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章旅途又遇险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老太太、越秀和一双儿女坐在车里,大车的棉门帘儿时不时被寒风裹挟着卷起,吹进车厢,冻得人瑟瑟发抖。李贺年和车把式坐在车外,冷风抽在脸上刀削一般的疼。但是李贺年并不孤单,自打出了北京城,一路去天津的路人颇多,有背着包袱行脚的,有骑马的有坐车的,但是由于天寒地冻,无不缩着脖子把手揣进衣袖子里保暖。



    “车把式”,李贺年干咳两声,朝手上呵着气问道:“你看这么冷的天,又兵荒马乱的,怎么那么多人往天津走哇?”

    李贺年听的表情凝重起来:“把式,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津作为直隶总督的驻地,也成为李鸿章和袁世凯兴办洋务和发展北洋势力的主要基地。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天津被迫开放,列强先后在天津设立租界。1900年7月,八国联军攻打天津,天津沦陷。



    李贺年一家奔赴天津,正是1900年冬。


    清朝清顺治九年,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三卫合并为天津卫,设立民政、盐运和税收、军事等建置。雍正三年升天津卫升级成天津州。雍正九年升天津州又升级为为天津府,辖六县一州。



    从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至今,天津建城已有600多年,据说天津也是全国从建成到如今,唯一一个有完善的历史记载的城市。


    时值腊月,那一年的冬天显得格外的冷。


    “嗨!”车把式一抖手里的鞭子,凌空“啪”的一声打个呼哨:“投亲靠友呗。京城里也不太平,不少人连家都没了,能往南去的往南,南边没熟人亲戚可投靠,盘缠又不多的,大都往天津去了。”


    车把式“啐”的一口骂道:“最惨的是西门,那边的老百姓,被洋鬼子杀的最多,尸体堆积如山,尸首在海河上漂,居然连河道都堵住了,几天几夜都不能清理干净,造孽呀!”

    李贺年奇怪的问道:“洋人从塘沽大沽口上岸,破天津进皇城,天津应该也不太平啊,干嘛都往天津去呢?”



    车把式说道:“可不是嘛,起初啊,天津还真不太平,据说当时洋鬼子进了天津,老百姓争向北门逃走,多被洋兵打死街头,洋人大肆抢掠,首当其冲的是当铺、金店、银号,然后是再抢其他商店和大户人家,各衙署也都被捣毁。从鼓楼至北门外水阁,积尸数里,简直就是惨不忍睹呦。”车把式叹息着说:“商铺买卖铺集中的地儿,像城北的估衣街、锅店街、竹竿巷、肉市口都叫洋鬼子给抢啦,城东的宫南、宫北、小洋货街一带,也都没给落下。这些个畜生也没少霍霍大姑娘小媳妇,真他奶奶的不是人,整整闹了三、四天。”

    唐朝在芦台开辟了盐场,在宝坻设置盐仓。辽朝在武清设立了“榷盐院”,管理盐务。南宋金国贞佑二年,在三岔口设直沽寨,在今天后宫附近已形成街道,是为天津最早的雏形。元朝改直沽寨为海津镇,这里成为漕粮运输的转运中心。设立大直沽盐运使司,管理盐的产销。



    一直到明建文二年,燕王朱棣在此渡过大运河南下争夺皇位。朱棣成为皇帝后,在永乐二年将此地改名为天津,即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作为军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带,天津开始筑城设卫,称天津卫,这也就是天津老百姓口中成自己是天津卫人的来由了。

    第十一章旅途又遇险 (第1/3页)


    天津简称津,意为天子渡过的地方,别名津沽、津门等。天津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在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会处、现在的金钢桥三岔河口地方(金刚桥后在九十年代拆除改建),史称“三会海口”,是天津最早的发祥地。天津由此也就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金代在直沽设“直沽寨”,元朝设“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

阅读末代天师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