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七章 斋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有一个个人牙子吆吆喝喝,像赶牲口似的把这些流民轰进店中。



    赵昊也混在人群中,进了一家牙行,唠嗑似的询问那些流民都来自哪里,结果河南,山东、山西、辽东的都有。

    当然气候变冷也并非完全一无是处,因为人类在这种时候会出现两个有益的进步,一是思想的大迸发;二是技术的改良……



    且从冷酷纯资本角度讲,因为气候变冷产生的大量流民,正是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大量离开土地的劳动力。



    ~~


    正胡思乱想间,赵昊听到有人铛的一声,敲了下锣。



    原来是店里人聚满了,一个经纪便敲锣让众人安静,然后高声吆喝道:

    除了窑子之外,镇上最多的就是人力牙行。



    煤矿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这个年代更是如此。吴康远告诉赵昊,少说两三万流民在挖煤运煤,赵昊当时觉得有些夸张,但亲眼看到街面的情形,他才彻底信了这话。


    除了赵昊,没有任何人知道,这种极其廉价的化石能源中,蕴藏着改变世界的力量!



    ~~


    满大街都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流民,他们是闻名而来找活干的。


    这么多流民并非都是为躲避鞑子才逃到北京的。


    而这一切,只是这场持续百年以上的小冰河的序幕而已,甚至连开胃菜都算不上……

    事实上,从嘉靖中叶开始,亚欧大陆便有进入漫长小冰河期的征兆了。大寒大涝、极寒酷暑等等不正常的气候陆续出现,各地庄稼歉收乃至绝收,让农民不得不大量抛荒逃难。



    说起来,鞑子之所以如此频繁内侵,也跟极端天气下,牲口大量死亡有很大关系……

    “是啊。便宜坊的鸭子要是改成用煤烤出来的,估计一只都卖不掉。”赵士祯见叔父神情有些严肃,便开了个玩笑,果然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煤炭现在的定位,还是作为柴禾木炭的替代品存在的。

    第三十七章 斋堂 (第2/3页)


得不改用煤的。”侯大使忙接话道:“有钱人家还是烧炭的,毕竟无烟煤再好,也比不了木炭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阅读小阁老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