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九十九章:让你见一见,一品武者的强大!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下,也不容吴铭多说了,许清宵已经快步朝着户部走去,甚至加快了步伐,不愿意与自己交谈。



    这下子,吴铭是真的有些懵圈了。

    就如此。



    吴铭的身影消失在了原地。



    而几乎是一瞬间,许清宵察觉到压力消失,当下不由长长吐出一口气。


    步伐也逐渐慢下来了一些。



    可眼神当中,却充满着好奇与惊讶。

    一品武者,面见皇帝无需行礼,与帝王平起平坐,不过一品武者都不会贪图皇位,这是天地自然规矩,成为了一品后,拥有武者气运。



    而武者气运,则不能与帝运融合,否则对自己会有反噬。



    所以永远不用怀疑一品武者会造反,当然对方可以选择辅佐另外一人,继承皇位,这个是可以的。



    许清宵没想到的是,自己竟然遇到了一位一品武者,而且对方也盯上了自己。



    虽然第一目的,是想要收自己为徒,可许清宵就是有些抗拒啊。



    在一位一品武者的眼皮子底下修炼异术?这不是找死吗?



    别回头大魏文宫查了半天,查不出自己修练异术,自己引来一位一品武者,被人家查出来了,那就尴尬了。



    到时候不想死也得死啊。



    尤其是大魏的一品武者,每年都是在镇压魔窟,将最美好的时光,全部奉献给了魔气,要得知自己修练异术,估计人家当场翻脸,一刀劈死自己。



    所以。



    无论如何,绝对不能碰之。



    一定不能碰。



    这是许清宵的内心想法。



    不多时。



    许清宵也来到了户部。



    “许侯爷,顾尚书在房内等您许久了。”



    户部外的侍卫,看到许清宵来后,当下恭恭敬敬走上前来道。



    “好。”



    许清宵点了点头,随后快速走进户部尚书房中。



    此时,户部尚书顾言,还有户部左右侍郎都坐在当中,三个人手中拿着一份份卷宗,喜上眉梢,笑的有些痴。



    “顾尚书。”



    推开房门,许清宵朝着顾言作礼。



    “许侯爷来了。”



    “许侯爷安康。”



    左右侍郎见到许清宵后,立刻起身作礼,许清宵职位上是与两人平级,虽然都是侍郎,可许清宵如今册封侯爷,自然不能以平级相处。



    但顾言不一样,他是六部尚书,非太正式的场合,也不需要喊许清宵侯爷,那样反倒是生疏了。



    “守仁,你可算是来了。”



    “来来来,你看看,这是平望郡的粮产卷宗。”



    “哈哈哈哈,平望郡,十府之地,最贫苦的常春府,今年第一季,足足有一百二十万石粮食啊,这简直是大丰收,大丰收啊,比去年足足多了接近四倍有余啊。”



    顾言激动无比道。



    他兴奋的拿出一份卷宗,递给许清宵看。



    平望郡,常春府乃是平望郡最穷最苦的地方,往年一个季度也就是生产三十万担粮食,这些粮食得上交四成,而各地保留一成,只上交三成也就是九万担左右的粮食过来。



    常春府比较穷苦,虽然叫府,但实际上还比不过一些大点的县城。



    现在如此穷苦之人,粮食翻了四倍,可想而知,水车工程带来的好处有多恐怖?



    这四倍粮食是什么概念?女帝已经免除三年粮税了,那么这些百姓们多了四倍的收成,换成钱财,完全可以改善一下生活了。



    不说买新衣,最起码吃饱喝足没问题吧?改善下伙食是完全没问题的。



    顾言开心,并不是在意能收多少税上来,而是他透过这个数据,已经看到了百姓们的生活质量了。



    “平望郡整体收成,三倍多两成,不过粮田多了两倍,总体来说还不错。”



    许清宵看了一眼数据,收成是多了,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大量的荒田变成了粮田,因为解决了水源的情况下,自然而然不少荒田可以重新启用了。



    田一多,收成自然增长。



    这个属于多劳多得,是一件好事,但对许清宵来说,算是预料之内的事情。



    “守仁,目前有七郡上交粮产卷宗,老夫算了一下,而后折算一番,今年大魏第一季度粮产收成,应当是比往年多三倍左右,上下浮动不会超过两成。”



    “换句话来说,若不免除国税,应当能收到三万万两白银,其生产大约是八万万两白银的粮食。”



    “稳定五年,大魏就不会有饿肚之人了。”



    顾言有些振奋道。



    他通过七郡之地的卷宗,进行核算,有减有加,确定今年大魏粮产应当价值八万万两左右。



    因为免除了国税,那么这八万万两便全是百姓的了。



    持续五年,将彻底解决温饱问题。



    而许清宵摇了摇头道。



    “无需五年,快则两年,慢则三年,大魏粮食足可以彻底内供,而且百姓们手头上也会有些余钱。”



    许清宵给予回答,顾言还是有些保守了。



    五年太长了。



    两年或者三年差不多了。



    “当真有这么快?”



    顾言咽了口唾沫,五年也不是保守,而是一个比较好的预期,可没想到许清宵竟然说快则两年,慢则三年,大魏就能彻底内供,百姓们不但能吃饱喝足,手头上还会有点余钱?



    这就有些.......不可思议吧。



    “顾大人,您想想看,眼下第一季粮产结果出现之后,已经清算完毕的百姓,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许清宵问道。



    “应该会开心吧?”



    顾言回答道。



    “不,不是开心,而是笑得睡不着。”



    “比较不错的地方,四五倍的收成,当然因为加入了不少流民,再加上比较一般的地方两倍的收成,综合下来就是三倍左右的收成。”



    “一口气多了三倍收成,并且还不需要交国税,只需要缴纳一些当地赋税即可,连半成都没有。”



    “这对他们来说,今年这一季的粮产收入比去年第一季粮产收入,足足翻了七倍。”



    “七倍啊。”



    “他们能不笑醒?大魏稻谷种子,一年两季,一口气赚了三年半的收成,是您,您还睡得着?”



    “如此一来的话,这些百姓们将会到处去宣传,也会置办许多新物件,改善伙食也好,置办也罢,所做的一切,都被街坊邻居看在眼里。”



    “那些还没有务农的人,心里急不急?只怕第二天就要去开荒田地,赚取银两了。”



    “再者陛下答应免税后,各地百姓也已经积极响应,纷纷开荒,所以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会进行一次爆发式的增长。”



    “换句话来说,明年上半年,大魏将无荒田可用,而常春府,绝对不止是一百二十万担粮食,至少是五百万担以上。”



    许清宵认真分析。



    一番话说的头头是道,两位侍郎也听得津津有味,并且连连称赞。



    的确。



    现在大部分百姓的的确确在务农,只是吧,还有不少百姓没有去务农,做点小生意也好,或者是折腾点有的没的事也好。



    倒不是不想种田,无非就是种田赚不了几个钱啊,又不是地主家,大部分都是老老实实耕种,赚点温饱罢了。



    可现在朝廷免税三年,外加上有水车,解决水源问题,荒田一家人一人一亩,你要是有钱还可以购买,当然价格肯定不便宜。



    毕竟大魏给百姓发田,是为了提高生产力,又不是为了让商人囤积赚银。



    所以,种田的收入,一下子翻了这么多倍,少一点的四五倍,多一点的甚至八九倍,谁不眼红?



    如此一来,只怕都要急着去耕种了。



    大魏不缺水源,无非是距离问题罢了,许清宵的水车,解决了这个问题,自然而然,荒田就得到了重新利用。



    甚至如若发展到后面,大魏无荒田可用,那就建造超级水车,请仙道弟子来建造,直达千里,把一些旱地,全部给整上来。



    到那个时候,大魏就彻彻底底不缺粮了。



    当然这个计划肯定是以后的事情。



    “守仁,你当真是聪明绝顶啊。”



    顾言忍不住感慨一声。



    但很快,顾言想了想,立刻开口道。



    “如若按照守仁你所说,眼下应当加紧预备荒田之事。”



    “户部得发诏令下去,不再免费提供荒田,一个月后将停止无偿提供荒田,这样一来,反倒是能让不少壮丁回去领取荒田。”



    “而后,再让人督查,但凡发现领田不耕者,没收粮田。”



    “还有,粮食问题,大魏需要囤粮了,这一次百姓们种出这么多粮食,高兴归高兴,可这粮价必然会被一些奸商联手打压下去。”



    “老夫要给大魏商会下个命令,要监管其价,不能太低,同时大魏各地也要收购粮食,存储起来,差不多四成左右,以备不时之需,所有银两,从国库支出。”



    “也算是一举多得。”



    顾言出声,他通过许清宵所说,立刻制定了好几个计划。



    每一个计划都很不错。



    姜,还是老的辣啊。



    以退为进,让闲散在各县各府各郡的壮丁赶紧回家生产粮食,毕竟荒田免费领取摆在那里,大部分百姓是喜欢占便宜的。



    可问题是,有些年轻人跑去其他府郡闯荡,半天半天闯荡不出来,又怕回去丢脸,再者回家也没什么奔头,所以死活不回去,宁可在外面睡桥洞,也不回去耕种。



    家里人也懒得管。



    如今顾言这一招限时令一放,再加上百姓们现在大丰收,只怕这帮在外流浪的壮丁,估计要得回家了。



    然后再去收粮,稳定粮食价格,肯定要比之前低,毕竟粮食多了,自然价格要便宜了,当然低不能太低,不然百姓也不乐意。



    再防止商人在其中搞事,顾言做的滴水不漏,的的确确让许清宵心中不禁感慨。



    “顾大人英明。”



    许清宵开口,由心感慨道。



    “守仁,若是别人夸老夫一句,老夫倒也承了,你夸我,老夫可没脸承。”



    “行了,今日喊你过来,就是想让你看看效果如何,不过看你样子,感觉你已经预料到了,反倒是老夫有些没见过世面样子。”



    “就不打扰你了,你回去好好休息吧。”



    顾言开口。



    他喊许清宵过来,就是为了一起开心开心,就没想到许清宵完全一副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方越是这样,他越是相信啊,可越是相信,许清宵就越不可能答应,必须要赶紧开溜。



    被一位一品武者盯上了,早晚得出大事。


    “国家大事,胜过晚辈之事,再者,晚辈不喜欢习武。”



    许清宵出声。


    哪怕知道有好处,许清宵也不敢答应啊。


    “不行,得找陛下一趟了,我一定要将许清宵收为弟子。”


    他还是认为,许清宵压根就不信他,所以他打算前去皇宫,找女帝好好谈一谈。

    “无瑕之体啊,大魏第三位一品武者,这等好苗子,要是被那个老家伙抢走了,那以后岂不是得被他笑话死。”



    吴铭没有继续骚扰许清宵了。

    “前辈。”



    “许某相信,许某相信您是一品啊,只是户部当真有重要之事等待着晚辈去处理。”

    第一百九十九章:让你见一见,一品武者的强大! (第2/3页)


道。

    一品。



    这是比泰山还要沉重的词,意义太大了,一品武者的实力到底有多强,许清宵没有任何感觉,但通过许多言论以及形容。



    许清宵大概知道,任何事情,只要当一品出面以后,那么这些事情就不是事了。


    可以说,一品是各个巨无霸势力最后的一张底牌,动用到了一品,就意味着最终决战。



    大魏王朝,最强的底蕴,不是经济体系,也不是五大兵营,就是有两位一品武者。

阅读大魏读书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