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41章 围三阙一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孙策也跟着起身,表达了类似的感觉。



    刘协摇摇手,心情却有些无奈。

    想来想去,围三阙一可能才是上策。



    你们不是怀疑度田的好处吗?那就让你们看看度田真正的威力。



    不想度田也可以,你们全部搬到渤海去,按照你们希望的方式发展。时代的红利,你们也别想蹭。看你们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又能坚持到什么时候,最后在悬殊的利益面前,能不能坚守你们的原则。


    就算张昭一时获得了成功,将试点的郡国扩展到十个,他也不用担心。



    大汉有一百多个郡国,拿出十个来做试点,不会影响大局。

    一瞬间,之前的种种猜疑都化为烟云。



    天子的胸怀之广,超出他们的想象。他们大可不必为之前的迟疑担心受怕,一心想着保存实力,脱离天子的掌控,以求自身安全。


    但天子答应张昭,在渤海罢度田令,还是让他们大感意外。



    孙策与张昭相处四五年,最清楚张昭的脾气。若非天子所言正中下怀,张昭是不会这么激动,甚至说出“以身证道”这样的誓言。


    “陛下气度,臣钦佩之至。”刘备起身施礼。


    他之所以给张昭这个机会,不是他大度,而是无奈。


    如果说党锢是强行突破,最后搞得一地鸡毛,那河东就是围而不攻。从这几年的效果来看,实在谈不上理想。那些大族占着土地不放,同时又吃到了重蚕桑、通西域的红利,活得很滋润。

    凭借着度田带来的军心士气,他在战场上高歌猛进,攻城掠地。可是世家、儒生的反抗也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激烈。荀彧亲赴行在,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城池可以围而不攻,也可以强行突破,但人心却不能如法炮制。

    刘备、孙策却有些懵。



    久闻天子开明,能容人,是以大臣们不管是否与天子意见一致,很少会与天子反目成仇。顽固如周忠,因为反对天子的意见,在家赋闲近两年,最后还是被天子的诚意感动,欣然接任司空。

    第941章 围三阙一 (第1/3页)


    张昭欣喜若狂,近乎失态。

    相反,给这些顽固分子一个验证的机会,避免他们铤而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阅读汉道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