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03章 君臣同心(求保底月票!)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为耕地少,打猎成了补贴生活的重要手段,所以本地人大多擅用弓弩,而且上山下坡如履平地,是天生的山地战士,精悍者数不胜数。



    就像草原上的牧民是天生的骑士一样。

    了解了这些之后,刘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二是因为地形限制,水路交通发达,陆路交通受限,马车更是昂贵且不必要的交通工具,礼仪的意义更大,只有官员和少部分士绅才有意愿和能力承担,绝大部分人还是选择步行或者乘船。



    简而言之,普通百姓对遥远的朝廷没什么概念。他们一辈子也走出山村,见不到朝廷的人,朝廷怎么样,是秦是汉,皇帝是谁,和他们没什么关系。


    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



    一是绝大部分人是文盲,书同文对他们来说没影响,反正他们也不认识字,只有体制内的人才需要通晓书写。


    因此,他们对改朝换代之类的事根本不关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是否会受损,一言不合就造反,只要郡县官员答应他们的条件,他们又偃旗息鼓,和没事人似的,扛着武器回去种地打猎。


    这样的百姓是最好的兵源,前提是能用好,否则他们就会成为麻烦,像溃疡一样。


    地理条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身为时代精英的士大夫没有足够的责任心,只想着个人的利益,尽快调离这些偏僻之地,去更富裕的地方,最好是入朝为公卿。

    遗憾的是,能利用好这些优势的官员非常有限,大部分人只想敷衍了事,混过自己的任期,然后想办法尽快调离。在他们眼里,到这里任职只是一个过程,甚至是一个惩罚,没几个人想用心治理地方,推行教化。



    这大概就是西南地区直到明清才能改土归流的原因。

    总体来说,情况不容乐观,至少比他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零陵虽然已经纳入中原版图四五百年,可是在文化意义上还是边疆,保留了相当多的本土信仰,对来自中原的制度、教化很少。书同文、车同轨的影响不能说没有,只能说微乎其微。

    第1203章 君臣同心(求保底月票!) (第1/3页)


    刘协收到周忠的奏疏时,刚刚对零陵郡的情况进行了一番梳理。

阅读汉道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