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0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李刚已被字画包裹了,遗憾的是,尽管他费尽周折,但还是没有得到一幅名家字画真迹!



    也就说,他还没有完成同学交给他的任务。他有点着急,“什么时候能到省城、京城开开眼就好了”。

    正踟蹰间,忽然身旁有人说道:“先生真是位行家!”



    李刚转身一看,一个瘦削的中年人站在了他面前,未等李刚开口就自报门户:“先生,打扰您的兴致了!本人是xx省书协副主席蒙福,特来南进交流书法。”



    那人用右手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接着说:“看先生是位书画行家,是否想收藏本人作品!”


    “哦---哦!原来是蒙主席,不愧是丹青高手,每一幅书画都是上乘作品啊,你这多少钱一幅啊!”李刚把以前听来的词语都用上,抽着嘴角有板有眼地说。



    “先生独具慧眼,和蒙福真是有缘。这样吧,给别人一幅12000元,您嘛,就8000元一副拿去得了!”那位蒙主席爽快地说。

    “好吧,能得到大师级的作品是我梦寐以求的啊!”李刚有些迫不及待了!



    “那好,跟我来吧!”那位蒙主席说着把李刚领到展厅的一个角落,拿出一个红布包裹,翻开红布,再翻开一层厚厚的报纸,里面又有一层宣纸,剥开宣纸,一幅欧阳大师的四尺斗方就显露了出来,蒙主席两手按着上边,李刚两手按着下边,小心翼翼展开看时,果然格调清新高雅,沉着端庄,俊朗而又飘逸,古朴而又华美,如高山流水似万马奔腾。



    看得李刚心里痒痒的,恨不得马上挂在自家的正屋里,好让赖书记瞧瞧他的文化内涵。



    “好是好,就是是不是真的,还有不知价格怎样?”李刚怯怯地问。



    这位先生看来虽然对字画颇有研究,但是可能对真假还没有过深了解,今天我讲点着方面的常识你听听:



    古人写作书画,一般是在纸或绢上。因此,如果能对历代绢、纸有所了解,对鉴定书画的真伪尤为有用。



    中国绢的发明在纸之先,用绢来作书画的年代也比较早。不过绢有一个缺陷,就是保存的时间不象纸那么长。无论保存得有多好,不受任何意外损伤,只是空气的自然浸蚀,年代久远的绢就会变得糟脆。百年以上的绢,已经没有韧性了。明代初年的绢,至今已经**得不能碰触。而宋的绢,因裱托得比较好,目前还可见到,至于宋代以前的绢,虽然有,但也已经辨不出模样了。



    今天我们主要看纸。纸的情况要复杂一些。宋代以前的纸,有若干种类,其材料是什么,都没有确切的记载。传世的古纸,主要有棉纸和麻纸。从表面上看,棉纸有点类似今日的宣纸。麻纸的纹理要比棉纸粗疏一些。棉纸和麻纸中都掺和有丝。棉纸丝短,麻纸丝长。有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可以鉴定纸的年代:取一旧纸,浸泡在水中,然后用针来挑。如果是宋纸,那么必然有很多称绒,而且无论如何破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到字画,因为曹洪亮喜爱字画,所以赵亮亮前一段时间就委托同学李刚帮助物色几幅名贵的字画,以日后送给曹洪亮。



    李刚受到同学的委托后,在做生意的同时,就开始注意学习书画的一些基本知识,平时他在做生意的时候有时也会遇到一些书画爱好者,于是便买几幅字画交往。这次赵亮亮千交代万交代,一定请他搞几幅名人名画来,于是他开始搜罗字画起来,每到一地,每遇云游四方的书画艺人,不论名气大小、价格高低,他都和人家促膝长谈、如饥似渴、出手以求。


    春节将至,赵亮亮在想,给曹洪亮送点什么,给刘树明送点什么。曹洪亮是非送不可的,刘树明呢,送还是不送,应该是可送可不送,但是,不送的话,如果他接任曹洪亮,自己那时再去送,是不是迟了一点,想来想去,还是送点什么。



    给曹洪亮送什么,赵亮亮首先想到的是,送幅合适的字画,是很好的选择!


    几个月下来,李刚不仅收藏了一些地方名流的字画,也积累了不少书画常识:像什么王羲之书法的“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顾恺之的“春云浮空,流水行地”;柳公权的笔意瘦挺,体势劲媚;颜真卿的放而不流,拘而不拙;赵孟頫的用笔圆转,清腴华润;乃至于近代的郑板桥、于右任等名家书画都能品评一二,连上次曹洪亮到他们公司慰问时,听他一番介绍,都惊叹于他的儒雅与博学了,垮他是商界中的艺术家,文界中大商人。


    机会终于来了。一月前,他看到某省报消息,在省城南进要举办省书协x副主席的画展!


    李刚感觉走进了艺术的殿堂,每一幅字,每一幅画,他都要驻足品味,留连忘返,以至于情不自禁地啧啧称赞,大有尽收囊中之念。

    李刚决心去看看。



    展厅不大,大概相当于农村的三间房那么大,四周挂满了书画。来参观的人还真有不少,热热闹闹的。看那书法,或隶书,或行草,或楷书,都写得行云流水,苍劲有力;看那绘画,或山水,或人物,或花鸟,都画得栩栩如生,逼真传神。

    第230章抓住每一刻



    我们中国是个文明古国,人与人之间都讲究个礼尚往来,特别是至亲挚友相互送礼就更是不用说的天经地义。恰当的礼品确实能代表我们真诚而美好的感情,它也能成为联系我们亲情友爱的桥梁和纽带。

    第230章 (第1/3页)


    第244节第230章

    “那太感谢你了,那我就拿那幅《大浪淘沙》吧!”李刚说着就把手伸进衣兜里掏钱。



    “先生别急,我看先生也是个收藏家,本人的作品不值一提,您何不收藏一些名家的作品呢?”



    看李刚感兴趣。


    那位蒙主席顿了顿,恳切地说:“名家字画升值的很快,不到一年就翻一番。既然投缘,我有一幅欧阳询的真迹,因为是欧阳先生早期写的,印章有些模糊,您愿意的话我可以转让给你,你看如何?”



    欧阳询的名气李刚是简单研究过的,他知道欧阳询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其源出于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楷书以《九成宫醴泉铭》等,行书以《梦奠帖》、《张翰帖》等为最著名。其他书体,也无一不佳。那可是真正的名家,其作品升值预期很大。想到这里,李刚动心了,这么一个既能提升文化内涵又能赚钱的好机会岂能错过。

阅读女政府办主任:官梯①②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