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一十章、烂尾工程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必须停下,把此话说出,否则廉洁留给杨真话柄。



    杨真脸色铁青,但是还得安慰在场之人,否则这些典吏都离开了,只有他一人唱独角戏。

    但是他感觉下面有人又让人他不高兴,因为又有人提出关于驰道的问道。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工房典吏秦闲。



    他苦着脸,对着杨真说道:“杨典吏,吾等家境不如汝富裕,已经快揭,请杨典吏想一个法子。”


    “就是,吾等家里已经快揭不开锅,请杨典吏想一个法子。”随着秦闲说话,其它几个典吏也跟着说。



    秦闲乃是工房典吏,当然造价知道比其它之人清楚。

    但是此话他不能说出,他眼睛一转,想了想说道:“秦始皇法子修建驰道必须执行,但是可以不需要轨道。”



    “杨典吏高义,如此多谢。”几个典吏不禁大喜,终于不用为家用忧愁。



    如果不修建轨道,说不定这个驰道还能赚钱。



    想到这里,几个典吏又互相拱手一礼,互相祝贺一番。



    杨真脸上皮笑肉不笑,跟着互相拱手一礼。



    在另外一个雅间里面,坐着钱多多与他的一众手下。



    他一边悠悠喝茶,一边等待账房计算结果。



    他觉得自己非常幸运,竟然结识了徐跃这个同窗。



    他家里有钱,对于徐跃一直非常大方,经常请客。



    徐跃对于吃喝兴趣不大,倒是非常喜欢上青楼。



    青楼有一个红牌春香,就是他义无反顾垫付。



    现在看到灵泉县修建驰道,钱多多觉得自己机会来了。



    这是积善积德万民路,可是要载入史册的。



    修路不但扬名,同时还有丰厚油水,钱多多找到徐跃。



    对于这个一直极为友好的同窗,徐跃也给了五里驰道里程。



    当然作为徐跃的同窗,他修建自然也遵照徐家与谢家的法子。



    作为一个商人的儿子,他当然要精打细算,让账房钱成给他算账。



    账房钱成大约五十,一脸精明。



    他经过一旬计算,大惊失色:“禀告小官人,如果要经驰道铺设轨道,必须要亏空。”



    “要亏空多少?”钱多多脸色大变,急忙问道。



    钱成看了看账本,叹了口气:“估计要亏损上千贯钱。”



    “怎么会如此,原来以为赚钱,没有料到反而亏空。”钱多多根本不相信,皱眉问道:“叔翁,请问你核算没有?”



    钱成两次打量账本一眼,还是苦笑:“小官人,这个老夫经过多次核算,没有差错。”



    “不对呀,徐家与谢家也是这样做,他们为何不会亏损呢?”钱多多抬起下巴,打量账本一眼,眼里全部都是怀疑的目光。



    看到钱多多怀疑的目光,钱成急了,放下账本。



    他拱手一礼,对着钱多多说道:“小官人,吾等岂能与徐家与谢家相比,他们的木料及红砂岩土价钱与吾等完全不一样,价钱至少便宜一半以上。”



    “怎么会这样?”钱多多目光炯炯望着钱成,困惑的目光希望能够得到答案。



    钱成又是拱手一礼,急忙解释:“小官人,钱家根本不能与他们两家相比。他们有路子,可以找转运使批条文,以皇商名义拿到极低的价格。”



    “那怎么办?现在吾已经接下这个活计,难道就这样亏空下去?”钱多多狠狠地把拳头砸在茶几下面,茶杯砰地倒下,滚烫茶水流到他的手下,仿佛没有感觉。



    账房不敢抬头看眼前这一切,实在害怕钱多多怪罪他。



    此时,一个仆人兴冲冲跑了进来,大声禀报:“禀报小官人,灵泉县一群典吏修建驰道,没有安装轨道。”



    “如此甚好,既然有先例,正好依葫芦画瓢。”钱多多一听不禁大喜。



    又是一月左右,灵泉县流传过来一个让人吃惊的消息。



    贾理因为反对修建积善积德的万民路,被知县大人徐跃开职。



    

    说完,他向着在场之人行了一个团礼,随后一挥大袖,扬长而去。



    “贾典吏,这个驰道乃是徐知县要修建的,难道你相与徐大人作对?”杨真脸色铁青,没有料到贾理如此不给面子,抬出徐跃进行恐吓。


    “你,你怎么能够这样。难道你不知道,这个驰道乃是徐知县要求修建的万民路吗?”杨真见势不对,立即又把徐跃抬了出来,显然希望通过徐跃压倒对方,让对方知难而退。



    贾理又是拱手一礼:“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如此,在下只有退出。各位,在下退出,现在告辞。”


    贾理此时站住,依然对着在场之人拱手一礼:“杨典吏语气说得太重了,在下哪里与徐大人作对,在下不是已经捐助积善积德款了吗?”


    “诸位,这是徐知县一手亲自抓的驰道,乃是惠及万千百姓的积善积德之事,吾等不能跟随贾典吏那样。要知道,灵泉县知县是徐大人,而不是他贾理。”杨真目光扫过在场之人,口里全部都是威胁。


    杨真一边还礼,铁青的脸放松下来,露出一丝笑容。

    其它几个典吏互相看了看,他们这一群典吏并不是朝廷命官,其前途与命运而是掌握在知县手里。



    几个典吏互相看了看,点点头,一起向着杨真拱手一礼:“吾等当然要修建驰道,做好积善积德之事。”

    “各位,既然造价不知,但是谢家与杨家已经采用,吾等应该采用这种法子。”杨真目光一一扫去,显然逼着在场之人表态。



    贾理想了想,双手向着杨真拱手一礼:“在下不是坚持用仙水泥来修建,既然杨典史铁心要用秦始皇的法子。在下家里有事,现在就退出。”

    第六百一十章、烂尾工程 (第3/3页)


对于造价心里没有底,才只好把谢家与徐家作为挡箭牌。

    他们这一群苦逼的典吏,为了讨好新来的知县,众人一起凑钱,打造一个金鼠。



    他们以为过关,没有料到徐知县为了他的政绩,又要求他们捐献俸禄。



    经过徐知县两次搜括,这些典吏虽然还不至于揭不开锅,但是也好不了多人。


    现在正好趁着贾理离开之机,逼着杨真表态。



    你们又不是我的儿子,难道让老子把家产捐献出来给你们,杨真气急败坏地想到。

阅读纵横宋末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