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三十二章 与我死来 (为月票一万九)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真能够强到那种“现世以降第一杀伐术”的程度,姜望就会选择第一时间拉开距离,放弃剑术上的搏杀,转而尝试以神通和道术决胜——那无疑是留下了一处短板,先输一子。



    所以说很好!

    只要不是毫无抗争之力,退让就不会是他的第一选择。



    声闻仙态之下的姜望,愈发宁定从容,有掌控全局之姿态,脚踏青云印记,更是仙风十足。



    此时他彻底放开自我,全身心地感受这一刀,迎接这一刀。


    东来试剑。



    便以剑术迎刀术!

    那黝黑的刀锋,也已经映入他的瞳孔。



    视觉的世界里有这一刀,声音的世界里同是这一刀。



    一并抹去曾经,一并杀身魂。



    这一刀太绝望了,也来得太快!



    此刀先杀意,再杀身。



    谁能相抗?



    在暗沉沉看不到前路的黑夜里,在前世已灭的绝望中,姜望依稀记得,自己有一剑。



    他看着那迫近的恐怖刀锋,灵感回涌,从刀势里骤然清醒,恍然记起一切——



    多少个夜晚,他以为他在孤单行走,独自仇恨。



    其实在那漫长的黑夜里,从来都有人,与他同行!



    他在披星戴月时,有人也在砥砺前行。



    他不是一个人在努力,也不是一个人在抗争。



    多少次,他在长夜之中望明月。



    明月虽晦,依旧有光。



    故乡已无,理想仍在。



    有故人死,有故人归!



    杀死董阿的那一刻,见到小五的这一刻。



    两幅画面重叠在一起。



    吾欲哭来吾欲笑。



    相思之剑,在相思之中得到升华。



    于是场外的人们看到,古老的演武台上,在那漆黑长夜里,升起了一轮明月!



    横竖刀的刀锋降临时,长相思的剑身亦竖起,恰恰竖在脖颈前,不到一寸的位置!



    相思之式升华,此式故人归。



    当时明月在,已照故人归!



    铛!



    秦至臻的前世灭已落尽,刀锋斩至姜望右侧脖颈,却为长相思剑身所隔,不能再进一分!



    横竖刀的刀锋顺势斜拉,再次与长相思的剑锋摩擦,带出一溜星火。



    星星点点,灼透了长夜。



    因为长刀斩落时,长相思恰恰竖在其半截处。



    三尺一的刀身,在剑锋上只走过一尺六,刀尖就已经与剑锋告别。



    错锋而走。



    飞溅的星火与尖锐的切割声里。



    意志与意志的碰撞中。



    这一尺六的距离,像是一个人走过的漫长一生。



    或许辉煌,或许平庸,或许痛苦,或许幸运……但都已走过。



    因而接下来的这一刀,如此理所当然。



    是为,现世断!



    横竖刀堪堪脱离剑锋,直接便是一记上戳,自下而上,斜抵姜望咽喉。



    要替他了断现世,



    此刀应于此世,用于身,斩于命,裂于魂,割于道。



    是真真切切,了断今生一切。



    苦海从此不许渡,一刀斩断现世桥!



    见此刀者,谁能无惧?



    而面对这样恐怖的一刀。



    姜望展现了妙到毫巅的反应。



    人们在他的眼中,没有看到一丁点犹豫,好像每一个动作,都是最本能的反应——这是一种绝对的自信。



    他竖立脖颈之侧的长相思直接斩下,斩至半途,便横开一抹,一道横线出现在秦至臻的脖颈前。



    分割天地。



    以断截断!



    名士潦倒生死勾仇之剑,对现世断之刀。



    只不过姜望要截断的,不是对手的刀势,而是对手的人头!



    攻敌之必救,不救则立分生死。



    来赌一局!



    他绝对相信他的剑,他绝对相信他的选择,所以才敢这样毫不犹豫地赌生死。



    当此之时。



    秦至臻一记斜上戳,指向姜望的咽喉。



    而姜望横抹一剑,划落秦至臻的脖颈。



    谁更快?



    又或刀剑会交于中途?



    每一个看到这一幕的人,都在做出自己的判断,但很难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势与意,运刀的轨迹,勇气和决心……太多会影响结果的因素,电光火石的一瞬间,需要产生太多思考。



    若无法确定地相信自己,又如何能从容赴这生死的赌局?



    姜望的这一剑,足以逼退大多数人。



    但秦至臻,与他们不同。



    他无需去判断,因为他的这一刀,仍只是蓄势。他的现世断,正是为了引出姜望的剑。



    目的已经达到。



    而在此时,人随刀坠。



    他的横竖刀斜举,距离姜望的咽喉仍有一段距离。与姜望的名士之剑,谁先到达目标位置、谁先定夺生死,尚有争抢的空间。生死之局难确定。



    但他下坠则不然,



    下坠的同时,他的脖颈便脱离了那一道横线。



    而他的刀,只需稍稍往前一倾,便足以从姜望的胸膛剖至腰腹,将他整个人都剖开!



    这无疑是妙到毫巅的应对。



    只是……



    他和姜望现在的战场并不在空中。



    他明明和姜望都脚踏实地,踏在演武台上。



    不然姜望也不至于留出这样一个空当,去与他对赌生死。



    他如何下坠?



    人们瞪大了眼睛看到,秦至臻的双足沉入地面,似乎穿越了演武台的古老禁制……



    不对。



    他的双脚是陷入了虚空里,他坠落虚空!



    何为虚空?



    先贤曾有如此定义:虚无之乡,存意之地。



    又有先贤曾描述:归属于现世空间、又在现世空间之外。



    也有先贤这样说:无所有,无所存。



    并不容易理解。



    但修行世界有一个共识,很多时候只有亲眼所见亲身所历,才能够真正理解。语言、文字,在传道之上都有不足,见歧难免。平常人们说一两句话都有可能产生误会,又何况是对“道”的诠释呢?



    也就是说,要了解虚空,最好先进入虚空,感受虚空。



    亲历亲见而后亲知,乃明前贤真意。



    而虚空有时能观测到、却又难以真正琢磨。与现世交错,却又不能等同于现世。



    超凡修士的种种异象,常常显现于虚空。



    如姜望的囚身锁链,也是自虚空中引出,云顶仙宫灵空殿吸纳的元气,也是连接虚空未知之处。



    但让他说清楚虚空在哪里,如何进入,如何观测,他也说不明白。



    但秦至臻不同。



    他与虚空同行!



    此为神通,炼虚。



    “炼虚”者,如其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很好,不是因为秦至臻的刀术不够强,恰恰其人并无虚言,他所施展的刀术,的确是超越了此境绝顶。



    秦至臻的这一刀前世灭,比之项北八荒无回戟法的西极式,其势更重,其意更强。更决绝也更可怕。


    收悉所有,尽得所知。



    很好!


    但在声闻仙态所捕捉到的信息里,和姜望亲身所领略的威势中,此刀只是强出一线,并未达到斗昭在外楼境那种碾压同境的程度。


    秦至臻想要立其无敌之势,争势一筹,却是选错了对手!


    此刻在声闻仙态的加持之下,则又不同,仍能相争!

    如今这样的刀术强则强矣,却不足以让他退避。



    姜望的剑术,也是能与项北那样的此境绝顶争锋,只是稍逊几分而已,胜负之数更在于临场把握,而项北今又如何?

    演武台内所有的声音,都被捕捉,都臣服于声闻仙态,提供着自己所有的信息,毫无遮掩。在声音的世界里,以另外一种角度,重新将此刀还原。



    对于秦至臻那超越绝顶的刀术,姜望给予最大的尊重,所以第一时间便开启声闻仙态。

    第四百三十二章 与我死来 (为月票一万九) (第1/3页)


    刀锋破空的声音,剑刃轻颤的声音,对手心跳的声音,血液流动的声音……

    那倒卷的黝黑刀锋,像乌云盖顶,如煞气覆天。像一片夜色席卷过来。



    姜望立在此刀之前,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孤独。



    漫漫长夜无故人。


    前尘皆断,前世已灭,一个人的过去已经不复存在,那么这个人,是什么人?当这个人的故事不再有人提起,这个人还真实存在吗?



    声闻仙态不断地传来讯息,反馈着横竖刀行进的轨迹。它的力度、它的锋利、它的强大。

阅读赤心巡天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