当然,这件事情理应交由梁阁老全权负责,赵大人他幸苦了这么长时间,也确实是应该回京休息了!”



    “老臣附议!”

阅读摄政大明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