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六十四章:圣贤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正因为如此,天灾之后,总是人祸,人祸的根源,恰为这些一切以自己利益为准绳之人。



    却殊不知,历朝历代,这般的枭雄,又有几人可以善终,就如当初第一个提出皇帝者兵强马壮者也之人一般,当他手握大权之时,耀武扬威,固然可以不可一世,他可以大开杀戒,可以将皇帝如猪狗一般的揪出来,随意屠杀为乐的时候,想来一定想不到,这世上终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兵强马壮之人,将他和他的子孙揪出来,而后碎尸万段。

    可不得不说,在他那个时代,在那群雄并起,诸侯们耀武扬威,人命如草芥的时候,孔子提出的礼制,绝对称得上是圣贤了。



    现在的问题在于,一些巨商已开始出现,这些巨商与枭雄其实是没有分别的,同样都是利益最大化,同样都以自身的利益为准绳,如果修改一个律令可以令他们得利,他们就会修改律令,如果践踏一个律令可以使他们牟利,他们也定会在所不惜。



    这无关人的道德,而在于当你成为了巨商,那么你的立场和思维方式,其实就已经和芸芸众生不同了。


    换一个角度来说,若没有这样手段,没有这样的狠辣,又如何能够在商人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巨商?



    同样一个买卖,你稍有仁慈,你的收益就会比其他的同行少。

    一种是人命如草芥,放眼看着四处的杀戮,见这血流千里,便滋生出了麻木之心。



    既然人命不值钱,既然别人的锥心之痛本是理所当然,那么自是宁教天下人负我,不教我负天下人。


    只是将来这辽东是谁之天下,却是张静一一直犹豫的问题。



    经历过明末乱世之人,大抵都会产生两种价值感。


    因而,乱世盛产的多为枭雄之辈,他们的血早就凉了,心也早就刚如坚冰,他们尔虞我诈,谋算一切,一切都以自我的利益为最终的考量。


    所以这一条路是走不通的。


    其实孔子这一套,在当下而言,确实可笑,不但不切实际,而且在后世儒家弟子们攫取利益之后,早将他的理论歪曲了。

    历史上,曾出现许多的圣贤,这些圣贤四处奔走,推行自己的主张,某种程度,就是希望建立一套秩序,遏制前者,因而,乱世出枭雄,往往也出圣贤。



    诚如当初孔子礼崩乐坏之后的感慨,继而希望根据周公的礼法,推行出一套新的礼制,让人们不去通过兵强马壮的杀戮来决定高低,而是妄图建立一套礼制来决定人的高低。

    做任何事都要未雨绸缪。



    辽东的未来已经可期。

    第七百六十四章:圣贤 (第1/3页)


    张静一此番决心颇大。

    可问题在于,商业竞争的本质不是你赚多他赚少的问题,商业竞争最终走向的就是本身就是大鱼吃小鱼的游戏,你赚的少,意味着你承担风险的能力会减弱,任何一次市场的动荡,那么你的仁慈便会教你破产,沦为贫民。



    这其实就和关内的地主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阅读锦衣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