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四十八章.活菩萨.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在西北各省的百姓眼中,赵俊臣简直就是一位百年难遇的青天大老爷!当世的活菩萨!



    尤其是西北各省的逃荒难民们,他们已经数不清赵俊臣究竟拯救了他们多少次了!若不是赵俊臣,他们已经被西北督抚们送给蒙古人当奴隶了;若不是赵俊臣,他们根本不可能得到朝廷发放的赈灾粮草;若不是赵俊臣,他们说不定已经死于蒙古人的劫掠之中……

    这处难民营占地极大,面积约有三百余倾,但内部依然是拥挤不堪,因为这里面聚集了五万余名逃荒灾民。



    这么多的逃荒灾民,整日里无所事事,还不愿意返回各自家乡,只是等待着官府赈济,不仅是耗费了陕西官府的大量粮草,更是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酿造出一场规模浩大的民变!



    就算是没有发生民变,在这般拥挤肮脏的环境之中,爆发瘟疫疾病也是大概率事件。


    就像是陕西巡抚章晟德所描述的那样,这处难民营,已经成为了西安城的一处隐患,西安城的官员们因为这处难民营的存在,已经有很长时间吃不下饭、睡不安稳了!



    却说,这一天,就在赵俊臣与晋商们达成了一场肮脏的钱权交易之际,一队人马则是持着赵俊臣的手令,进入了这处难民营之中。

    不过,灾民们聚拢在木台附近之际,大部分人都是表情麻木。



    类似的情况,他们已经见过无数次了,大都是官府派人来这里鼓动他们返回家乡的。



    在官府的屡次鼓动之下,也确实是有许多灾民忍不住故土难离的心思,最终离开了这处难民营、被官府遣返原籍,但大多数灾民依然是无动于衷。



    这些灾民的家乡皆是旱情最为严重的地方,即使是他们愿意返回家乡,也无力养活自己,而且依照地方官府的一贯尿性,当他们逃荒离开家乡之后,他们的田产房屋就已经被人霸占夺走了,所以他们即使是回到原籍,也只是死路一条。



    相较而言,难民营的环境虽然是恶劣了一些,但每天都有官府开办的粥棚,能够领到一碗稀粥,至少还有活下去的希望。



    见到灾民们纷纷聚集到自己面前之后,张诚环目看去,遍目所及皆是一些面目肮脏、表情麻木、身材枯瘦的逃荒灾民,张诚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两件事情,皆是让西北各省的百姓们受惠菲浅。



    因为当年灭蝗的事情,赵俊臣在西北各省的民间声望原本就是毁誉参半,并不似其他各省一般只是狼藉不堪。


    对于赵俊臣而言,他这段时间以来办成了许多事情,渗透兵权、营建人脉、改善声誉、建立功绩,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这四百万两银子的收获只是这其中一小项成果罢了。



    但对于百姓们而言,赵俊臣这一次莅临西北各省之后,主要就办成了两件事情,一是阻止了西北督抚们的乞和绥靖之事,拯救了那些即将要成为牺牲品的逃荒灾民,保住了西北百姓们的赈灾粮草,二是全歼了蒙古联军,这件事的意义就更不用说了。


    如今又有了这两件事情之后,再加上某些势力竭尽所能的为赵俊臣营造声势、讴功颂德,让赵俊臣在西北各省的民间声望瞬间就达到了顶峰!


    简而言之,这些灾民对于赵俊臣的感情,已经不是“感恩戴德”这简简单单四个字可以描述的了,简直是恨不得以死相报!


    西安府城之外,以南二十里处,有一处难民营,也是陕西境内规模最大的难民聚集地。

    然而,赵俊臣却是依然觉得不够,他还要为这些灾民们做更多的事情!



    这些事情,虽然是很大程度上出于私心,但也确确实实的让灾民们再次得到了好处!

    ……



    就在赵俊臣两袖金风、从西北各省卷走了四百万两银子巨款的同时,西北各省的百姓们却是恨不得再捐出一笔银子来,为赵俊臣树碑立传、塑造金身!

    第九百四十八章.活菩萨. (第1/3页)


    ……

    这队人马约有两百余人,全都是身体壮硕、神情彪悍的成年男子,这些人举止干练、组织有素,似乎是军队出身,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身体伤残,或是丢了一根手指,或是缺了一只眼睛,虽然是不大影响日常生活,但也是极为扎眼。



    这些人,自然是赵俊臣召入麾下的那些战兵新军伤残将士了。



    领队之人,也正是赵俊臣寄以厚望的张诚!


    经过了神医章德承的调养之后,张诚的身体状况已是渐渐恢复了一些,他的形象较之从前也变得精神了许多。



    却说,这队人马进入难民营之后,很快就搭建了一处木台,然后就敲锣打鼓的把附近灾民全部吸引了过来。

阅读摄政大明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