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七章:统一中州的国策!大魏国策显!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服气是吧?不服气行啊,等什么时候大魏又遇到危险的时候,你也来指挥一次。



    当然这个时候,你也必须要完成几个成就。

    【著书大儒】



    但凡缺一个条件都不行,达不到以上所有条件,无法激活副本。



    所以女帝的这一个行为,几乎是将许清宵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仅是地位上给予了许清宵侯爵之位。


    更主要的是,女帝已经站队了,在文宫和许清宵面前,女帝选择了许清宵。



    这对文宫的打击极大。

    如若说这一次,大魏是最大赢家的话,那么许清宵则是第二赢家。



    封侯拜相,心学正统。



    这.......当真是无穷好处。



    人们震撼,口口相传,大魏读书人们更是第一时间收集许清宵的名言名句。



    守仁学堂更是差一点被挤破门了,都是来入学的。



    可这一切的一切,都与许清宵没有任何关系。



    长达接近一个月的时间。



    许清宵都在研究五个方针,策论写满了数百张。



    确定目标,发展目标,实现目标。



    策论主题就是这个。



    仅仅只是初稿,许清宵到现在都没有写完,因为要写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一直又过了十天,武昌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距离许清宵册封大殿还有最后五天。



    这段时间来,大魏安静了许多,附属国的战争已经结束了一个月之余,整个大魏这段时间忙着的事情,就是清算利润。



    从附属国拿来的各种战利品,以及各种好处,包括山脉土地,以及一些重要资源,这些都需要认真清算,纳入大魏国库之中。



    而就在这一日。



    卯时。



    许清宵总算将笔放下来了。



    呼!



    长长吐出一口白雾,这数个月来,除了吃饭睡觉之外,许清宵全身心地都是在写大魏未来五个方针。



    而眼下,也彻彻底底确定了这五个方针。



    很快,将策论草稿全部整理一份,许清宵带着厚厚一叠的稿子,走出了学堂。



    已是卯时,天穹依旧昏沉,寒冬将至,冷风刺骨,将一些落叶卷起。



    身为七品武者,许清宵自然不畏寒冷。



    他依旧是穿着一身素衣,朝着大魏皇宫走去。



    计划写好了,就是要与陛下商谈,这些事情能早一天落实,最好早一天落实。



    人懒一天,无非是少些银两。



    但对国家来说,任何一件事情都会影响无数百姓。



    走在熟悉的街道上。



    一切都显得无比安静。



    除了少许人家已经醒来掌灯,大部分百姓还在睡梦之中。



    天色昏暗,寒风刺骨。



    大魏宫廷已经烧起了地龙,而宫廷之外,也有一条地龙官道,为文臣大儒们驱寒取暖。



    两旁的将士更是拿着火把,照亮官道。



    而随着许清宵的出现,两旁的将士顿时露出惊讶之色,纷纷朝着许清宵开口道。



    “我等见过许侯爷。”



    他们开口,是由心的喊了一声,正常来说这些守备军无需行礼,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即可。



    可许清宵,如今不仅仅只是侯爵这么简单,附属国之战,许清宵在军中的威望,得到了巨大提升。



    这些将士们,都知道了许清宵铁血手段,攻城略地,杀降屠城,仁不仁道他们不知道,他们知道的是,许清宵尊重将士,认可将士。



    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的读书人,对于那些没有骨气没有血性的读书人来说,他们更加喜欢许清宵这种人。



    所以当看到许清宵出现后,守备军们纷纷开口,朝着许清宵一拜,这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诸位将士客气了。”



    许清宵微微一笑,朝着两旁守备军点了点头,随后快步朝着宫廷外走去。



    而此时。



    文武百官来的不多,六部尚书和几位国公来的最早。



    原本正在闲谈什么,可忽然看到许清宵的身影,一时之间,所有人的目光全部落在了许清宵身上。



    “守仁,你怎么来了?”



    “啧啧,罕见啊,罕见啊。”



    “守仁今日怎么来啊?”



    “哈哈哈哈,守仁,老夫刚刚还提到了,没想到你居然来了,守仁,你今日来是做什么啊?”



    当看到许清宵出现,众人纷纷出声,安国公更是笑声爽朗,而六部尚书们也是充满着好奇。



    陈正儒更是目光好奇,落在许清宵手中的宣纸上。



    “守仁,你这数个月,在做什么?”



    陈正儒开口询问道。



    此话一说,众人的目光纷纷落在许清宵手中。



    “守仁,先别说,让老夫猜一猜,是新的赚钱计划吗?”



    顾言跟着开口,望着这厚厚一叠宣纸,不由显得十分激动。



    “顾尚书,你这么满眼都是钱啊,你就不能说点其他的吗?守仁,老夫也猜猜,这应该是新工器吧?”



    “用这么多宣纸,肯定不是简单的东西,应该是图纸一类,对吧?”



    工部尚书李彦龙开口,眼神之中也充满着期待之色。



    “你们都想错了,依老夫看,这应该是北伐策,对不对?守仁。”



    安国公也开口了。



    众人对许清宵手中的宣纸,实在是充满着期待,十分好奇啊。



    听着众人这般说道,许清宵苦笑一声道。



    “下官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东西,准确点来说,是大魏未来的发展计划吧。”



    许清宵有些苦笑道。



    当下,六部尚书和两位国公直接露出惊色了。



    “大魏未来的发展?”



    陈正儒第一时间想要观看,只是被顾言抢先一步了,但安国公眼疾手快,拦住了两人。



    “两位尚书,这守仁今日拿过来,就是要呈现给陛下的,待会上朝什么都知道了,何必现在争抢。”



    “万一搞坏了,或者弄散了,回头上朝还需要重新整理,麻烦不麻烦啊。”



    安国公开口,有些没好气。



    两位尚书到不觉得什么,反倒是礼部尚书王新志开口。



    “守仁,你当真是咱们大魏的珍宝啊,这几日我等天天就是在商议大魏发展之事。”



    “你应该还不知道清楚吧。”



    “附属国战乱,大魏国库增至三百万万两白银,其中战刀,战甲,战马,各种好处不计其数,姑且计算一番,千万万两白银都有了。”



    “这回咱们大魏实实在在有银子了,可顾言这个吝啬鬼,死活不拿出银子出来,按理说大魏国库有了银子,应当改善国体吧?”



    “让他发点银子当赏银,死活不肯,三百万万两白银,别说一万万两白银了,就算是一千万两白银,他死活不拿出来。”



    “非要说大魏要发展,大魏要发展,可问他怎么个发展之法,又说不出来,守仁,你评评理,顾尚书是不是有问题?”



    王新志开口,他有些气不过了。



    自从战利品清算完毕后,整个大魏都很开心,文武百官也极其开心,大魏有钱了,不管对谁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而六部本以为总算是可以过几天好日子了,却不曾想到,顾言依旧我行我素,不管谁找他拿银子,他死活就不拿出来。



    以前没钱,大家可以理解,现在有钱,大家发现顾言这老王八蛋,是真的抠门。



    吏部,刑部,工部,兵部就不说,他礼部总要给点银子吧?许清宵的册封大殿,各个侯爷再加上国公,以及大魏战胜后,你总要搞点事吧?



    他跟女帝也商谈过,修缮一下皇宫不过分吧?现在国威都扬了,你要是再不修缮修缮皇宫,等过几年,人家再来大魏,发现就这?



    这不丢人现眼吗?



    王新志话一说出来,众官纷纷点头,哪怕是陈正儒也不由点了点头。



    这话没毛病啊,顾言抠到了极致。



    愣是一毛不拔,没钱不给,有钱更不给,让这种人掌财,好是好,但就是气人啊。



    可这话一说,顾言忍不住开口了。



    “哼,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别看国库有这么多银子,真算起来的话,架得住几年折腾?”



    “此番大战,军事抚恤金要不要给?犒赏三军是不是钱?大魏还需要发展,哪里有那么多钱给你们折腾。”



    “守仁,老夫可是把钱死死守着了,就是留给你安排的,老夫没什么别的本事,赚不到钱,但能给你留得住钱。”



    顾言不在乎众人如何说他。



    反正银子这玩意,他必须要留着,不是他穷怕了,是大魏穷怕了,好不容易有了银子,那么更应该珍惜,要忆苦思甜。



    看着众尚书吵起来了,许清宵连忙打个圆场。



    “诸公,就莫要争吵了。”



    “下官这些日子,其实也是在思考这事,等上朝后,我们在慢慢商议,如何?”



    许清宵出面打圆场,百官倒也没说什么了,谁的面子都可以不给,但许清宵的面子,他们必须要给。



    这银子毕竟是许清宵赚来的。



    “行,老夫给守仁一个面子。”



    “守仁,要是别人说这话,老夫理都不理,你说这话,老夫认了。”



    众人开口,也算是答应下来了。



    就如此。



    大约过了两刻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如果对比第二个的话,这个也不算什么。



    大魏尊心学,纳入科举考核之中,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说,以后天下读书人,想要当官,就必须要读心学之书。


    未来大魏权贵,必有一个许家。



    世世代代不作废不替换的爵位,只要大魏不灭,这个爵位就一直继承着。


    不读是吧?不读万一就考心学,你一窍不通,那你可以回家了。


    【文武统一】


    【立言为民】

    【帝王信任】



    【民意如龙】

    世袭罔替,代表着许清宵的爵位,可以世世代代无限继承,当今哪怕是九位国公,也只有三位是世袭罔替。



    许清宵如此年轻,成为平乱侯不说,而且直接是世袭罔替的侯位。

    第一百八十七章:统一中州的国策!大魏国策显! (第2/3页)


怖的地方啊。

    天下读书人读书为了什么?心中正义?天下苍生?不管是为了什么,有几个不想当官?即便是再不想当官,想要为天下苍生谋福对不对?



    那你也得当官啊,在其位谋其职,你当不了官,你怎么给天下百姓谋福?



    可当官的要求之一,就必须要潜心学习心学,可以说光是这一点,不出半年,许清宵必可踏入天地大儒之境。


    封圣也近在咫尺了。



    这就是大魏震惊的原因了。

阅读大魏读书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