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零一章 求战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在一众大臣身后,跟着的,则是太子,太子后面,则是姬成玦。



    大家伙在御书房议事也不是头一次了,不需陛下吩咐,魏忠河就领着一众小太监送上了椅子和桌案。

    “要。”



    “好的,伯爷。”



    随即,


    郑伯爷也入座“婴儿椅”。



    素面,就真的只是素面,上面撒着些许葱花,这面条也不是用什么特殊制法做的,家常面。

    大家都只吃了一碗,



    旁边伺候的太监见谁吃完了,就马上送上来一杯茶以及一个铜盆。



    茶是漱口的,直接吐进去。



    铜盆是拿来洗脸擦手的。



    这倒不是为了奢华和讲究,因为议事时很可能要动笔墨,有的,甚至还要奉命起草圣旨,手必须要洁净,另外,洗一把脸,也能让自己更精神一些。



    最后,小桌案撤下,每人面前再奉上一杯新茶。



    一切就绪后,



    燕皇抽出一份折子,



    道:



    “无疆亲笔写的折子,对朕说,南望城一线,压力正与日倍增。”



    话,其实没说完,但大家都懂。



    折子里,提出了问题,那必然也会附带请求帮助以解决问题。



    如何解决?



    很简单,



    增兵。



    这里的增兵可以理解成大燕从其他地方调兵入南望城,亦或者是增加南望城一线的军粮军费以及编制。



    前一种,很难实行了,因为在吞并三晋之地后,大燕的摊子铺得实在是太大,很多地方,其实都是捉襟见肘。



    那就只剩下后一种方法了。



    但这也意味着钱粮增项。



    对于个人而言,钱粮,确实无法解决所有问题,但你若是钱粮充足,九成九以上的问题就可以不再是问题。



    对于一国而言,也是如此。



    郑伯爷得靠着户部小六子批条子才能拿到足额的钱粮,其余各地,都只有五成。



    大燕向来有养精兵的概念,镇北军和靖南军就是最好的例子,但这实在是没办法了,缺口太大,财政上四处漏风,只能用纸先糊一下好歹面子上能过得去。



    这时,尚书左仆射王炼起身开口道:



    “陛下,臣以为可遣一镇京城外大营兵马南下银浪郡的开城,以震慑乾人。”



    开城的位置,差不多算是燕京和南望城之间,一镇兵马入驻,既能继续拱卫京师,同时银浪郡那里如果出了什么问题,也能更快地南下。



    燕军兵马以骑兵为主,机动性上,确实比乾人要强得多。



    但这个法子,怎么说呢,很像是囊中羞涩,只能一个铜板掰成两半来用。



    其余人,已经无话可说了,因为大家都清楚朝廷财政现在困难到什么地步,王炼的提议,已经很是结合时局了。



    燕皇看向太子。



    太子起身,



    道:



    “儿臣附左仆射大人议。”



    燕皇看向姬成玦,



    在场,



    只有姬老六是户部的人,



    自从姬老六连续整掉了两位户部尚书后,户部尚书的位置,就一直空悬着。



    故而,



    每每和各部打嘴仗吵份额时,姬老六次次都亲自上阵,以皇子之尊,和那些大人吵得面红耳赤。



    没办法,僧多粥少,吃不饱的人不满意,分粥的人,也很恼火。



    但这里毕竟是御书房,不是大朝会,所以没必要撸起袖口干架。



    姬成玦也没有去哭穷,



    而是起身道:



    “父皇,今年可酌情增补一些编制,等明年时,可以再行增补。”



    去年,是缝缝补补过去的,今年,是将将就就过去的,明年,是姬成玦和燕皇约定的三年之约,大燕的财政会有明显的好转,但还得还前两年的积债,但至少,这个大帝国的财政,已经被引导向良性了。



    燕皇闻言,



    笑了笑,



    道:



    “若是南边有变,你能让乾人晚个一年两年再打过来么,好让我们把兵额补上去?”



    姬成玦开口道;



    “父皇,今年上半年的开算,早就发出去了,下半年的开算,年初时就已经议定了,国库确实留了一手以备应急,但这不还是得修理望江河工么,河工,自古以来就是吞金兽,吞没钱粮无数,儿臣已经为这事,绞尽脑汁,正在四处化缘筹措。”



    燕皇挥挥手,他是皇帝,怎么可能不清楚国库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不过,



    燕皇最后还是看向了坐在最后面的郑凡,



    道:



    “平野伯,你说说。”



    大燕有个很奇怪的传统,比如御书房里议事,议的还是军事,但在以往的话,御书房里,其实除了兵部尚书一个,并没有其他军方的大佬存在。



    因为大燕的军权,下放得实在是太厉害,镇北侯那边,北封郡以及对蛮族的大部分事宜,都是镇北侯府自己拍板。



    东边,靖南侯也是一样。



    按照乾人的传统,像镇北侯和靖南侯这种的军方大佬,老早就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谢陛下。”



    燕皇后头,跟着的是赵九郎,赵九郎后面,则是八位大臣,反正郑伯爷是一个都不认识,但想来应该是各部尚书或者是朝堂大员。


    “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



    “平身吧。”


    确切地说,应该是这个朝堂真正的中流砥柱。


    桌案很窄,为了配合椅子的高度,所以要高一些,站在郑伯爷的视角,就觉得这些大臣们像是坐在婴儿专用座一样。


    那个脸上带着雀斑的年轻公公再度走到郑伯爷面前,问道:“伯爷,您还要一碗么?”

    很快,



    一碗碗素面送了上来,燕皇面前也有一碗。

    郑伯爷主动走出来,在门口,看见走在众人前面的燕皇。



    燕皇的气色,比前日,要好很多。

    第三百零一章 求战 (第1/3页)


    御书房外,传来了脚步声。

    唯一奢侈一点的,应该是面汤是鸡汤。



    可能是怕味儿太重,所以都没弄浇头。



    在郑凡记忆中,大概只有当初的镇北侯,才敢在御花园里肆无忌惮地烤羊腿。


    燕皇动了第一口,其余大臣也都一起举筷,一时间,御书房内,全是吃面的声响。



    大家吃得都不慢,一来都清楚接下来还有事情要谈,二来御前进食时本就不可能聊家常。

阅读魔临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