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两百四十二章 他在笑(求订阅)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元景帝顺势道:“东北战事,袁爱卿怎么看?”



    袁雄朗声道:“请陛下明示!”

    定性之后,才可以昭告天下,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史官也要知道该如何落笔,是赞誉,还是抨击。



    元景一直拖着,部分心思敏锐的官场老油条,这几天已经揣摩出了点东西。



    陛下在等有人发出不同的声音。


    只是这毕竟是犯忌讳的事,首当其冲者,必遭骂名。



    文官哪个不爱惜自己的羽毛?

    “陛下,抚恤之事不宜再拖,请早日顶多,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给阵亡将士的家属一个交代。”



    这一次,元景帝没有避开话题,俯视着朝堂诸公,缓缓道:“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御史张行英出列,朗声道:“陛下,魏公攻陷巫神教总坛,屠灭靖山城,开中原王朝未有之先河,臣恳请陛下追封魏公为一等魏国公,谥忠武。”



    这绝对是武宗皇帝以后,最高的荣耀。



    一等魏国公,是最高爵位。



    忠武,则是武将最高谥号。



    魏渊毕竟不是科举出身的读书人,没有功名在身,否则,张行英敢开口要“文正”谥号。



    朝堂诸公面面相觑,罕见的没有反驳,这其中包括往日的政敌。



    换成以前,文官们现在肯定跳出来集体打脸。



    但现在,没必要。



    首先,魏渊的功绩足以匹配这些荣耀。其次,人死如灯灭,给他一个身后名又如何,岂不正好彰显他们这些正统读书人出身的官员的大度。



    魏党的官员纷纷出列,附和张行英。



    元景帝不语,看了一眼右都御史袁雄,后者心领神会,出列,大声道:



    “一派胡言,张行英等人一派胡言,陛下,切不可被这**臣蛊惑。”



    殿内小小的哗然,诸公们战术后仰,心说这家伙又准备搞什么幺蛾子?



    元景帝也很不高兴,皱眉道:



    “袁爱卿何出此言?魏渊是我大奉军神,功于社稷,为国捐躯,他生前,更是朕的心腹。追封爵位是应当的。”



    “陛下!”



    袁雄大喊一声,道:“魏渊此人,死不足惜,他是祸国殃民的莽夫,而非功臣啊。”



    “混账东西!”



    左都御史刘洪大怒。



    他是魏渊一手提拔的心腹,与兵部尚书一样,都是魏党的骨干,张行英都是他的下属。



    啪!



    刘洪的怒斥声,换来的是老太监更响亮的鞭子,以及呵斥声:“不得喧哗。”



    有人撑腰,袁雄一点也不慌,对诸公或冷漠或敌意或打趣的目光视若罔闻,感慨激昂的说道:



    “没错,魏渊确实攻陷了巫神教总坛,开历史之先河,单凭这一条,魏渊的罪,便馨竹难书。”



    张行英眯着眼,冷笑道:



    “攻陷巫神教总坛是罪?陛下,袁雄勾结巫神教,叛国通敌,请斩此獠狗头。”



    袁雄丝毫不怵,哼道:



    “大军出征的目的是援助妖蛮,阻止巫神教吞并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今魏渊战死在巫神教总坛靖山城,打更人不可群龙无首,需要一个人来统御打更人,以及御史。朕,原本是属意袁爱卿的。”



    袁雄几乎听见了自己砰砰狂跳的心,激动的情绪汹涌澎湃,但他表面依旧平静,不露分毫,作揖道:


    袁雄官场历练多年,深谙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诚惶诚恐:“不能为陛下分忧,就是臣最大的罪。”



    元景帝这才缓和了脸色,道:


    “微臣,定为陛下肝脑涂地。”


    ...........


    这场名为援助妖蛮,攻打巫神教的战役,总归是要定性的。

    次日,朝会照旧召开。



    这三天来,朝廷都在积极商议善后事宜,但众臣心知肚明,真正的重头戏,并没有开始。

    袁雄大惊,双膝跪倒,高呼:“微臣知罪!”



    元景帝冷哼道:“哦?你有什么罪,不妨与朕说说。”

    第两百四十二章 他在笑(求订阅) (第2/3页)


    “都说为官之道,最讲究的不是为国、为君、为民,而是“和光同尘”四个字,袁右都御史深谙其道啊。”

    这件事与普通的党争不同,要是搞砸了,分分钟被打上奸臣的烙印,而后遭受清算,或贬或革,然后史书还得给你记上一笔。



    天色未亮,诸公在震荡的钟声里,依次从午门的侧门进入,过金水桥,进金銮殿。



    漆金的蟠龙烛成排,烛光照亮金碧辉煌的大殿。


    诸公入殿,等了一刻钟,元景帝一身黄袍,缓缓而来。



    君臣商讨一番战后事宜,户部尚书出列道:

阅读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