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五十九章:孤注一掷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也是实话,刘文昌确实底子很厚。



    这不是因为刘家当真是诗书传家,诗书里的那些东西,算个屁。

    “那你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细细思来,倒是很有道理。



    李沁忍不住一脸钦佩的看着刘文昌,忍不住道:“刘贤弟这番话,令人醐醍灌顶,我远不如你。”


    李沁听的一愣一愣的。



    这家伙的话,还真是一套又一套。


    刘文昌笑了笑,道:“哪里的话,其实这些日子,与李兄结交,才让学生大开眼界。”


    根本原因在于,刘文昌出自官宦家庭,他的曾祖父曾任布政使,祖父做过侍郎,父亲就更厉害,直接做过内阁大学士,出自这样的家庭,让他看待问题,往往能跳脱出眼前的局限,反而会用更宏大的眼光去看待许多问题,这父祖们就算闲聊的时候,他随意听一些,也足以让他大受裨益,当然,单单有这个没有用。


    “对,而且要快,一旦慢了,等到大家察觉,就迟了,好在现在大家还根深蒂固的认为,铁路依旧有利可图,趁此机会,火速收购新股,未来就可期了。我不瞒你说,这些日子,我早将手中的铁路统统售卖掉了,铁路未来可能还能挣一些银子,可已到了极限,实在没有追高的必要,如今筹措了纹银无数,就是打算入股矿业的。”

    而刘文昌获益最大的,恰恰是去了新县,这种出自高门的思维方式,一下子又进入商业领域,看着这商业之中如何运转,商贾们如何图利,又与许多商人打交道多了,自然而然……将自己的家庭和新县的见闻结合起来,使他彻底的跳脱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这么说来,买矿业就对了?”

    刘文昌顿了顿:“投银子去做买卖,说到底,其他的研判都是虚的,因为任何买卖都有利可图,真要去一个个议论,世上哪一行哪一个门道,会没有利润呢?可是……为何成事的人永远都是凤毛麟角,那么其他人呢,其他人去了何处?可见,投银子,投的就是人,人选对了,那么便不会有错。这矿业乃是张家私产,辽东郡王如今既肯上市发售新股,这其实颇有立木为信的意思。”



    刘文昌继而道:“正因为如此,所以我若是猜测不错,这矿业关系到的,其实不只是金银的问题,张家还缺银子吗?对于辽东郡王而言,经营辽东,才是他这个镇守辽东的郡王之本业。也是他们张家未来的立身之本。所以我所预料的是,张家其实是先以这矿业入局,而后借此盘活整个辽东,所以………这矿业,只能成功,决不允许失败,这辽东矿业,将来势必前途无限,今日若是不买,那么此后十年,只怕都找不到这样的好生意了。”

    第六百五十九章:孤注一掷 (第2/3页)


真要说一个人有经营之才,那么我看这朝中诸公,坐而论道可能比辽东郡王强,论起能言善辩亦或者是诗词歌赋,这辽东郡王与他们也是相去甚远,可是要说……经营……天下有谁可与之比肩。”

阅读锦衣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