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九十二章 非是一家事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也理所当然地觉得,自己走在最正确的人生道路上。



    直到在山海境里,被那个陌生的张扬男子,一枪撂倒。

    他更努力,更拼命。



    输给姜望,他可以面对。姜望的名声不是自封,是一场场生死战斗拼出来的结果。山海境天骄相竞,被内府境的黄河魁首后来居上,不算丢人。



    也许他还不够努力,不够拼命。


    他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学,还有很长的路可以走,他可以咬咬牙再跟上。



    但随随便便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出来的人,以那样张扬的自信,刺出那样锋锐的一枪……他动摇了。

    见着太寅,只是使了一个眼色,便径往内室走。



    太寅沉默地跟上了。



    ……



    随着房门的闭锁,明黄的光芒一闪而逝。



    隔绝一切查探的五行禁神阵,太寅自是熟悉的,只是不可能掌控得有这般自如。



    又有什么大事?



    他心中泛起难言的不安。



    如今的太氏家主太煦,是个眉眼柔和的长相,性情却很刚烈。



    不然也不会行此毁家纾难之举,尽全族青壮来前线。



    “魏国明确了态度,他们不会出兵。”在软垫上坐下来,太煦如是说道。



    太寅跪坐在他对面,一时没有说话。



    楚国自不必再说。



    在魏国之前,理国,越国,也已经全都拒绝了求援。



    梁国?



    梁国甚至于已经陈兵边境了……



    当然不是为了帮夏国,而是蠢蠢欲动,想在纷乱的局势里,咬下一口带血的肉。



    使夏国在这等社稷兴亡的关键时刻,还不得不分出兵力去边境防备。



    自当年梁慜帝死在贵邑城,双方仇恨就已经不可化解。



    本来梁亡也就亡了,末代之君,没几个人怀缅。



    但梁国宗室康韶借着当年齐夏争霸之机,复国成功,这血债就延续了下来,非一方国灭不可消……



    陈年旧债,也没什么好说。



    剑阁?



    早年没有剑阁的支持,康韶拿什么守得住后梁!



    三刑宫?



    作为法家圣地,三刑宫与书山的地位是差不离的,但三刑宫比书山更不可能插手。



    三刑宫的修士遍布天下,但三刑宫本身只作为治法之地、法家修士穷经之所,绝不支持任何一方。



    真要以三刑宫出身的修士而论,齐国在三刑宫内部的影响力,只会比夏国强,不会比夏国弱。



    理国曾经也被夏国吞并,后来复国。只不过双方高层近些年来多有交流,在外交关系上较为缓和。但理国本身是不具备干涉齐夏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小到大,他在各方面的表现,几乎是无可挑剔的。为夏国第一天骄,也一向被视为太华真人的接班人,是太氏跃升大夏第一名门的希望。



    但他其实……从来不想成为第二个太华……


    当世真人的时间自然是宝贵的,尤其是太华这样的阵道真人,可以说是整个大夏国防的“修补匠”,方方面面都离不得。



    可即便如此,对他的课业,太华也从未放松。


    他的理想,是人们以为他该有的理想。他的道路,是太华叔爷所划定的最优的道路。


    输给重玄遵,他可以面对。夏国和齐国有本质的差距,他不是不懂。他的确是用尽全力了,也的确越不过实力的天堑。


    他只不过不幸的身在其中。

    夏国的第一在天下的舞台,的确算不得什么。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第一,可是在观河台上,只有一个人能站到最后,其他的肩负着那么多期望、一路走在荣光中的第一……都要倒下。

    万事万物的痕迹,自有其生命力,常常让太寅感怀。



    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够看得到它的存在,能够牵动痕迹的灵性,也因此被视为阵道天才,在一众同辈间脱颖而出,被叔爷太华真人带到身边亲自教导。

    第一百九十二章 非是一家事 (第1/3页)


    人过必留痕,事去必有迹。

    自山海境结束后到如今,他一直在动摇。



    此刻他沉默地走着,自我舒缓。



    舒缓他的五指,也舒缓他的精神。


    国家兴亡担于肩,家族兴衰负于脊,人们的期待,自我的期许……他绷得太紧!



    是家主也是伯父,名为太煦的中年男人,正从另一边匆匆走来,看样子也是刚刚完成了防线上的工作,连官服都没来得及换。

阅读赤心巡天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