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七章 改造扶南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班师回朝,胡骑是肯定要走的,禁军估计也留不下。山越军和交州军,就留下占州。屯田收地税!”司马季一边念叨着一边落笔,觉得应该不是问题。



    新州刚立,开垦的都是军人士卒,相比洛阳的朝臣也不会太过于介意。就现在的人口就和沧澜江河口的平原对比,这肯定是一个鱼米之乡。收地税可以大大缓解,因为人头税隐蔽起来的人口,只要在这里行得通,并且效果良好的话,总有机会推广到全国。

    至于燕王也有自己的工作,编辑历法,扶南原本的历法是受到三哥影响的,使用推算天文历法时采用诃利纪年。南征本身的目的就是灭掉印度文化对这里的影响,所以绝对不能留。



    但用晋朝本身的历法行不行呢,其实要说可以也可以。但会出现水土不服的因素,印度次大陆和中南半岛是一个维度,使用三哥的历法没什么冲突。但晋朝在中南半岛的北方,很多晋朝历法当中存在的,比如二十四节气,放在扶南国就多此一举。


    等到燕王船队南下的时候,澜沧江口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广州水师没有参与到清缴的战斗当中,但接到了砍树的命令。砍树就砍树,总比上战场强,于是澜沧江河口两边,在南迁开始的时候,木料已经堆积如山。



    新的扶南国都和新的占州首府,相隔一条大江,在同时施工当中。广州水师此时的任务,则成了沟通两边的信息,加上扶南人,数十万人同时动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司马季对天文历法一窍不通,在洛阳的时候和太史局的官吏聊天,对方听不懂他说什么,他也听不懂对方说什么,但有一点,燕王知道一年是三百六十五天。如果是在晋朝,他无法对太史局的人解释清楚,但在扶南就不一样了,他不需要解释,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五天,每过四年加上一天,循环就完了,至于二十四节气,在旁边标注一下也可以。


    粮食是很重要的,后世美利坚横行全世界,除了军力、高科技威武之外。强大的农业实力一直是独一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晋朝是第一个重视白银的朝代,希望白银负担起铜钱缺失的作用。所以燕王将银器上交,跟上缴黄金差不多,一口气把所有抢劫过来的白银全部上缴。希望能缓解一下晋朝的货币压力,反正总数也不是很多,两船而已。



    燕王对此一点办法都没有,他家里倒是有五千万钱,但只要放出去,顶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收走,全国士族都这样,他一个人再有钱也干不过全国的士族,晋朝士族还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有钱。

    第一百四十七章 改造扶南 (第2/3页)


士族有钱的很,但民间缺乏货币,而且因为假钱太多,民间也不认可了。谁都知道黄金是值钱的,不愿意拿出来继续流通。但钱荒不能一直不解决,于是在晋朝之前不受重视的白银,起到了代替黄金的作用,价值急剧上升直追黄金。

阅读大晋太宰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