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章:君不君,臣不臣(众筹写书,见作者的话)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今,却成了陛下利用太平道来反过来逼迫世家,让世家让步。可是,世家因为党锢之祸,已经损失了好几个十年,当年的初代党人,都已经垂垂老矣,甚至是彻底死去。二代党人,都快要变老了。”



    “这第二代的党人,可比初代党人激进多了,对朝廷的忠心,更是少之又少。这太平道之中,有高人啊!”

    用天人们的话说就是:如今的大汉朝,世家就是朝廷的蛀虫,在不解决世家问题,大汉朝肯定没有下一个百年!



    所以,对灵帝来说,世家是头号大敌。就算灵帝下去了,未来的大汉君主,只要有能耐,肯定会想方设法的解决世家问题。



    因为,他不解决,大汉朝就没了!


    当然,也有可能他一动手,世家集体造反,然后,大汉朝也没了!



    简而言之,这就是一个改革立刻死,不改革死缓的故事!

    没有!



    “我就说一句,朝廷诸公和陛下,最后一定会因为自己的绥靖策略而吃大亏!不是小亏,是大亏!世人,都小看了那张角,也小看了太平道!”



    说到这里,郭嘉就继续闷头喝酒了。



    “君不君,臣不臣,这就是一场闹剧!奉孝的话,还是有些夸大了,在我看来,太平道终究发展时间太短,底蕴太浅,当年光武帝携一统天下的大势,都无法彻底解决世家,如今的太平道,不过才发展区区二十年,又怎么可能比得上雄才大略的光武帝呢?”陈群对太平道的前途,持悲观态度。



    “不错,纵然太平道之中,有一些懂政治的好手,但造反这玩意儿,还是要看硬实力的。”



    说到这里,钟繇就笑了笑:“昨日太原王氏祖地被太平道攻占,家族中的宿老前辈,也败在了张梁的手上,被张梁活活打死。虽然不是彻底死去,但想要再次恢复,也得很久很久以后了。”



    “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绥靖?这个词用的真贴切!太平道能有今天,不全都是靠着朝廷诸公绥靖出来的?若是没有朝堂诸公的鼎力相助,张角何德何能,在短短二十年内,把太平道发展到今日的规模?”



    “只不过,这二十年来,绥靖太平道的主力,是朝堂诸公,是各大世家。而如今,绥靖太平道的主力,是当今陛下。”


    得知情报之后,便有忠贞之士上书天子,说张角狼子野心,朝廷迟早会吃绥靖的大亏!



    颍川书院,荀彧、陈群、钟繇、郭嘉,四人坐在四方,每人的面前,都摆放着一个案几,上面是一些时令瓜果,还有果酒、米酒、白酒等诸多美酒。


    说到这里,郭嘉摇头晃脑的端起了一壶米酒,砸吧了一口,又吃了一些花生米,言语之间更为放荡不羁:“嘿嘿,你们说这可笑不可笑?当年是世家帮助太平道,想要借助太平道来逼迫朝廷,逼迫陛下,让陛下让步。”


    “奉孝,你喝醉了!”说着,荀彧大袖一挥,一股浩然正气充斥在郭嘉面前,郭嘉就及时的闭上了嘴巴,开始吃吃喝喝。


    这局势,已经很难解决了!

    “虽然奉孝说的都是醉话,但却也有几分道理。二代党人和陛下之间的对立,实在是太严重了。二者之间,已经到了不可调和、必须有人退步的地步。想要让他们各退一步,太难了!可是偏偏,无论是谁后退了一步,获得的都不再是安宁、祥和,而是对手的更进一步。”



    说到这里,陈群就摇了摇头。

    不过,张角仍然没有直接造反。



    也没有说自己要推翻洛阳的刘家天子,而是公开表示,要干掉这些污浊的世家,还世间一个清白。

    第十一章:君不君,臣不臣(众筹写书,见作者的话) (第1/3页)


    光和七年十二月,太平道掌教张角,正式喊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开始把斗争对象,指向世家!

    “所以,如今的关键就在于,找到一个世家和天子都能接受的节点,然后以此为基础,慢慢谈判,让天子和世家,重新互相信任。”



    说到这里,钟繇自己就摇了摇头。



    这个节点,哪里是这么好找的?


    还是那句话,进行改革,消灭一部分世家,这对朝廷当然是有好处的,但是哪一家愿意充当冤大头呢?



    谁愿意牺牲自己,成全整个大汉朝呢?

阅读从守藏室之史到太上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