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82章 围三阙一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汉唐之所以强盛,就是因为儒生没能实现对社会的全面控制,还能维持尚武之风。



    “说说袁熙吧。”刘协挥了挥手,拉回正题。

    如果猜得不错的话,袁熙能有这么大的功劳,和追随他的袁氏门生故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奖赏袁熙,表示朝廷对这种情况的默认,会导致更多的袁氏门生故吏聚集在中山国。会不会留下隐患,这是必须考虑的战略问题。



    虞翻最干脆,首先挑明了自己的态度。


    他建议刘协按照军功簿进行奖赏。一来尊重刘备的意见,树立刘备身为中山王的权威;二来也鼓励心存不满的袁氏力量出海。



    既然到了这一步,他们还不肯放弃与袁绍的君臣之义,与其强留在中原,成为隐患,不如让他们出海,相忘于江湖。

    在悬殊的实力差距面前,他们那点可怜的实力支撑不起自尊心。



    正统的儒家能守成,维持稳定,却无法实现真正的富强。如果再考虑到儒家重礼带来的铺张浪费,他们主导下的社会必然走向贫富分化,最终入不敷出、财政枯竭。


    按照他对儒生们的了解,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不过,他们是不会得逞的。


    东汉就是一个近在眼前的例子,后来的宋、明也是如此。


    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既然刘备将袁熙抬得这么高,朝廷就不能坐视不理,必然要做出相应的奖赏。


    具体的说,就是那些原本追随袁绍的袁氏门生故吏。

    话一出口,不少人的神色就庄重起来。



    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不仅仅是袁熙本人,更关系到汝南袁氏。

    一旦战事结束,将士们放马南山,儒生走上舞台,势力会更大。



    到了那时候,他们会不会以小华夏自居,觉得儒门正统在彼,甚至和中原争一争道统?

    第1082章 围三阙一 (第2/3页)


虑到国号背后的那些小心思,随刘备东征的儒生影响力也不可小觑。

    至于中山国,反正是海外,就算出事,影响也有限。



    换句话说,就把中山国当作一个放大的渤海吧。



    贾诩支持虞翻的看法,又补充了一条。


    可以将中山国的情况通报天下,让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阅读汉道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