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七十二、治蕃良策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时不但种华受益非浅,就是两个小娘子也受益非浅。



    “万物都是平衡,放在吐蕃同样如此。”赵平运用自己的平衡之论来分析,“吐蕃这种治理方式,其实好坏参半。”

    赵平正在演讲,没有注意到张思、颜国、杨云等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进来。



    看到赵平正在演讲,他们并没有打扰赵平,自己找了一张凳子,个个洗耳恭听,这个可是治国良策。



    虽然吐蕃还在那个奶娃赞普手里,但是赵家庄之人已经视为自己的领域了。


    以前他们还不敢肯定,现在有一个现象,给他们吃了定心汤圆。



    现在小圣人已经在吐蕃封圣,这个当然不是儒家那种圣人,而是释家的圣人。

    这些可是书无法学到的,乃是一种全新知识。



    赵平这种说法,极大开阔他的眼界,让他对吐蕃有了更深的了解。


    “这个不能怪汝,汝是以大宋和尚来衡量喇嘛的。喇嘛与大宋佛教不一样,它已经成为国教,而且还是唯一。吐蕃又没有大宋这种能够挺身而出的文人,更没有能够与佛学抗衡的儒学。一切文化思想都在喇嘛手里。就是贵族所读之书,也是充满了浓厚的喇嘛风格。贵族读书尚且如此,那些没有读书的差巴、朗生没有儒学熏陶,内心被喇嘛式佛教充实。”赵平娓娓而谈,一一道来,“如果大宋的儒学还可以开民智,他们就是彻彻底底的愚民,生为佛生,死为佛死。”



    “生为佛生,死为佛死。”种华反复念道,接着恭恭敬敬起来,向着赵平恭恭敬敬躬身一礼:“小圣人,末将受教。”


    翠竹与黄小牛急忙拿出纸张,一一记下。


    “小圣人,吐蕃这种可以说彻彻底底的愚民方式,竟然也有好有坏?”种华更加不解,


    赵平喝茶一口,继续说道:“虽然好治理,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他们认同你。吐蕃人比较排外,认为汉人奸诈狡猾,不愿意与汉人打交道。”

    “怎么说呢?这些差巴及朗生,虽然生活痛苦,但是精神充实。他们认为这一辈子虽然痛苦,但是只要能够消除上辈子的罪孽,下辈子同样可以投一个好胎。”赵平摇摇头,继续分析说道,“他们虽然不会追求上进、安于现实,但是为人极为虔诚,耿直,绝对不会虚伪。可以说,当吐蕃的贵族,乃是天下最幸福的人,他们最好治理吐蕃这些差巴朗生等民众。”



    “原来吐蕃民众如此好治理,看来以后治理远远比大宋容易的。”听到这里,种华不禁悠悠向往遥远的吐蕃。

    赵平虽然说得平静,但是种华仿佛听到一声春雷,被震得不轻。



    “小圣人,原来吐蕃的喇嘛竟然如此厉害,末将失策,末将失策。”种华擦了擦额头上面的冷汗,脸色苍白地说道。

    第七百七十二、治蕃良策 (第2/3页)


话,这些喇嘛没有出头之时。但是吐蕃目前乃是一般散沙。特别是青塘的赞普,又是傀儡。在这种情况之下,真正控制吐蕃的乃是喇嘛。”赵平一边喝茶,一边云淡风轻地说道。

    不是吗,那些信徒那些喇嘛已经称小圣人为文殊菩萨。



    要知道,文殊菩萨在释家地位极高,不但是智慧的化身,还是如来等佛的老师。



    “小圣人,吐蕃既然如此排外,为何赵家庄竟然站住了脚腿了呢?”种华又是拱手一礼,极为谦虚地请教。


    “问得对,这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赵平喝茶一口,清了清嗓子,侃侃而谈,“吐蕃这些贵族看到差巴如此好治理,对他们剥夺可以说敲骨吸髓的方式,甚至杀鸡取卵。他们地租是多少,竟然高达七成。大宋最高才五成,有的地方甚至只有三成。这些贵族只管自己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才不管差巴的死活。可是他们从来没有想到,如果没有万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阅读纵横宋末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