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九章:千古名言!许清宵为万古妖孽!吏部上下的恐慌!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于百姓而言,许清宵弹劾刑部,他们其实并不是那么反感,因为他们也遇到或者听说过一些不公平之事,所以许清宵弹劾刑部,反而引来民心支持。



    只是刑部乃是大魏国本之一,六部之一,许清宵弹劾,虽让百姓感到痛快,但也让百姓知道刑部不公,所以影响到了百姓对刑部的看法,也正是因为这一点。

    就是因为许清宵这十四字。



    十四字增国运。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啊。


    此时此刻,大魏京都,大量读书人面色尴尬,本来许清宵弹劾刑部,以致于大魏少了一缕国运,他们聚集在此,就是为了弹劾许清宵,准备等陛下宣旨结束之后,就开始讨伐许清宵。



    势必要让许清宵付出惨烈代价。

    这他娘到底是什么人啊?前有千古名词,后有绝世文章,然后再来个千古第一骈文就算了,今日更是来了一句千古名言。



    这许清宵莫不是圣人转世?



    不是他们夸张。



    而是这十四个字,既是劝阻天下人,不要因为是一件较小的善事就毫不关心,也不要因为是一件较坏的但坏事就去做。



    这是人生之警句,也是刑部对天下人的警句。



    更是许清宵对刑部的警句啊。



    这巴掌打的是真够疼啊。



    比刚才仗刑二十还要疼,言语的力量,远胜刀剑。



    刑部之下,许清宵没有说什么,他静静立在门下,沐浴着国运之力,虽然仅仅只是一缕缕一丝丝,但没入许清宵体内后,这一缕缕的国运,却如同海啸一般,但好在许清宵以大日圣体压制住了。



    同时的确就是一丝丝国运,肉眼根本看不见,唯独许清宵才能感受到。



    此时,刑部左右的警句,也弥漫着一缕缕圣意,这是千古名言,可传至千古,石毁而字不灭,千古之后,这句话才会消散,被天地认可。



    大魏皇宫。



    宫殿之外。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左丞相,陈正儒。



    “好!好一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此言乃是千古名言啊,许清宵,万古之大才,万古之大才啊!”



    陈正儒第一时间惊叹,别看许清宵这简简单单十四个字,但这句话的意义,却无穷之大,因为这句话通俗易懂,又蕴含无穷大道理,即便是孩童也能知晓,极其适合教育这天下百姓。



    很多时候,文学并不是他不好,而是学习程度极难,就好比朱圣著书,天下人都知道这是好东西,可天下百姓有几个能看懂?



    唯有读书人才能看懂,而读书人看懂之后,会去教书育人,会去教化百姓。



    可这个教化多漫长?这个教化又有多辛苦?



    可能你跟一个农夫说了三天三夜,他回过头一觉醒来什么都忘记了。



    但这句话不一样,既有警世之用,又包含了无数道理在其中,用一句话概括一切。



    哪怕是再没有文化的百姓,也懂得这句话的含义,他们也可以教育自己的儿女。



    这才是文字的作用,教化万民,一句警言,却能做到无数大儒都做不到的程度。



    陈正儒顿时明白此话的含义,所以他才忍不住叫好。



    “陛下,陛下,天降祥瑞,天降祥瑞啊,你看天穹之上,祥瑞无限啊。”



    “大魏国运回来了,回来了。”



    兵部尚书周严则无比激动地喊道,他指着天穹那一朵朵玄黄之云,大赞祥瑞。



    不止是他,整个京都所有人都看到了这一幕。



    百姓们感慨,露出喜色,读书人们惊叹,且有敬佩许清宵之才华。



    十四个字啊。



    十四个字便能引来天地异象,便能增加大魏之国运,这许清宵当真是万古之大才啊。



    大魏文宫当中,不少大儒看到这一幕后,更是沉默不语,尤其是陈心大儒。



    他立于文宫之下,望着满天祥瑞,不由自主道。



    “天不生我许清宵,儒道万古如长夜。”



    “简简单单十四个,却代表律法一切的道理,劝人向善,又警世天下人,这十四个字,胜过陈某一生才华。”



    陈心感慨,他认为许清宵这十四个字,胜过他这辈子所有的才华。



    此话一说,大魏文宫读书人们皆然沉默,他们本想开口说些什么,可很多话卡在喉咙,实在是说不出来啊。



    因为这十四个字,的的确确会让天下人明白一个道理,对后世之影响,无穷无尽也。



    周民大儒则长长叹了口气:“许清宵若我朱圣一脉,这一脉将昌盛万年啊!”



    他无尽感慨,莫名之间有些后悔当日对许清宵有那么一点清冷,可这没办法,他立心便是为了朱圣一脉,唉。



    正明大儒看到这一切,只是久久叹了口气。



    “朱圣一脉,只怕真要迎来一位当世大敌啊。”



    他如此开口,认为许清宵真会成为朱圣一脉的大敌,这个敌人,是学术上的敌人,学术之争,对文人来说,自然重要。



    如周民大儒一般,他虽欣赏许清宵,也震撼许清宵之才华,可他们都是大儒了,已经立心,为朱圣一脉,传承圣学,哪怕许清宵有再大的才华,他们也要坚守自我。



    一切的一切,无非是立场问题罢了。



    “朱圣仙逝不过五百年,大魏不可能会有新的圣人,我等朱圣一脉,还可昌盛五千年。”



    文宫当中,孙静安攥紧了拳头,他明朱圣之意,立朱圣之意,为朱圣一脉的死忠,他没有任何惜才之说,在他眼中,一切违背朱圣之人,除之前四位圣人,都是他的敌人。



    他绝不可能让朱圣一脉,在这个时候落寞,无论如何,他都要让朱圣一脉,再昌盛五千年,这就是他的明意,他的立心,甚至他著作的学书,也是阐述朱圣之意,让天下人学习朱圣。



    大魏文宫所有大儒的想法截然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许清宵用才华,再一次折服了天下读书人,天下文人。



    而大魏京都中。



    永平世子慕南平看到天穹之上的祥瑞之后,再听到许清宵这番话后,更是忍不住身子轻颤。



    “许兄,当乃万古大才。”



    他很庆幸,自己与许清宵结识,也没有得罪许清宵,如今看来,这是他人生做过最正确的一件事情。



    安国公府。



    安国公望着天穹,感慨无比道。



    “我这孙儿有福了。”



    说完此话,他下一刻目光无比凶恶地看着自己的外孙道。



    “范儿,待你先生忙完这阵子后,老老实实去上课,若是爷爷听到许先生说你有一句不好的话,可别怪爷爷把你吊在树上打,明白吗?”



    安国公怒道。



    只是见李范还不回答,他父亲李兵直接踹了一脚上去,凶狠无比道。



    “听见你爷爷说的吗,半天半天不回应,小兔崽子。”



    李兵怒道。



    “听见了,爹。”



    李范哭了,他就楞了一下就挨揍?自从许清宵来了自己家一趟后,自己家庭地位瞬间暴跌。



    而刑部牢房中,怀平郡王看着天穹之上的玄黄之云,不禁死死地攥紧拳头,耳边也响起许清宵的声音。



    他目光阴沉,在牢狱之中发出嘶嘶低吼之声。111111



    然而,要说脸色最难看的人,不是李范也不是怀平郡王,而是皇宫内的刑部尚书张靖。



    他整个人愣在原地。



    许清宵十四个字,便能为大魏增加国运?而且还能损自己一句,这简直是......绝世妖孽啊。



    许清宵这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既似乎警世之句,又是劝善之言,更主要的是,还是结合当下发生的事情所言,将自己批的体无完肤啊。



    这一刻,张靖有些懵了,这许清宵到底是什么妖孽啊,动不动就是千古名词,绝世文章,第一骈文,现在更是来了个绝世名言,还是为刑部立言。



    既结合发生了何事,又是绝世立言。



    此人之才华,当真是万古罕见啊。



    张靖脸色难看跟猪肝一样,不是因为许清宵为大魏增加国运,许清宵逃了这劫,而是因为许清宵这句话让他以后颜面何存啊?



    今日之事,想来必会传开,而许清宵这两句绝世名言,也会传开,到时人家一问这句话是谁说的?为什么会这么说?



    马上人家就告诉他,这是许清宵写的,当时许清宵被刑部打压如何如何,所以他一怒之下,弹劾刑部,害的大魏少了一缕国运。



    刑部尚书张靖请陛下治他罪名,结果许清宵写下这十四个字,补回了大魏国运,而刑部尚书张靖恐成最大输家。



    这话要是传开了,他们当真是羞愧无比啊。



    就好像南豫阁序一般,现在只要提到南豫阁序,便能联想到天明书院那几个倒霉蛋,他们还好最起码没人认识,没什么知名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中有数朵祥云,落在许清宵头顶之上,照射一缕缕光芒,滋润许清宵的肉身。



    嘶!嘶!嘶!


    而这十四个字,也悬浮于天穹之上,供大魏京都内的百姓观看。



    这是无上祥瑞,这一朵朵的金色祥云,朝着大魏宫廷聚去,为大魏增加气运。


    这一刻大魏所有权贵真的震惊了了。


    国运受到一丝丝削弱,虽然只是一丝丝,但这代表着的是大魏国运,哪怕是一丝丝,也十分恐怖,是常人无法能够承受的。


    也就是如此,天降祥瑞,国运再次重聚,不但把之前那一丝丝补回了,甚至还增加了一丝丝。

    可如今,许清宵以十四字【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为刑部立言,警示天下,劝人向善,又将今日发生的事情,盖棺定论,可谓是一语三关。



    百姓们明白许清宵这句话的意思,也明白这是为刑部立言,自然拍手叫好,如此一来失去的民心,在这一刻全部回来,而且因为许清宵的到来,更是让百姓更有希望,认为出了个好官。

    刹那间,大魏天穹之上,出现一朵朵祥云,光芒照入刑部之中,整个刑部瞬间变得宏伟而神圣。



    漫天的祥云出现,连绵万里,一束束光芒照耀在大魏京都当中,沐浴在大魏百姓身上。

    第九十九章:千古名言!许清宵为万古妖孽!吏部上下的恐慌! (第2/3页)


    许清宵落下十七字。

    甚至连怎么骂都已经商量好了,还有人更是写好了讨伐文章,将许清宵贬的十恶不赦。



    可没想到的是,许清宵只写了十四个字,将他们所有的文章全部变成废纸一张,甚至有人邀请朋友在家商谈如何如何辱骂许清宵。



    现在全部成了笑话。


    谁也不会想到,许清宵竟然能写出这样的千古名言出来。



    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读书人,更是有些懵。

阅读大魏读书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