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8章 施粥一年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安定下来的犹太难民不愿靠救济生活,开始自谋生路,靠着勤劳智慧,犹太难民使他们所在的虹口提篮桥一带逐渐繁荣起来,建立了自己的学校、医院、剧场、报社、图书馆、美容院、广播电台等基础设施,该区域的繁华使其享有“小维也纳”的美誉。



    但是普通的民众生活很艰苦,除了露宿街头的难民之外,黄包车夫是下层民众中的一个代表性群体,他们在“孤岛”的生活很是艰难。车夫过多,生意清淡,住房问题也深深困扰着他们,战前每月一两元的房租此时涨到了五六元。

    此时的魔都,住着很多外国人,他们受雇于大公司,其薪水则用美元或英镑结算,所以随着中国货币的贬值,他们的美满生活又回来了。



    繁盛的霞飞路上到处是白俄的珠宝店、菜馆、舞场、妓院……


    可惜后来建国后,有30年的时间,“靡靡之音”消失了。



    再后来,“靡靡之音”不但卷土重来,而且越来越放荡不羁。


    1938年,德国掀起了反犹高潮。由于魔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无需签证即可自由往来的城市,来沪避难外侨与日俱增。1938年7月第一批来沪犹太难民仅369人,至1939年夏,来沪犹太难民多达1.6万人。


    住房问题是困扰中下层民众的一个普遍难题。由于人多房少,每一宅鸽笼子式的小屋子中总要住上好几家,每一个豆腐干般的小房间中总要住上好多人。在这种小房间中,吃饭拉屎洗澡睡觉全都在内,亲朋往来,还须充作会客室,俗语所谓螺蛳壳里做道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可惜的是,她们头顶还悬着一位高高在上的歌仙呢!幸亏歌仙雪向晚很少露面,否则会让她们黯然失色。



    历史上,即便没有秦笛的助力,流行歌曲也绽放出摧残的花朵,整个三四十年代,短短20年间,诞生了8000多首歌曲,这些歌曲绝大部分产生于魔都!

    第248章 施粥一年 (第2/3页)


    从表面上看,这五大歌星比历史上还要红火!

阅读人仙百年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