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1章 满室秘辛(中)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散乱的资料如同一块块拼图碎片,不断的在脑海中旋转拼接,逐渐组成一段熟悉而又陌生的历史,一个不同于正史记载的明武帝呈现于眼前。



    明武帝游安疑重而无情,他的功绩在某些方面来说甚至可以比肩天元帝祖游柏川,可后人记住更多的还是他的冷血薄凉,血浓于水的亲情在他眼里丝毫不能与帝位相比,哪怕几位藩王在他登基后俯首称臣他也不肯放过,直至将所有威胁过他的人全部打落泥尘再也翻不起身才罢手,而这还是碍着天元剑的缘故。

    宏帝想法很好,可他忘了,或者说故意无视一件事,他要托付的不是普通的家业,而是一国,一整座名为天元大陆的江山!



    他是个自信的人,自信自己能掌控住这种局面,哪怕几位明臣苦苦相劝,甚至以辞官相要挟都无法让他回心转意,于是乎,空前绝后的十七子争帝轰轰烈烈的拉开了帷幕。



    当时的天元皇朝还没有天听监这种机构,百官监察由工部、吏部、刑部共同负责,机构便是天听监的前身、如今已名存实亡的督察院,他们是皇帝的耳目,按道理应不偏不倚将最纯粹的信息和分析传达给宏帝,如天听监一样绝不涉及党争,奈何三部同属让督察院成了三姓家奴,内部派系林立山头多不胜数,原本四位帝选还好,如今翻了四倍还余一个,督察院彻底四分五裂,沦为与各部官员一样的党争之徒。


    等宏帝发现这个情况的时候,朝廷已人心动荡,十七位皇子同立朝堂,在各自拉拢的官员的帮衬下天天打嘴仗。



    原先四位帝选的时候虽然也相互攻伐,但至少还算有节制,正事要事商量得满十天半个月总能商量出一件,现在一两个月能商定一件就得烧高香,然而宏帝并没有制止,他仍然认为自己掌控得住,甚至还有些喜欢这种场面,认为帝选们“活跃”是个好现象。

    这种纸条不止地图和报表上有,其他资料上也有,若没有这些纸条,如此散碎的资料很难让人看出所以然来,而这些纸条毕竟不是目录或总纲,封知平看得依然很晦涩。



    至此,他才明白最先看到的那份资料是连五故意放在最上面的,那是一份总结性的报告,若没有这份报告,这些资料他根本不会有兴趣看下去。


    这些资料涵盖的面极广,有人事档案,有会议纪要,有正史、秘史、野史三种参考文献,甚至还有不成文的坊间传言。



    除了这些,他还在里面找到了几份地图,大部分是某一地区的军事布防图,余下的是这些地区的民用版,而这些地图放在一起的是对应这一地区的财政报表,上面用多种颜色的细线圈画出重点,末尾各贴一张写满蝇头小字的纸条注明作者的分析和猜测。


    看完最后一份资料,封知平靠在椅背上仰头望天,默默的回想方才所阅。


    封知平曾经也是这样以为的,直到看了这些资料他才知道,事情远没有史书上写的那么简单。


    这新定的十二人当中,就有游安。

    游安疑心极重,作风狠辣行事果决,可这些都不是天生的,如果这些资料都是真的,那他的薄凉是硬生生给逼出来的。



    当年,其父元宏帝风烛残年,早年定下的太子不成器,难堪托付,其余四位有继承权的皇子勾心斗角满腹私欲,其中一位还险些闹出血脉外流的丑事,宏帝怕将来祖宗基业难保,偌大的天元皇朝沦落为空玄国那样的诸强并立群雄角逐的局面,遂再择皇子皇孙一十二人立为继人,效仿养蛊之法优中选优。

    看到他专注的表情,连五满意的点点头,坐到对面轻轻的将乱放的资料拿起来重新整理好,尽量不发出一点多余的声音。



    封知平没注意这些,他整个人都沉浸在阅读与思考当中。

    第391章 满室秘辛(中) (第1/3页)


    开始封知平还有闲心腹诽,看着看着眼神就变了,从漫不经心到认真,再到严肃,直至表情凝重而不可置信,看完一份随手一放立刻抓起另一份,全然忘了连五还在身旁。

    直到血案发生,一位皇子被另一位皇子秘密培养的死士刺杀成功,宏帝才发觉不妙,要知道在此之前天元帝子争位可从没发生过命案。



    最让他震惊的是肇事者竟然差点把官司打赢了,起重要作用的是几位很得他信任的几位老臣,其中一位还是礼部尚书,本来很明确的案子到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阅读大宝剑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