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风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实在是这地儿太过干整也太过华丽,哥几个都是泥腿子出身,进入后就算是搂着姑娘也放不开,要是因为心头上的那点儿紧张导致下面也紧张趴活儿了,那就好笑了。



    所以,一行人兴致冲冲地来到聚春阁后,又更加兴致冲冲地转向去了城北喜子胡同。

    这次入京,也是因为仗告一段落后,前线到京城之间,需要不断地往返传递消息和运输文书这类的。



    冉岷所部,则是奉命护送一名参与前线谈判的兵部员外郎回京复命。



    预计要三日后开拔返回,所以也就有了这几天的自由活动时间。


    燕京百姓好充面儿,也好咋咋呼呼,说白了,其实也就是骨子里带着那么一股子骄傲味儿,其实,这也是当下整个燕国百姓心理特征的一个缩影。



    冉岷这些身着靖南军甲胄的士卒,在吃饭时,总是会被附近的食客提前给结了账,然后拱手一声:

    几日的逍遥,银钱花出去不少,但大家也没什么好心疼的,毕竟是拿命拼来的银子,自然得拼着命地去花。



    冉岷手下这帮人,大部分都是出自于燕国其他郡地,也有两个是晋人编入的,真正土生土长的天成郡人只有冉岷一个。



    这帮人现在对燕京当真是爱死了,都想着以后打仗升了官儿赚了银子,就来燕京置个小院子养老。



    丘八的梦想,就是这般朴实无华。



    当然了,也是因为这座城,以及此时燕国的风气,给予了这些当兵的足够的尊重。



    乾国当初民间将士卒称为贼配军,故而在燕乾之战中,乾军往往一触即溃,现如今乾国那位官家开始打压士大夫提升武将地位,想要的,其实也是此时燕国如今这种“闻战则喜”的氛围。



    冉岷还特意差人去南安县城,给那自己曾认过的捕头小弟送了点儿银子。



    银子不多,因为冉岷清楚,捕头那个差事,难以大富大贵,但指缝间也是绝不缺油水儿的;



    之所以送点儿银子过去,只是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意,哥哥已经从刑徒晋升到靖南军正军了,等再过个两三年,哥哥的位置再高一些,就能真的罩住你了。



    南安县城距离京城本就不远,送银子的人也是尽力,快马去,再快马回,在明早就将动身回颖都的那一晚,冉岷又见到那个送银子的人,对方说南安县城的那个捕头人已经不在了,说是娶了县城里一个屠户的女儿,带着人家丫头回老家了。



    冉岷闻言,也没说其他。



    他明日就要离开燕京,暂时没功夫去找那位小兄弟,只能感慨一声,若是有缘,日后再见吧。



    翌日一早,冉岷就领着自己的手下出了京城,来到城外校场上点到。



    殊不知,在他们离开客栈时,对面茶楼二楼,姬成玦就坐在那里看着他们离开。



    张公公坐在姬成玦面前帮忙倒茶,笑着道:



    “主子,这汉子倒是个不错的人。”



    姬成玦笑了笑,



    这冉岷还记得给自己送点儿银子花花,确实很重义气。



    张公公继续道:



    “这才多久,一场战事下来,就从刑徒兵转正军什长了,假以时日,说不得又是一位平野伯。”



    姬成玦摇摇头,道:



    “这世间,只有一个郑凡。”



    ……



    冉岷所部在校尉的集结下,整队归制。



    他们这次总共来了三百骑,回去时,发现京城内又加派了三百骑出来,总共六百骑,护送的,是大燕兵部尚书毛明才和燕国使节队伍。



    冉岷并不喜欢这些楚人,不过,倒是愿意看见楚人认输低头。



    楚人来求和,请求缔结盟约的事儿,早就已经传开了,玉盘城外的帅帐里,其实也有楚国的使节正在没日没夜地做着各种交涉和争论,但说白了,真正能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燕京城里这边。



    眼下,瞧着这阵势,应该是盟约谈下来了。



    这一场大仗,算是将要彻底画上句号。



    但不知怎么的,冉岷总觉得心里有些失落,玉盘城里的那数万楚军,就得让他们活着回去了?



    虽说冉岷清楚,这不是自己所能计较的事儿,但他依旧觉得有些不甘心。



    虽然已经从军,但他骨子里的那抹江湖习气,还是让他更喜欢快意恩仇那一套,信奉的是,你做初一,我必然要回到十五的准则。



    队伍,开始行进了。



    兵部尚书毛明才乃当朝大员,不过这个人性格却很随和,行进途中,每次晚上扎营时,都会在营寨里逛一逛,看一看,甚至还主动走过来,和冉岷这帮军士坐在一起,喝着菜汤聊着天。



    主要是他问,冉岷他们回答,着重点,还是在望江之战上。



    楚国的使者景阳则显得低调很多,行军时在楚国使者队伍里,晚上也基本在帐篷内不出来。



    反倒是楚国使团里的其他人,偶尔会和燕人爆发一些冲突,双方还打了几场,当然,没动刀兵,只要不死人,上头人也不是很在意。



    就这样一路行军,来到颖都城外时,成亲王司徒宇率领王府一众属官亲迎而出。



    主要是来迎接毛明才的,毕竟是燕人真正的高官。



    驿站内,司徒宇先对毛明才躬身行礼。



    既然人家这么给面子,



    毛明才也没吝啬,规规矩矩地带着身后一众随员向成亲王下跪行礼。



    大家也算是“宾主尽欢”。



    司徒宇邀请毛明才进颖都看看,自己已经设宴款待,虽然,他根本就没准备。



    毛明才也理所应当地拒绝,说自己皇命在身,等完成皇命后,再来叨扰。



    然后,司徒宇就带着人离开了。



    毛明才等一行人则落宿这驿站中,明日再启程过望江到达靖南王帅帐。



    而报信的使者自是早早地就派出去了,前线那边,应该也已经收到了消息。



    晚间时,毛明才又喊来了冉岷,和他聊天。



    冉岷能被六皇子赏识,自是有其原因的,有些人,哪怕身处卑微,但自然而然地能够感觉出不同,得人注意。



    上一个此道集大成者,自然是平野伯。



    冉岷的运道,其实也不差,因为毛明才喜欢他的谈吐和豪迈不拘束,二人大有放下身份芥蒂“称兄道弟”的意思。



    这就是运势,挡不住的运势。



    “这么说,原本你应该去盛乐的?”



    “是的,大人,最早开始被安排发配盛乐戍守,但因为前面战事起来,靖南王爷出征,我们这批人就被划拉到前线去了。”



    “也是运势好啊,正好赶上了这一仗,从刑徒到正军,可谓不易。”



    “大人说的是。”



    “不过,换言之想想,没去成盛乐城,没能跟随那位平野伯,可能也算是失了一次机会。”



    “平野伯,小人是极为佩服的。”



    数年前才是黔首,属征发民夫之列,随即一步一步快速往上爬,不断得到大佬赏识的同时,还一次次地积累了让人无法质疑的军功,封总兵册伯爵。



    现在,大燕军中到处都在流行着郑伯爷的传说;



    毕竟,不管什么时代,这种草根崛起的事迹都是最有热度和认同感的,因为绝大部分人都是草根。



    “唉,平野伯这个人,我也一直很想结交,只是苦于没有机会,他所著的那本《郑子兵法》,我看了不下三遍。



    对于外人而言,这是一本兵家大作无疑;



    其实,一开始,我倒是觉得这里面的一些东西,写得过于笼统了一些,像是一个框架子,看似繁复,实则内虚;



    但看着郑伯爷一路带兵打出的战果,才明白,人家可能只是随手写写,专门给外行人看看的。”



    “这本书,这次在京城书轩里,我也买了,最近正在看。”



    “好,多看看,多学学,见贤思齐,我倒是期待,以后我大燕再出一名名将!”



    “多谢大人厚赞!”



    “你这人,也绝非池中之物啊,我这也算是提前给你交个底,只可惜,我如今虽说是兵部尚书,兵部事宜都归我管辖,但靖南军这边,我的手,是根本伸不进来的。”



    说完,毛明才端起茶水,一边喝着一边看着冉岷。



    此间招揽之意,极为明显了。



    冉岷自然清楚这是到了自己做选择的时候了,



    说白了,



    他其实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



    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什长,但人家可是兵部尚书,



    人家愿意和自己说话,其实就已经算是给了自己天大的脸面了。



    稍作犹豫后,



    冉岷起身,对着毛明才跪了下来:



    “靖南军是大燕的靖南军,是朝廷的靖南军,是陛下的靖南军,大人,您是兵部尚书,小人自当听您的吩咐!”



    毛明才很是满意地点点头,伸手虚扶了一下,道:



    “起来吧。”



    “谢大人。”



    冉岷站了起来。



    “等这次宣旨之后,你就随我回京吧。”



    “一切任凭大人吩咐!”



    “嗯,好。”



    这时,帐篷外的亲兵禀报道:



    “大人,楚国使者求见。”



    “让他进来。”



    说完,毛明才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



    冉岷打算离开,却被毛明才笑着阻止,道:



    “一起见见。”



    景阳走了进来,倒是没穿官服,而是穿着一件颇具楚地特色的长袍。



    “毛兄。”



    “景兄。”



    二人没称呼官职,而是以兄弟相称。



    “景兄深夜来此,有何见教?”



    “见教不敢当,只是觉得明日你我一同宣旨之后,就将分离,心里有些不舍,故而冒昧深夜前来一叙。”



    毛明才点点头,道:



    “正好,成亲王白日里送予我了一些好茶,我这就差人沏茶。”



    “极好,极好。”



    冉岷不需过多吩咐,主动拿着茶叶出去烧水。



    走出帐篷后,



    他深吸一口气,



    抬头看着天上的星辰。



    一直到现在,他的脑子,其实还是有些发热,但他清楚,自己的路,走宽了。



    毛明才每次在营寨里走动和大家说话时,他都会刻意且含蓄地表现自己,功夫负有心人不,自己终于引起了这位大员的注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问题是大家伙来到了那处阁楼前时,



    冉岷倒是走南闯北见过世面的,


    其实,一开始没打算去红帐子的;



    因为既然来了京城,那就得去稍微可以撑点儿脸面的地方去耍一番才过瘾不是。


    他手下的这些人,就直接腿肚子开始抽筋,连姑娘都不去看就直接求着冉岷换地方。


    红帐子其实是这类门生的一个称谓,很多地方,帐篷口支起一帘红帐,就标志着里面的姑娘是做皮肉生意的。


    因为杀了一个野人头目,冉岷不仅仅得到了一大笔赏银,同时在被吸纳入靖南军后,还能够直接被认命为什长,手底下管着十几号人。

    这就跟后世挂着理发店招牌里头却连一把剪刀都没有的发廊一样;



    带着朴实、淳厚、亲切、平和的气息。

    那么贵的鸭子,一人一只,吃得满嘴流油。



    然后,冉岷又请大家伙去了京城的红帐子潇洒了一番。

    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风 (第1/3页)


    昨日,冉岷和几个手下去了京城最有名的全德楼烤鸭店吃了烤鸭。

    “哥几个吃好喝好,德爷我没上得战场,但总得请这些厮杀汉子吃一顿,还望诸位给德爷我这个面子。”



    甭管回去后是否会被自家婆娘训,但今儿个这谱儿,爷得先摆喽!



    最好笑的是,


    冉岷和手下们去红帐子时,原本要排队喝茶的,结果前面领着签子也在排队的老少爷们儿们一见他们身上的甲胄,当即嚷嚷着让他们先请。



    就是红帐子里的老鸨子,也是打了个八折,同时,一位小兄弟速度过快,还不加钱地来了两次。

阅读魔临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