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13 会试和京察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奴婢去请陈公公、王公公,万岁爷不是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加上奴婢正好三个。”王承恩只知道殿试是大事,但皇帝的身体更是大事,为了帮忙分忧,他想了个主意。



    “……你他娘的有好不学,偏学溜须拍马之术,小心屁股被打开花!”按说陈矩、王安都是内学堂毕业的高材生,肚子里必须有点货,请他们来帮忙应该不算病急乱投医。

    王承恩自打进入养心殿工作,和一群顶尖大太监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万岁爷,时候不早该安寝了……”看着皇帝在御书案后面一会儿两眼望天、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背着手满屋子溜达,养心殿长随王承恩有点担心,第三次小声提醒。



    “大学士们要三道题备用,朕连一道题都没写出来能安寝吗!”连续四五天了洪涛是吃不香睡不安,满脑子里全是题目,但选来选去好像哪一个都不太满意。


    大概意思就是皇帝出一个题目让参加殿试的贡士们当场写篇小作文,用他们自己的方式理解题目并给出解决方案。



    这类题目就不用从经史子集中找了,更偏向于眼下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或者叫更贴近现实,考的就是贡士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执政理念。


    眼看明天就是正日子,难不成空着手面对贡士们,与他们聊聊俄乌战争或者中东局势?要想不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拿不出殿试题目的昏庸皇帝,今晚就必须开夜车了。


    可这么简单的道理洪涛怎会没想到,要是能让他们帮忙也不用等王承恩提醒早就实施了。问题是他们帮不上忙,不是策问题目出不来,而是拿不定该选哪个。


    “奴婢不曾夸大,诸葛亮的蜀汉不过区区一隅,大明几倍之,万岁爷比诸葛厉害!”

    策问是皇帝用来测试贡士的,想从他们中间选择更有能力、更能理解自己思路的人充实朝廷。同时策问也是官员们窥探皇帝真实想法的小窗户,借此能大致推断皇帝想干什么。



    所以出题不光要有考核贡士们真材实料的功能,还得能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这两个诉求是对立的,还哪个都不能舍弃,所以才难。

    洪涛连《论语》都没有熟读,对《朱子集注》《蔡氏传》《诗》《周礼》《礼记》《易》《春秋》《孟子》《大学》以及《中庸》之类的经典著作更加陌生,想按照惯例从这些书里面找到比较有水平的题目无异于痴人说梦。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除了诗赋杂文、经义墨义之外,明代的考试形式中有一种可以避免读书少的尴尬,叫做策问。

    113 会试和京察2 (第2/3页)


不能做到很难讲。首先面临的难题就是殿试题目,和会试不同,殿试得由皇帝亲自出题。

阅读不明不清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