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一章:镇国诗!快去守仁学堂请许清宵来!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此一来,这个太平诗会,就更不能去参加了,纯粹浪费时间。



    守仁学堂。

    毕竟眼前的人,乃是大魏万古才子,又是户部侍郎,她一个丫鬟能鼓起勇气将信封交给许清宵,已经很不错了。



    “白衣姑娘?”



    许清宵接过信封,而后点了点头,丫鬟便快速离开了。


    待丫鬟离开,许清宵拆开书信,书信文字秀美优雅,还有淡淡清香味。



    其内容则是致歉。

    他皱眉沉思。



    白衣门相约自己前往桃花庵,而自己应约而去,按理说第一时间就会有人来与自己接头。



    如若担心太过于明显,不敢第一时间碰面,但至少也会给自己一点信号,或者是一点暗示。



    总不可能让自己猜谁是白衣门的人吧?



    如若这个白衣当真是白衣门的人,见到自己应该开门见山,没必要遮遮掩掩。



    浪费彼此的时间。



    可如若这个白衣不是白衣门的人,那谁是?



    柳姑娘?



    不可能,自己与她有很多单独的时间,完全可以直接相告。



    那还是谁?



    王夫吗?



    那更不可能,真是白衣门的人,上来就找自己麻烦?脑子不是有问题?



    许清宵沉思。



    到最后他闭上眼,开始回忆起昨日的一点一滴。



    从进桃花庵,每一个人,每一个画面,都在脑海当中重演。



    突兀间。



    许清宵睁开了眸子。



    “是他!”



    许清宵忽然猜到是谁了。



    一个毫不起眼的家伙。



    有一定可能性。



    “如若真是此人,这个白衣门太脑瘫了。”



    许清宵猜到一个可能性,但也不敢完全保证,只能等下次去桃花庵再说。



    现在没功夫也没时间去。



    将信拿起,许清宵回到房内。



    三大商会的事,必须要尽快想办法解决。



    水车工程,绝不可能因为这三大商会而止步。



    绝不!



    酉时。



    许清宵点燃烛火,再认真看书,不过许清宵一心二用。



    一边看书,一边思索事情。



    也就在此时,几道钟声响起。



    伴随着一道洪亮的声音,传遍大魏京都。



    “太平诗会,开宴。”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京都内烟火冲天,绚丽而美,百姓们望着天穹上的烟花,享受着热闹与短暂繁荣。



    整个离阳宫,也在这一刻彻底热闹起来了。



    无数才子涌入离阳宫内,美酒注池,莺歌燕舞,钟音成乐,有道不尽的繁荣。



    大魏文宫,四大书院的大人物都到齐了,前几日女帝不会出现,最后三日才会出现。



    盛宴开始,众人观看歌舞,饮酒闲聊,随着文宫大儒致辞完毕,一些奇异之人出现,表演幻术,让这番盛宴变得更加璀璨。



    入内的百姓,看的目不转睛,才子们也纷纷叫好。



    直至一个时辰后。



    宴会到了最期待的环节。



    第一日,由大魏文宫出题,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其中,以题作诗亦或作赋,书写文章。



    最终评选出最佳之作,有朝廷奖赏,但对于天下文人来说,最大的奖赏,莫过于在盛宴之上亮相。



    随题而诗,穿插歌舞,以及一些适合大众的猜谜游戏,让盛会显得无比热闹。



    时间流逝。



    直至丑时,整个盛会持续了五个时辰。



    大魏文宫,孙静安取来榜单。



    “太平诗会第一日,十佳文人。”



    “第一名,大魏白鹿书院,赵安之。”



    “第二名,陈国景尘书院,李鹏。”



    “第三名,晋国三河书院,王阳心。”



    随着一个又一个的名字被喊出,上榜者皆显得十分兴奋。



    第一名是大魏才子,倒也说的过去,至少没有丢了颜面。



    不过十佳才子,有七位是他国才子,大魏只占第一第七和第九,这份成绩并不好。



    但好在,第一终归是大魏的才子,不至于丢了颜面,只能说没有达到预期想法。



    十佳才子出列,朝廷给予皇室文房四宝,作为奖励,以及女帝亲笔勤勉之言,算是莫大的荣耀。



    而后伴随着钟声,众人也纷纷退场。



    大部分百姓还是有些流连忘返,毕竟明日他们就来不了了,得换一批人。



    一炷香后。



    离阳宫安静下来了,大魏文宫以及四大书院的大人物还留在殿内,众人的表情并不是特别好看。



    场面很安静,完全没有方才一丝丝热闹。



    “十国,有备而来啊。”



    过了一会,陈正儒的声音响起,打破了寂静。



    此话一说,众人更加沉默。



    因为太平诗会,是天下三大诗会之一,也是大魏主持的诗会,往年来基本上第一天十佳才子,有七位都是大魏才子。



    甚至有几次十个全是大魏才子。



    可今年却只有三位,甚至这排名第一,他们还略微偏袒一二,有人的文才不弱于他,足可以并列第一,但他们还是偏向大魏,如若第一被十国其他才子给夺走了。



    那岂不是成了笑话?



    “不奢求明日有什么好成绩,只希望第一还是我大魏之人,否则的话,就麻烦了。”



    有人开口,是四大书院的院长,神色略显沉重。



    “莫要悲观,即便明日失利,我大魏还没有派出星云出场,若他出场,定能冠盖群雄。”



    孙静安开口,丝毫不在意,认为众人有些想多了。



    “但愿如此。”



    “只是许清宵为何不来参加?”



    对方点了点头,但也好奇,许清宵为何不来参加。



    “哼,民间有传言,他瞧不上太平诗会,此等之人,还有什么好说的?”



    孙静安冷笑道。



    此言一说,陈正儒不由皱眉。



    “孙儒,这只是民间流传罢了,守仁虽有些傲气,但不至于这般,身为大儒,应懂得谣言止于智者。”



    陈正儒略显不悦。



    “是否谣言,还不一定。”



    “当然,或许也有一个可能。”



    “他知晓星云也会来参加,所以不敢争锋罢了。”



    孙静安则冷漠开口。



    说到此处,他直接离开,丝毫不给陈正儒面子。



    陈正儒没有理会,而众人也不多说,纷纷离开。



    数个时辰后。



    离阳宫的太平诗会,已经成为了大魏第一话题了。



    所有参加过的百姓,将太平诗会赞到极致。



    更是引来无数人向往。



    但有一些声音,也随之出现。



    是十国才子的声音。



    “昨日盛会,李兄诗词,明显不亚于赵安之,可大魏文宫为了颜面,偏袒赵安之,这第一有名无实。”



    “虽能理解大魏文宫之举,可这是诗会,应当以诗词为主,为其面子,故意打压李兄,当真是令人厌恶。”



    “我辈读书人,应当实事求是,为了这面子,大魏文宫有些不要脸了。”



    不大不小的声音在京都传开,十国才子并不满意大魏文宫的行为,毕竟他们更加认为李鹏的诗词,胜过赵安之。



    可却屈尊第二,令他们十分不服。



    只是这毕竟是第一日,十国才子也能理解,这番话与朋友之间发发牢骚也就没什么。



    但或许是因为没有注意旁人,引来一些大魏文人注意,当下发生许多争执。



    甚至更是有文人相互对骂,惹来一些关注,后来刑部出面,进行调解,也就将此事按下作罢。



    不可否认的是一点。



    十国才子很不服气。



    直至今日酉时。



    太平诗会第二日开始。



    如昨日一般,先是奏乐舞曲,而后出题作诗,每一个时辰都有相应安排,显得热闹无比。



    十国才子虽有不满,但在盛会之下,还是该吃吃该喝喝该笑笑。



    戌时。



    所有诗词已经收集,以大魏文宫几位大儒为主,四大书院院长为辅,众人也在审阅诗词,而后进行排名划分。



    但今日,又遇到与昨日一模一样的情况。



    第一之争。



    大魏才子的诗词与唐国才子之诗,质量不相上下,如若究其比较,只能从字体来划分。



    但大魏才子的字体,略输一筹,一时之间众人有些沉默。



    按常理来说,自然是定大魏才子为第一。



    可若真要较真,那自然是唐国才子为第一。



    如若太平诗会是在异国举行,他们倒也不会如此纠结,会直接选择唐国。



    可这里是大魏。



    女帝刚刚登基,大魏需要做一些事情,来提升百姓自信,弘扬国威。



    所以参合政治因素,就只能选择大魏才子了。



    “先不急,排名后面的。”



    陈正儒开口,让众人先不要急着选出第一。



    ==========================================



    十分钟内,修改好!!!!!!!!!!!!!!!!!!!!!!!



    十分钟十分钟十分钟!!!!!!!!!!!!!!!!!!!!!!



    ==========================================



    “这许清宵当真是狂妄!我等来大魏参加太平诗会,他竟如此羞辱我等!”



    “不过是作了几首千古名诗罢了,竟这般狂妄?怪不得敢不尊大儒,这等人早晚得自食其果。”



    “太平诗会,宴请天下文人,我等乃是十国名流,不敢说才华横溢,但也读过几年圣人书,不曾想到许清宵这般看不起我等,当真是狂啊。”



    “只有叫错的名,没有叫错的外号,万古狂生!可恨。”



    大魏京都内,一道道声音响起,是十国的大才,也不缺乏大魏读书人在其中。



    许清宵在桃花庵亲口说过,不会参加太平诗会。



    这本是普普通通的一句话,但经过有人添油加醋,一时之间,被曲解成许清宵瞧不起十国大才,从而引发一些争论。



    实际上如许清宵猜想的一般,十国大才不可能不知道是有人曲解他的意思。



    但并不妨碍他们找许清宵麻烦,人们更加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不过狂生也好,羞辱也好,如今许清宵几乎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就如此,翌日。



    八月十五。



    太平诗会于今日开幕,不少学生才子,早已经去了离阳宫,等到时辰,便直接入内。



    大魏京都也彻底热闹起来了,无数人涌入京都内,每一条街道都站满了人,每一家酒楼都被订完了,甚至一间房住四五人,夸张到如此。



    京都的繁荣,显得无比喧闹,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彼此起伏的叫卖声更是层层而起。



    守仁学堂内。



    永平世子有些无奈地看向许清宵。



    “许兄,这太平诗会,乃是天下三大诗会之一,你当真不去吗?”



    “十国大才都去了,每一届的太平诗会,都无比重要,你现在可是代表我们大魏啊,若是你不去的话,只怕难以压住这十国大才。”



    这些日子,永平世子都在家准备太平诗会,属于闭关状态。



    如今诗会要开始了,永平世子也就出来活动活动,却得知许清宵竟然不参加太平诗会,这下子他坐不住了,直接来守仁学堂找许清宵。



    “慕兄,太平诗会对天下读书人来说是盛会,但对我来说,不过是一场聚会罢了。”



    “如今大魏水车工程需要快速落实,愚兄不得不用心对待,此事利于百姓,不可耽误。”



    面对永平世子的劝阻,许清宵以水车工程为由,算是委婉拒绝了。



    “许兄,我知道水车工程很重要,但太平诗会对我等读书人来说也重要啊。”



    “再者,这次十国大才有备而来,陛下刚刚登基,大魏王朝也需要做些事情,如若这次太平诗会被十国才子压住,那大魏可就抬不起头了。”



    永平世子换个角度去劝说。



    可许清宵却有些无奈了。



    “慕兄,大魏才子极多,说实话愚兄虽然有些才华,可还真不敢说是大魏第一才子,你为何如此断定大魏会输呢?”



    许清宵这般说道,他现在真的很忙啊,哪里有时间去参加这个盛会?



    而且一参加就是七天,这不是浪费时间吗?



    “许兄,大魏的确有许多才子,但这一次不同,我父王告诉我,这一届涉及很多事情,十国才子准备了许多,就是为了在太平诗会摘得头冠,据说这后面有突邪王朝和初元王朝的影子,故此他们是奔着抢夺我大魏才气来的。”



    “如若真是如此,那咱们大魏以后可就抬不起头了,许兄,您不能不去啊。”



    慕南平说的有模有样,都扯到了大魏才气上面。



    而许清宵依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要好好想办法应对,三大商会,只怕是来者不善啊。”



    许清宵心中自言。


    可惜,对这帮商人不能直接动刀子,不然的话,许清宵不介意再抄一批人的家。



    绝不留情。


    这又是一个麻烦。


    许清宵回到家中,一名女子正站在学堂之外,手中拿着一封信。


    女子走来,将一封信递给许清宵,神色紧张。

    当见到许清宵时,女子顿时走来。



    “许公子!许公子!奴婢是白衣小姐的丫鬟,这是白衣姑娘让奴婢交给您的信。”

    显然是背后有人支持,同时他们也愿意多要些银两。



    这有够恶心人的。

    第一百三十一章:镇国诗!快去守仁学堂请许清宵来! (第2/3页)


可以提前两日。

    “难道真不是她?”



    “是我误会了?”



    信中内容,完全是向自己致歉,说不知何处惹恼自己,还望自己不要怪罪之言。


    这让许清宵不由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认错人了。



    走进学堂内,许清宵随意找处地方。

阅读大魏读书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