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0章 鄂州小刺史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能都不说,杜如晦接了过去,“报复?崔御史说的有道理,如果他不是鄂州刺史,你说他会不会报复?如果他想报复,为什么要做鄂州刺史给人已把柄?给他这个刺史,是希望他刺激南方商业,增加百姓收入,增加赋税,三年赋税翻倍,这就是他的承诺,你们谁敢接?”



    下面一阵窃窃私语,原来还有这个事情。

    崔仁师皱着眉,他也没想到武义居然敢堵这么大,万一失败,他的政治生涯很可能就此终结。



    魏征抬眼看了看杜如晦,犹豫一下才说到:“三年五倍。”



    说完闭眼,谁也不看,对于几位宰相的目光,眼不见为净,既然敢做,就不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刚走出来的崔仁师看向反对的人群,“回陛下,臣反对,理由大家都说过了,臣想问问各位宰相,为何要有这项认命?县侯武义刚刚回来没多久吧?据我所知,抓他的人就在鄂州,如果他要伺机报复怎么办?鄂州百姓可经不起他折腾。”



    魏征抬头看了看,暗暗点头,终于有人看出了问题所在,他不是不相信武义,而是防患于未然。


    高高在上的李世民听的很是诚恳,不过他不是听内容,而是看人,武义就是一个风向标,只要他一动,就会有很多人跳出来攻击,而人品是跳不过去的坎。



    “崔御史,你也不同意?”对于这个人,李世民是很有好感的。


    这个问题谁来回答?房玄龄眼睛一眯,如老僧禅定,充耳不闻。


    而杜如晦也留了个心眼,翻倍没有错,只是没说翻几倍。


    这就夸张了,反对的声浪一下消失。在场的所有人,没人敢下这种保证。

    “杜相”,崔仁师施了一礼,“以泾阳和公主府的实力,翻倍不算难吧?”



    “鄂州及周边几十个州县,加上广州、泉州、沧州、登州。”杜如晦又抛出一些内幕。

    魏征虽然同意,但保留意见。



    六部尚书大部分都和魏征一样,不过礼部尚书豆卢宽坚决反对,理由很简单,一是年纪,二是人品。

    第370章 鄂州小刺史 (第1/3页)


    朝堂之上,经过房玄龄十余日的游说,宰相们终于同意认命武义为鄂州刺史,只不过反对声依然高涨。

阅读大唐之刃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