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01章.几处变数.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总而言之,就是任何一方势力都不能诛求无己、逼人太甚,否则就一定是天怒人怨、江山倾覆。



    在周尚景与宋承仁眼里,这是平衡之道,也是长久之道,更还是颠扑不破的至高法则!

    德庆皇帝很乐意扳倒周尚景,也经常与周尚景斗智斗法、相互算计,但这种争斗一定要在既有规则之内进行,绝不能打破框架、突破底线!



    所以,即便是德庆皇帝存在各种各样的缺点,即便是德庆皇帝经常尝试扳倒周尚景,但周尚景依然认为德庆皇帝是一位合格的皇帝,也依然愿意效忠于德庆皇帝,两人虽然总是相互算计,但更多时候则是联手维稳局势、默契十足。



    而在七皇子朱和坚身上,周尚景却是完全看不到这些优点!


    这就是周尚景排斥朱和坚的真正原因。



    仔细观察朱和坚的上位过程与上位手段,就可以发现此人经常是藐视规则、突破底线,甚至是不计代价、不顾后果,总是使用默契框架之外的手段实现自身意图。

    表情严肃的轻轻点头之后,宋承仁感慨道:「对啊!一位储君、乃至于一位皇帝,一定要懂得退让与妥协,也一定要知晓分寸与敬畏……咱们从前虽然也不满意现今这位太子殿下,但这位太子殿下至少是听劝的,做事之际虽然也是不计代价,但他的「不计代价」只是针对于自己,面对江山大局之际依然是小心翼翼、不敢逾越雷池!



    实际上,咱们对这位太子殿下的不满,主要是因为他从前只懂得听从清流们的劝告,完全无视了咱们的意见,但也不算什么大事,只要咱们乐意,很快就可以摇身一变、披上一层清流的皮囊,绝对比清流还要清流!所以咱们从前也一直没有刻意刁难过这位太子殿下!」



    说到这



    里,宋承仁表情愈发严肃,缓缓道:「但这位七皇子殿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谓「妥协」、所谓「退让」,在不同人眼里,也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在宋承仁眼里,大明江山乃是由朝廷与缙绅共治,谁也不能压谁一头,所以有时候缙绅需要向朝廷退让,有时候朝廷需要向缙绅妥协。


    当周尚景提及这两个词汇之后,宋承仁也是表情严肃、轻轻点头。



    周尚景的表态有些含糊不清,但宋承仁则是完全理解他的深意。


    在周尚景眼里,这大明江山则是由皇帝与文臣共治,谁也离不开谁,所以有时候皇权需要向臣权退让,有时候臣权需要向皇权妥协。


    所以,一位合格的皇帝,就一定要深谙分寸、心怀敬畏。


    就像是当年蓟镇总兵张肃派人暗杀周尚景,德庆皇帝哪怕是明知道周尚景身亡之后有利于自己扩张皇权,但依然是立刻出手阻止、保下了周尚景的性命。

    譬如是德庆皇帝,就完全懂得这般道理,虽然总是会伺机扩张皇权,但也总是适可而止,从来都不会打破平衡。



    若是德庆皇帝发现自己的扩张皇权计划有可能会打破平衡、引发严重后果,就一定会及时停手、迅速中止计划,然后就是设法与文臣、缙绅们修补裂痕、维稳局势。

    ……



    妥协!退让!

    第1401章.几处变数. (第1/3页)


    ……

    这样的人,可谓是毫无分寸、不知敬畏,上位之后当然是不会懂得妥协与退让的道理,一定会肆无忌惮的滥用皇权,最终就是文臣离心、缙绅造反!



    周尚景可以容忍朱和坚凉薄无情,可以容忍朱和坚手段狠辣,甚至可以容忍朱和坚心性偏激,唯独无法容忍朱和坚不懂妥协与退让的道理!



    与此同时,也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宋承仁才会积极出力协助周尚景。


    否则,就算是至交好友,宋承仁绝不可能为了周尚景而让江南宋家得罪一位未来的储君太子、甚至是一位未来的皇帝!



    *

阅读摄政大明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