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5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建工厂,地上是黑的,天上暗的,人身上是灰的。”马贵曾在煤矿工作了几十年,他说:“即使把家里的门窗关紧,一天下来,家具上还是会落下一层细细的黑灰。从那时起,河里的水从清到浊,后来干脆变成黑的了。”



    戴彤说:“如今的西南,远远的便能看到山上郁郁葱葱的林木,临近西南,感觉空气清新了许多。坐落在西苑南路上的华苑小区是XX的职工宿舍区,这里的居民见证了西南由黑变绿的整个过程。”

    戴彤说:“万亩生态园还带动了附近房产升值。在靠近万亩生态园的迎泽售楼处,2007年他曾来这里看过房子,当时觉得环境不太好,发展也比较慢,谁知才3年,这里的房价就从每平方米3000元涨到了6000元,。”



    戴彤告诉赵亮亮他们,现在的万亩生态园东至高速公路,西邻桃杏村,北达红沟,南连西峪煤矿林区,总面积1.42万亩,栽植各类树木100多万株,成了名副其实的“城市绿肺”。



    看了万亩生态园,大家一路感慨,人家才是真正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啊,真正把民生作为党和政府的第一位大事啊,这才是只知道科学发展啊。我们苍海应向人家学习,要是有黄州这么大的决心,把洪河两岸的环境改造改造,由垃圾场变为风景带就是为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了。


    回到环保局,坐在凉爽的空调会议室里,黄州环保局的张局长重点给他们介绍了建设污水处理厂的体会,他说:



    “选择一个合适的投资商,是bot顺利实施的基础。污水处理厂作为城市一项重要的市政公益工程,要交于一个投资商经营二、三十年,必须选择一个有资质、高诚信的投资商。某些投资商,针对地方政府对bot还不太了解的弱点,不管有否技术和资金,盲目抢占市场,严重阻碍了污水处理产业的健康发展。”

    张局长说:“你说对了,规范化、法制化运作,是bot成功的保障。bot方式运作污水处理工程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在法律上国家还没有一部单行法规对其加以规范,所执行的法律条文是国家下发的《通知》、《意见》等文件。这些文件法律阶位较低,内容较简单,诸多疑难问题均未涉足,如特许权法律文件采用何种形式,特许权与其它合同的关系问题等。在当前国内尚无配套法律支持的情况下,对bot的运作,政府与投资商一是需聘请经过bot专业培训的律师及投资顾问参与整个bot过程的运作,严格按照国际惯例和法律程序办事。二是签署的合同必须详细、清晰、严格,具有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不能泛泛而谈或边界不明、责任不清;特许经营权合同应由当地人大决议通过并形成规范性法律文件。三是要有必要的担保,完整的担保可为bot运作失败挽回一定的经济损失。



    听了黄州张局长的介绍,大家对BOT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苍海实施BOT项目充满着信心。



    吃过午饭,黄州环保局的同志要留苍海的同志继续参观几个景点,晚上在餐桌上交流一下,赵亮亮征求大家的意见,考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黄州市,环保局的负责同志首先带考察组参观他们的一个生态建设项目。该市的西南地区是主要重工业区,由于污染严重,曾被称为“黑色走廊”。从2008年开始,经有关部门不懈努力,如今的西南1.4万亩的垃圾荒山,已经建成万亩生态园,成为黄州地区最大的“绿肺”。



    到了现场,满目葱荣,绿树成荫,十分养眼。一位76岁的老人马贵为他们描述起当年的盛景。在他儿时的记忆中,以前这里也曾是青山绿水,森林茂密,汾水充盈。“俺们经常到林子里玩耍,在河里游泳。”


    大丈夫和小妻子(1)



    (祝亲端午快乐,全家快乐,永远快乐!)


    环保局的戴彤处长说:“由于西南地区水源发达、矿藏丰富,上世纪初开始便有工厂在这里开工了。到上世纪80年代时,工矿业生产达到高峰,企业生产时产生的粉尘越来越多,运煤的车辆川流不息。”


    钱亮就住在附近,他说:“要不是建设万亩生态园,华苑小区的南边还是污水满地,黑灰漫天。当年,没有公交车,路是土路,不少职工都不愿意来这里住。”


    万亩生态园有一处景点为桃杏采摘园。打理园子的李师傅乐呵呵地告诉赵亮亮他们:“这个园子的所在地原来就叫桃杏梁,后来全是黑煤灰,人们都搬走了。现在好了,俺们村里好多村民都准备开农家乐,这下觉得日子又有奔头了。”

    戴彤说:“从2008年开始,西南万亩生态园开始建设,西苑南路是通向万亩生态园的主路,政府把桥修好了,把路面进行了硬化,同时把西华苑南边的垃圾场全部清理,并填埋了黄土,现在变成了一片植物园。”



    钱亮说:“万亩生态园建成后,空气里没有那么多灰尘了,我们几个老伙伴经常相约去万亩生态园锻炼锻炼,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能见到西南再绿起来真是奇迹。”

    第168节第155章



    第155章

    第155章 (第1/3页)


    [第8章第六卷生态泪]

    赵亮亮问:“您所说的合适的投资商是什么样的呢?”



    张局长说:“bot投资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资质状况:是否具备承接污水处理bot运行的资格,包括技术、组织、管理、投融资能力等;2营运水平:是否具有污水处理厂营运经验。某些房地产开发商赚钱后投资环保,因不懂运营,污水厂不能达标运行,使政府陷于被动;3运作业绩:是否有污水处理厂bot运作管理经验;4资金实力:根据国家计委《通知》精神,投资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项目资本金应不低于总投资的20%”,其注册资本不低于承包设施年运行总成本的50%,投资商必须有足够的资金实力;5诚信守法:投资商守法经营,在社会上要具有良好的信誉度。”



    赵亮亮说:“要求还蛮高的呢。如果组织实施了,不知也没有风险?”


    张局长说:“风险肯定是有点了,处理好风险问题,是bot运作成败的关键。bot项目一般投资金额大、运作时间长,且涉及经济、法律、政策等方面,风险高。所以,在bot运作过程中,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要采取大量防范措施,有效规避风险。bot项目的风险主要有:建设阶段的风险,经营阶段的风险,政治风险,不可抗拒的风险。按照惯例,哪一方最有能力控制风险应由该方承担,对不属于各方或各方都无法控制的风险,由双方共同承担。具体说来:1建设、运营、维护、融资等商业性风险,由投资商承担。2由于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变化致使投资商受到实质性的影响,政府可通过调整收费价格,延长特许期限等措施予以补偿。另外,由双方分担一些风险,如对物价上涨(主要是电价)、出水标准提高等,双方可制订一物价上涨价格变化调整的公式。3政治风险主要由政府承担责任。4对自然灾害不可抗拒的风险,一是由投资商通过保险等方式承担,也可根据协商,由双方共同承担。”



    孙富贵说:“这里面可能还涉及到法律上的一些问题吧。”

阅读女政府办主任:官梯①②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