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五章:蓬儒入牢,第二战起,五日内,拿下唐国!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既然他去了天牢,一切都好说,陈大人,继续压制大魏内乱之事,务必要求王朝内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朝廷的声音。”



    “此战想要大胜,绝不能出一点差错。”

    “好!老夫与张尚书,王尚书一同处理内政之事,许大人,辛苦你了。”



    陈正儒点了点头,兵家的事情,有兵部尚书和这么多武将在,尤其是许清宵坐镇,他也不需要担心。



    现在反而是要多多防范内部的矛盾问题,若是被敌人乘虚而入,那就是阴沟里翻船了。


    “陈大人也辛苦了。”



    许清宵朝着陈正儒一拜,而后者摇了摇头。

    陈正儒所言,许清宵心里明白。



    如今大魏的内乱还没有彻底结束,因为藩王蠢蠢欲动。



    别看他们现在不出面,那是因为他们都在等,等待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出来闹事的机会。



    而这个机会,就是大魏军队被拖住,或者是大魏军队吃了败仗。



    一旦时机成熟,保证是各地揭竿而起。



    不过对付藩王,许清宵已经有了良策。



    足可以让各地藩王吃个大亏。



    说了这一次,许清宵要让藩王,文宫,异族国,包括突邪王朝,初元王朝,还有北蛮吃个大亏。



    一个天大的亏。



    当然眼下说这个还有点早,现在要做的,就是围绕第二战。



    随着陈正儒离开后。



    兵部尚书周严走来了,他带着一些情报走来。



    “许大人,射阳侯,广阳侯,临阳侯,已经进行第一次冲锋。”



    “阿木塔,突良并没有派兵出征,而是死守国门,战局焦灼,未能取得良好战果。”



    周严走来,带来的不是好消息,而是一个坏消息。



    行兵打仗,讲究的便是一鼓作气,如若一口气没有占据优势,那么极其容易会被敌人拖住手脚。



    这一刻,安国公等人纷纷围了上来,来到沙盘周围,开始研究地势,脑海当中模拟战场。



    “阿木塔本身山势险峻,他们的国都,更是建立在险峻之地,而且老夫知道,阿木塔国门,偏高,易守难攻,射阳侯未能取得良好战果,也是常理之中的事情。”



    安国公指着沙盘当中的阿木塔国门如此说道。



    “不止如此,阿木塔与突良相邻,他们身后连着四五个部落国家,土地平坦,极好运输兵器粮草,如若在五天内攻不下城。”



    “就要打持久战了。”



    卢国公的声音响起,他道出两国的优势。



    这对大魏来说,的确是个麻烦。



    攻城战最为简单,破了城门,一切好说。



    可攻城战也是最麻烦的,死守城门,本身就占据巨大的优势,你拿命堆可以,但人家不跟你拼啊。



    人家就守在国门当中。



    先消耗你的精锐,你要是退,他们换人守。



    你要是真打开了国门,那也不怕,里面的战士都磨好刀等你。



    尤其是许清宵杀降,大家心态已经彻底放平了。



    反正投降也是死,不投降也是死。



    不如跟你拼命。



    望着沙盘,许清宵微微皱眉。



    过了一会,许清宵开口道。



    “传军令!焚烧天旨,让射阳侯鸣金收兵,调整状态,翌日冲锋。”



    许清宵传达军令。



    鸣金收兵。



    此话一说,众人没有说什么了,鸣金收兵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对第二场战役来说,这是一个不好的开端。



    第二军距离大魏太远了。



    重要信息,必须要焚烧天旨传达信息。



    天旨制造极为麻烦,大魏皇宫也没有太多,第一军带了一百封,第二军带了三百封,第三军也是三百封。



    不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一般还是让信使来传递。



    不多时,兵部尚书周严拟写天旨,随后焚烧。



    而数万里之外。



    正在厮杀的麒麟军,突然之间,听到了鸣金之声。



    “撤!撤!撤!”



    “鸣金收兵!鸣金收兵!”



    “回去!全部回去!”



    随着各种呼喊声响起,将士们纷纷朝着营地逃离。



    阿木塔国门城上,依旧伴随着各种箭雨,对于阿木塔军队来说,他们不会错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



    不过等待三十万大军基本上撤离后,阿木塔族军人这才放下手中弓箭,发出刺耳无比的笑声。



    “哈哈哈哈!这就是堂堂上国之上的军队?真是可笑!”



    “一个个跑的比兔子还快,还麒麟军?当真丢人。”



    “我还以为他们如何勇猛?也不过如此。”



    “真是可笑,当真是笑话啊。”



    “麒麟军?大魏的士兵,就是这般的无能吗?”



    他们站在城口大声笑道,其声音穿透十里,传入了麒麟军耳中。



    一时之间,麒麟军各种憋屈难受。



    他们憋屈难受,不是因为辱骂,而是这帮人小人得志。



    攻城之战,本身就是攻城者劣势,如若正面冲刺,他们何惧之?



    仗着自己守城优势,以为是自己英勇?不过是一群缩头乌龟罢了。



    可气归气,第一次冲锋,的确没有占据任何优势,反而死伤不少。



    另一处,临阳侯带着三十万大军从左翼回归,因为没有到他们出手的时候。



    剩下的二十万大军,是去攻突良国了,现在所有大军回归,准备第二次冲锋。



    这一次,阿木塔国门,主要冲锋的是他们三十万大军。



    三十万大军,没有攻破国门,不能说麒麟军不行,只能说对方准备的太充足了。



    宣战之时就已经准备了七天,后来因为许清宵的杀降以及夜袭,以致于阿木塔和突良国,准备的太充足了。



    攻城战,要么靠人多拼命,要么就是靠智谋,不然的话,以少胜多很正常。



    三万对三十万赢了,也不是什么奇迹。



    大部分老兵都懂这个道理。



    第一次冲锋,只是试探性。



    一个时辰后,大魏第二军大营内。



    大部分将士在扎营,少部分将士则是在做饭,亦或者善后伤员。



    而主营内。



    三十多位将军聚集,每个人脸色都不太好看。



    射阳侯坐在主位上,广阳侯和临阳侯则坐在左右,三位侯爷到还好,稳得住心态。



    “报!”



    “将军,这次阿木塔冲锋,我军死七千人,重伤一万二,轻伤三万五千人。”



    随着一道报令响起。



    广阳侯和临阳侯的脸色这才变了。



    七千人死。



    重伤一万二?



    轻伤这个不算,随便敷点药明天就好了。



    重点是这个死伤问题。



    一万二的重伤,不出意外的话,至少有三成活不过七天。



    也就是说第一次冲锋,死了一万人。



    这代价还真是大啊。



    “这帮异族,真他娘的该死。”



    广阳侯起身,大声怒骂。



    死伤如此惨烈,还没有攻开城门,甚至连一点进程都没有,这如何不让他大怒?



    “信武侯两万人夺取蕃国国都,我等死了一万人,连城门都没有打开,按照这个进程,不死十万战士,只怕打不开阿木塔国门。”



    临阳侯没有大怒,而是说出自己的预测。



    十万开国门。



    即便是赢了,也是惨胜。



    而且后面还有不少国家等着自己去打。



    大魏的士兵,就只有这么多了,这一次几乎是抽出一半的兵力出来。



    假设付出所有将士生命,击溃诸国,也是血亏。



    “射阳侯,按我的意思,九十万大军,直接总攻,数量压制,九十万大军拼杀,不信打不开他们的国门。”



    “只要能进国门,一切好说,总比这样要好,这样冲锋,只是徒增伤亡。”



    广阳侯开口,他希望通过数量碾压的方式,打开敌国大门。



    最起码,比这样要好一万倍。



    只是他的提议,瞬间被广阳侯给否决了。



    “九十万大军,总攻阿木塔国门,我等至少要付出十万将士代价!”



    “攻破国门之后,又能如何?突良国必然会给予支援,各国也会援助兵马,到时候我等想退都退不了。”



    “极有可能被活活耗死在阿木塔国内。”



    “如若这般,九十万大军全部战死,对大魏来说,是天大的噩耗。”



    “大魏江山,必会因此付出天大的代价,你糊涂了吗?”



    射阳侯直接否决。



    九十万人总攻?



    这是什么场景?密密麻麻全是人,人家直接用投石器,各种大型战器,随便一砸,就是几百人的阵亡。



    一个时辰,就是数万的伤亡。



    只要坚持三四个时辰,你打开了国门又能如何?



    进去以后,你熟悉环境吗?只怕就是等着别人杀吧。



    当然九十万大军,的确可以将阿木塔所有将士血洗一遍,但要记住,大魏现在是对百国宣战,可不是对一个阿木塔宣战。



    要是对一个阿木塔宣战。



    九十万大军来临,阿木塔就要投降了。



    所以这种不理智的提议,他当场否决。



    “射阳侯,广阳侯只是一时气愤。”



    “眼下,总攻肯定是不行的,但若是这样打持久战,对大魏也不利。”



    “守仁兄弟说,五天内拿下阿木塔,只怕有点难啊。”



    临阳侯打个合场,广阳侯明显就是有些气坏了,糊涂了一下,肯定不是这个意思。



    “先不管,传令三军,休好生息,明日再集结冲锋,不过再加十万人入场,鏖战三个时辰,三个时辰若还未攻破国门,鸣金收兵。”



    射阳侯下达军令。



    不管如何,上面没有给明确的指示下,他就要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这话说出,许清宵跟着点了点头。



    是啊,蓬儒这般心甘情愿,他还真是觉得有问题啊。


    “只是一时之间,老夫想不到蓬儒想做什么。”



    陈正儒平静说道。


    “先不管他了。”


    许清宵也想不出来,最起码现在是想不出来,蓬儒到底想要做什么。


    那到底是为什么?许清宵也没有时间去想,只能先放在一边,先处理战事。

    心甘情愿去天牢?



    畏惧权势?这不可能。

    “很难说。”



    “蓬儒绝不可能这般心甘情愿地答应。”

    第一百七十五章:蓬儒入牢,第二战起,五日内,拿下唐国! (第2/3页)


疑。

    “许大人,藩王之事,还是要多多考虑,他们不可能不出来的,这对他们来说,是千载难逢之时。”



    “老夫先去派人调查,有任何结果,再来找你。”



    陈正儒离开了,不过临走之前,还是提醒许清宵一番,要注意藩王。


    读书人的事情,已经被压制下来了,蓬儒都进了天牢,不稳定因素控制下来,接下来就是各地藩王的事情。



    如若不压制各地藩王的话,那就麻烦了。

阅读大魏读书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