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52章 弄巧成拙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要致富,先修路,什么时候都不会错。



    至于在龙门上游筑堰,抬高水位,使一些原本干涸的河道重新通航,这个工程看起来很离谱,却也不是一点可能没有。

    “是的,在河上筑堰的方案就是他提出的,据说是游历了益州的都江堰得到的启示。”



    刘协想了想。“既然如此,那就有必要认真的讨论一下了。必要的时候,可以找个合适的地点试一试,验证一下这个想法是否可行。”



    刘巴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协与刘巴讨论,既然边疆有不少入塞的蛮夷无法安置,何不让他们去修路?以工代赈,总比白养着他们好。就算是已经入籍的百姓,农闲时安排去修路,也可以增加他们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直道不仅可以用于军事,也可以用于商业嘛。现在中原与北疆的互市那么热闹,肯定需要方便快捷的道路,直道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秦始皇的问题不是修直道,而是过于急迫,在短时间内同时上马大量工程,使百姓不堪其负,只能揭竿而起。



    如果这些工程不是在十几年内同时上马,而是安排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去有计划的实施,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了。


    商业兴旺了,沿途的百姓也能受益。


    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不去想办法,就永远不可能。去想办法,就有机会解决。


    “就是那个善于治水的袁敏?”

    真要能筑堰成功,不仅龙门向北的通航成为可能,对下游的水量调整也有好处。考虑到大河携带的泥沙大多来自龙门上游,如果真能筑堰,或许下游因泥沙淤积而导致的改道就会成为历史。



    听完刘协的分析,刘巴很惊讶。“陛下,你这想法和袁敏说的几乎如出一辙。”

    修缮直道看似工程浩大,实质收益却也很明显。在承认国防安全必不可缺的前提下,直道对并州北部的意义无论怎么重视都不过份。



    正因为当年秦始皇修了直道,中原王朝对五原、朔方的控制才成为现实,才能将匈奴人驱逐至阴山以北。

    第1252章 弄巧成拙 (第1/3页)


    刘协仔细想了想,觉得这两个方案都没有刘巴说的那么离谱。

阅读汉道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