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九章 问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整篇罪己诏,洋洋洒洒近千字,站在告示栏前的一位老儒生,抑扬顿挫的念完。



    寻常百姓中,有的人听懂了,但更多的人依旧云里雾里,他们只确认一件事:元景帝确实下罪己诏了!

    他们急需一个肯定的情报,来粉碎那些谣言。



    而且,在黎民百姓眼中,朝廷的地位是深入人心的,朝廷要是承认这件事,加上许银锣的威信,那就再没什么疑虑,以后无论谁说什么,他们都不信。



    老儒生压了压手,人群立刻安静下来,他满意点头,又摇头叹息,说道:


    “陛下下罪己诏,承认了纵容镇北王屠城,许银锣,他昨日说的都是真的。要不是许银锣一怒拔刀,楚州屠城的冤案就难以昭雪,郑大人,就,就死不瞑目。”



    欢呼声和喝骂声一同爆发,甚嚣尘上。

    “修道二十年是昏君,纵容镇北王屠城,这就是暴君。”



    “大奉迟早有一天要亡在他手里........”



    骂声很快就消停下去,被周围的官兵给镇压下去,但百姓依旧小声的咒骂,或在心里咒骂。



    而官兵也没有真的要对这些犯大不敬之罪的百姓怎么样。



    皇帝下罪己诏,本身就是认错,就是在给百姓一个发泄、谩骂的渠道。



    ...........



    国子监。



    原本读书声郎朗回荡的,天下学子的圣地之一的国子监,此时到处都是感慨激昂的斥责声和怒骂声。



    读书人骂起人来,可比老百姓要花样百出的多。



    “镇北王死不足惜,只是没想到连陛下也........昏君啊,这是亡国之象,怎能让他如此胡来,监正,监正难道事先并不知道?”



    “满朝诸公无一男儿,我等苦读圣贤书,竟要与这群没有脊梁的读书人为伍?”



    “非得许银锣刀斩二贼,把此事闹的天翻地覆,他们才敢与陛下硬抗,呸,换成是我,当场便以头抢地。”



    “武夫虽以力犯禁,但遇到此等丧尽天良之事,也只有武夫能力挽狂澜。”



    “唉,将来史书上记这一笔,读书人颜面尽失啊。可惜许银锣非我儒家读书人。”



    这时,一个年轻学子跑进来,兴奋的说:“诸位诸位,我刚才听到一个好消息。”



    院内众学子看过来,纷纷皱眉。



    尽管皇帝下罪己诏,承认此事,没让忠臣含冤,但这件事本身依旧是黑色的悲剧,并不值得兴奋。



    那位年轻学子迎着众人,激动道:“我听说,今日云鹿书院的院长赵守,出现在朝堂,当着诸公和陛下的面,说,说许银锣是他入室弟子。”



    什么?!



    一下子,院内气氛轰的炸开,学子们露出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快念......”后方的百姓迫不及待的催促。



    “上乃下诏,深陈既往之悔,曰:朕以凉德,缵承大统。意与天下更新,用还祖宗之旧。不期倚任非人,遂致楚州城毁........(注1)


    不认识字的百姓,以及没能挤到前头的百姓,大声嚷嚷。



    “是,是罪己诏,陛下真的下罪己诏了。”前头的人高喊着回应。


    “.........元景三十七年五月十六日。”


    “是不是因为楚州屠城的案子?”


    百姓们最关注的是这件事,虽然心里信任许七安,可昨日同样有很多抹黑许银锣的谣言,说的煞有其事。

    “陛下,下了罪己诏,也就是说,昨日许银锣说的全是真的,对不对?”



    “那些市井中抹黑许银锣的谣言,都是假的,对不对?”

    而后,无数百姓蜂拥城门。



    “是不是罪己诏?”

    第一百五十九章 问灵 (第1/3页)


    第一批看到罪己诏的人,怀揣着难以置信的震惊,以及“我是第一手消息”的激动之情,疯狂的传播这个消息。

    “大奉能出一位许银锣,真是上天垂青啊。”



    “可惜,许银锣现在不是官了。”



    “不是官又如何,他依旧是大奉的英雄。”


    至于骂声.........



    “昏君,这个昏君,难道楚州人就不是我大奉子民?”

阅读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