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6章 监军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子眉头一颤,点了点头,转过脸看着远处的刘修说道:“凡国自有边,没有边疆的流血牺牲,又哪有内郡的安稳?太尉,忘战必危啊。当年朝臣议弃西凉,若非虞升卿(虞诩),凉州人已成贼寇,太尉安能为本朝名将?”



    张奂jī动不已,连连点头。不过,他虽然感jī天子的器重,却还是提醒道:“陛下,今年的旱情虽然没有去年严重,可是收成想必也有限,要想北伐鲜卑,这钱粮……”

    段垠咧着大嘴直乐,可是一看段频那张脸,吧挞吧咕嘴,连忙收起了笑容,耷拉下了脑袋。韩遂也不敢怠慢,连忙向段颖请教口段颖批评道:“你们的实力远远超过屯骑营,打胜了是应该的,可是你凭什么认为自己能够以少胜多击败伍琼?如果一看到伍琼出阵就立刻求援,何至于拖延了那么久?”



    他虽然批评的是段垠可是韩遂却立刻面红耳赤,躬身受教。



    刘修哈哈一笑,心道段公的威风果然不是仅凭资历来的,你看人家这眼力,人家这应变的速度把握战机的能力,咱们这帮年轻人还有得学啊。


    刘修随即请示天子,秋阅已经完成,除了射声营只是演阵没有实战厮杀之外,北军五校都展示了自己的实力,不管胜负,至少这几个月的练兵还是有进步的都应该嘉奖口天子听了,非常满意,下令设宴犒赏。当然了,他只走出一点小钱意思一下,大部分钱还是由刘修自筹的,军市令曹洪是当仁不让的功臣。



    宴后,天子把刘修留了下来很郑重的问他:“能出往吗?”

    陈窟是颍川人,做过太丘长,是所谓的颍】四长之一,名头很响。不仅在颍,他是名流,就是在朝廷中,他也是首屈一指的名士。司空杨赐每次被任为三公,都觉得很惭愧,说陈太丘还没有做三公呢,我怎么好意思抢在他的前面口宋丰把他征入府中,当时可是一件大事。



    陈窟的发言代表了司徒府,也代表了司徒宋丰,这让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子听得眉飞sè舞,连连点头:“早就听说山西出名将,果不其然。”



    张奂的脸sè一黯,他原来也是西凉人,可是现在他却是弘农华yīn人,不知道天子这句话里的名将还包不包括他。


    太尉张尉也非常高兴,他一直担任着为天子解说的任务。他用兵多年,又居高临下,早把双方的阵势看得清楚,自然是洞若观火,毫厘不爽口他对何颇以弱击强的打算很赞赏,对韩遂的应变也非常满意,详细的向天子分析双方的优劣。



    “屯骑营战力不如长水营,这是事实,短期内是无法解决的口何颐要想取胜,只有出奇,否则必败无疑,所以他的做法是对的,非此不能胜口只是他运气不好,韩遂没有上他的当,而是采用优势兵力先行围歼伍琼部,并趁胜追击,逼得何颗提前暴lù出了暗藏的杀招……”


    他沉默了片刻,提醒道:“陛下,山西出名将,是因为山西长年征战啊。”


    天子脸上的喜悦不翼而飞,兴致一落千丈。他让刘修整顿北军,就是想秋高马肥,出征鲜卑,把一直sāo扰北疆的鲜卑人整治一番,让他们安份一点。如今刘修的整军初见成效,司徒府却拖他后tuǐ,根本拿不出能支持北伐的钱粮。他对宋丰非常不满,但是当着张奂、杨赐等人的面,他又不好指责宋丰,只好把这些火气憋在肚子里。


    那一厢,刘修笑盈盈的对韩遂和段猥说:“二位不愧为段公看中的人,应变及时,不贪小利,可喜可贺。”

    韩遂和段猥夹着头盔走到台下,何颇也带着伍琼走了过来,韩遂他们虽然脸上没什么笑脸,但平静中还是有几分喜sè,何颇却是冷着一张脸,对迎下去安慰他的袁逢说道:“大人,颇无能。”



    袁逢虽然也有些郁闷,可是无可奈何,只能勉励的说道:“你们已经做得很好了,胜败乃兵家常事口太尉刚才已经对天子说了,你这也是败中求胜之道,只可惜韩遂未能入毅。”

    何颇非常尴尬,他是想行险yòu韩遂攻击本阵,然后用步兵的阻击韩遂再用优势兵力的骑兵包抄没想到被韩遂识破了。一旦被识破了,他的失败就在意料之中。就算韩遂没有夺去他的战旗他要想以这些步兵去攻击韩遂的骑兵,那也是痴心妄想。



    观兵台上,天子兴奋莫名,用力的拍打着栏杆,有些苍白的脸上泛着潮红。袁逢的脸sè十分窘迫,他的屯骑营被打得大败,他却不得不强撑着笑脸配合天子的感叹,这滋味实在不好受。

    第226章 监军 (第2/3页)


先生,不客气了。”韩遂带着亲卫呼啸而来,跳下马,禽兽拔下何颞的将旗……摆弄了片刻交给身后的亲卫,然后打量着何颇精心准备过的步兵阵地,赞了一声:“伯求先生这个阵摆得好,就是应变不足。”

    刘修谨慎的想了一会:“这几个月虽然有进步,但是离脱胎换骨还远得很,以这样的实力出征鲜卑,胜算不大,但是,兵是打出来的没有经过战场的兵练得再好,也不可能是真正的战士。臣以为接下来当以战代练,用真正的战斗把这些人锤炼成为真正的战士。”



    天子脸sè沉重,沉默了好一会才说道:“你知道最近朝堂上的争论吗?”



    刘修点点头,他虽然不上朝议政,但是相关的消息他还是知道的。天子任张角为光禄大夫,在朝议的时候,由张角和三公九卿一起议论流民的事。张角认为,如今的大汉流民四起,根本原因就在土地兼并,要想解决流民问题,就必须抑兼并,打击那些田连阡陌的豪强地主,把他们手中大量的土地拿出来分给百姓,这样流民才能重回本土,安居乐业,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朝廷的税赋才能重新丰裕。


    他的话得到了不少朝臣的赞同,包括杨赐在内的人都同意他说的是对的,但是在怎么执行的问题上大家产生了分歧,张角认为,对这些与国争利的豪强地主没有别的办法,就是杀。而杨赐等人认为这样做只能jī起民变,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双方吵得一塌糊涂,而责任最大的司徒府却保持了沉默,宋丰在朝议时一言不发,他辟除的司徒掾陈定虽然发了言,但是他的意思也是反对张角,觉得他太异想天开,根本行不通。

阅读混在东汉末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