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971、影游联动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是在媒介转化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信息丢失的问题。



    比如,文字能通过几句话来描述林妹妹的长相,将“她很美”这个信息蕴藏在描述中。

    影视作品还能从中提炼出一条有高潮、有低谷、有结局的故事主线,突出人物的特点与矛盾。



    但是游戏想叙事?玩家只能来一句:那我走?



    游戏作为一种互动性的媒介,玩法和叙事之间的关系已经讨论了好多年了。


    早期文字MUD的代表作《侠客行》,文字的暧昧提供的想象空间与网络和角色扮演相结合,创造出了具有深度和趣味的体验。



    但随着游戏的发展,人们渐渐发现,玩游戏时读大量文字似乎不是一种好的体验。

    比如,玩家作为贾宝玉进入游戏世界,里面全是人工智能扮演的NPC,能给人一种有别于文字、视觉的不同感官体验。



    等到了那时,宝玉左拥右抱就很美妙了。



    或者在AR与VR时代来临的时候,把《红楼梦》做成一款成人游戏,但是夏景行怕被红学家的口水淹死。



    眼下能实现的,只能是主题改编,就是披一层皮,内核全部都得改,不然玩家觉得我还不如去看电视剧、。



    彻底想明白后,夏景行也不再纠结了,一步一步来嘛,一口气吃不成一个胖子。



    “养成游戏算是一个方案,你觉得RPG角色扮演游戏方向怎么样?”



    彭海涛皱眉道:“RPG分成日式和美式。



    美式RPG游戏画风偏写实,力求硬朗和真实感,并且重互动,玩家自由度高,故事仅仅是用于提供游戏所需要的世界观;



    日式RPG游戏则大量采用漫画风格,给玩家以亲切的视觉体验,重剧情,更像是一部能够互动的电影。



    要做的话,只能选择日式。”



    夏景行点头,“日式就日式吧,但是画风能不能做成中国美术风?就是服饰、道具、建筑等等全是中国特色。”



    彭海涛倒吸了一口凉气,“那成本可就高了,而且国内这一块儿很落后的,中国美术风的原画师可能都招不够。”



    “那就招点人自己培养。”



    彭海涛感觉今天凉气都要喝饱了,这就是中国首富的真正实力吗?开发游戏可以不做任何预算!想起一出是一出。



    “你别拿那种眼神看着我,我生意会亏?没有中国美术风原画师,咱们自己培养出来了,以后开发游戏也用的上,你不会认为你们锦天工作室就只开发一款《红楼梦》吧?”



    夏景行笑呵呵说道:“我给锦天工作室定的方向是立足中国本土文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改编成游戏,需要改动大量的东西,需要给玩家一个有趣的玩法,这就造成一种情况:很难在不魔改原著的情况下打造一套有趣的玩法。



    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媒介转化。


    不过,皮肤、活动时不时搞点中国风元素,也算是文化输出了。



    他本意是想通过《Q版红楼梦》来推广一些中国传统文化,能融合更多的故事情节是最好的。


    作为文字媒介,可以转化为视觉媒介,拍成电影、电视剧。


    每个读者心里的林妹妹可能长相完全不同,但一定都是具有袅娜之美的。


    但是跟改编游戏比起来,改编电视剧、电影这点困难都不算什么。

    而电视电影使用的是不同的语言:一个镜头,一幅图像,一个具体的人脸出来,读者心里林妹妹那千万种袅娜形象霎时灰飞烟灭。



    这也是改编电视剧、电影作品为什么经常被骂的重要原因,毁了读者心目中的人物形象。

    可如果做成ARPG和MMORPG游戏,需要大量的改动,搞到最后,可能游戏只是批了一张红楼的皮,顶着一个主角的名字,剧情内核全部改了。”



    夏景行点头,《王者荣耀》里面有孙悟空、小乔,结果除了一个名字外,其他什么都不沾边。

    971、影游联动 (第2/3页)


传播红楼文化,模拟养成游戏就太简单和浅显了,不足以构造一个复杂的红楼世界,更没法折射那复杂的人心。

    因为让玩家在电脑屏幕前面读别人的故事,或者是看设计师造出来的形象继续说着原著书中写过的话,似乎体验还不如让玩家自己去读书。



    玩游戏时最重要的是让玩家在游戏里通过行动探索,并看到自己所造成的改变。



    总而言之,无论是文字媒介还是视觉媒介,改编成游戏时,都需要添加互动性的元素。


    夏景行思考了半天,或许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很难实现自己理想中的深度改编,即那种保留原作精髓和骨架的改编游戏。



    或许要等到元宇宙真正成为现实的时候,才能实现这个梦想。

阅读我的投资时代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