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零六章:科举之日,强国试题,大才显,闹事了?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许清宵又加了一句,不过他不是吩咐的口气,而是提议。



    “这个吏部已经着手处理了。”

    许清宵给予回答,同时也有些好奇,不知道陈正儒好端端询问这个作甚?



    “明白了,守仁,待科举结束后,你应当快点去大魏文宫,认真阅看圣人手册。”



    “这东西价值不凡,尤其对现在的你来说,更是意义非凡,有成圣的契机。”


    “大魏文宫随时可能会脱离,一旦脱离了,想来这些东西他们也会带走。”



    陈正儒出声,提醒许清宵等科举结束之后,去大魏文宫看一看圣册,毕竟许清宵的下一步,就是成圣了。

    听到许清宵之言,陈正儒稍稍沉默,看到陈正儒沉默了,许清宵立刻出声道。



    “如若不好说的话,也无妨。”



    许清宵开口,毕竟陈正儒终究是大魏文宫的人,有些事情不说,也实属正常。



    只是陈正儒摇了摇头道。



    “守仁,你想多了。”



    “此事也没有什么好说不好说,老夫虽然是文宫大儒,可自从老夫立言之后,大魏文宫就已经将老夫边缘化了。”



    陈正儒给予回答,他并不是不好说,而是在思考。



    这话一说,许清宵相信,君子立言,代表着自己的立心,陈正儒立言,是大魏国泰民安,但也正是因为这个立言,陈正儒才能成为丞相。



    大魏的丞相。



    否则的话,文武百官当中,凭什么陈正儒能成为大魏丞相?若说手段,百官当中比陈正儒手段要强的难道没有?若说地位,大魏文宫难道就没有大儒了?



    说来说去,陈正儒之所以是最佳人选,是因为陈正儒既不是皇帝这方的,也不是百官这一方,更不是大魏文宫这一方,他站在大魏王朝这一方。



    许清宵心念大魏百姓,天下苍生,而陈正儒心念的是国家,自然他能成为丞相,但同样的女帝防着他,大魏文宫防着他,百官也防着他。



    也就许清宵可以不用防着他,因为理论上两人的理念一致,算是志同道合。



    “不过,大魏文宫虽然将老夫驱逐在外,但老夫在大魏文宫内,还是有很多消息瞒不过老夫的。”



    “大魏文宫这一次是铁了心要脱离,到时候真正能留下来的人,抛开别有用心,剩下不超过五位大儒,至于天地大儒,只怕就只有荀儒一个了。”



    陈正儒给予回答,这是他的猜想。



    “不超过五个大儒,天地大儒只剩下荀儒。”



    这个消息让许清宵有些沉默,大魏文宫内,大儒也不多,平常来说三四十位大儒,毕竟大部分的大儒,都是分散在天下,传道受业也好。



    感悟人生也罢,不可能一直待在大魏文宫,除了每年的一些节日会来,亦或者是大典之日,基本上也就是这个数量。



    但陈正儒的意思很明确,大魏文宫要是离开,那么这些大儒就更不会回来了。



    或许偶尔会回来探亲,但也只是探亲,与大魏王朝注定渐行渐远。



    “有一品在,他们还会脱离吗?”



    许清宵继续问道。



    可此话一说,陈正儒不由长长叹了口气道。



    “正是因为有一品出面了,大魏文宫只怕更快脱离。”



    “守仁,大魏文宫脱离的事情,已经成了定局,谁来了也没用,你师父有能力去杀,可光靠杀能解决问题吗?”



    “再者,守仁,你一定要劝说你师父,不是不可以杀,而是杀的越多,对你师父来说,也有大麻烦。”



    “一品杀儒,不会遭受天地惩罚,但人世间的阳力减少,阴力增加,用佛家的话来说,阴力滋生出来的妖魔,为祸人间,这些灾祸业力,都会算到你师父头上。”



    “但真正可怕的不是这个,而是读书人的心气,用武力镇压不是不行,只是单纯用武力镇压,到最后一定会走到一个不可逆转的局势。”



    “朱圣一脉,为何能成为天下读书人之首,是有原因的,绝对不是表面看起来如此简单。”



    “那日,一品前辈羞辱半圣,更是让文宫染血,守仁,你当真不会以为文宫没有手段抵抗?”



    “一品前辈是在试探,老夫甚至认为,这位前辈也没有想到文宫会不抵抗。”



    “可越是不抵抗,意味着大魏文宫脱离的决心越大,而且大魏文宫图谋的事情,也越恐怖。”



    “或许,当真会酿出天大的灾祸来啊。”



    陈正儒给予回答,告诉了许清宵一个真相,当日吴铭使得文宫染血,虽然霸气,也虽然令人感到畅快,也显得文宫无能。



    可实际上并非是文宫无能,只是文宫不想因为这件事情,而真正动用大杀器。



    “一品天威之下,文宫还有什么大杀器?”



    许清宵有些不解了,一品的实力,毁天灭地,文宫还有什么大杀器?



    “天下读书人之力。”



    “胜过一切。”



    “这是伟力,配合圣意,再配合文宫圣器,一品来了,也能无惧,守仁,你自己想想啊,古往今来,一品武者穷出不断,至少一个时代总会有一些。”



    “可圣人一个时代出现过一个吗?五百年前,是朱圣,你可知朱圣之前的圣人,相隔了多长时间吗?整整八千年啊,八千五百年前人族第四位圣人诞生。”



    “八千年后,也就是五百年前,人族第五位圣人诞生,你认为儒道会不强吗?”



    “只是儒道的强大,并非呈现在个人身上,而是在天下读书人身上。”



    “一品前辈杀几个天地大儒,十几个大儒,不会有什么影响,可如若他将文宫所有读书人全部杀光,你觉得会没有影响吗?”



    “只是这些影响他能承受得住罢了,但杀光了大魏文宫的读书人,难道朱圣一脉就没有其他读书人了吗?”



    陈正儒一番话,说出了事实。



    许清宵其实心里也清楚,大魏文宫不可能这么无能的,而且文圣也绝对不可能那么弱的,动辄几百年上千年才有可能出一位的圣人。



    凌驾一切体系之上的文圣,怎可能那么简单,当然吴铭也没有说错,因为按照战斗能力,圣人的确不如他。



    无非是,能杀和不能杀,以及杀的了和杀不了罢了。



    “他们隐忍,宁可文宫染血,也不出手制止,为的就是想要让大魏文宫脱离.......,这帮人当真是意志坚定啊。”



    许清宵不免有些感慨,如此说道。



    “不。”



    “不是意志坚定,而是利益太大了,守仁,你师父应当与你说过大魏文宫脱离的真正目的吧?”



    陈正儒问道。



    “恩,说过。”



    许清宵点了点头。



    “成圣,是天下读书人的梦想,而大魏文宫的目的,不仅仅只是造圣这么简单,而是造就无上圣人。”



    “如若成功了,儒道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至于是什么改变,老夫也不清楚,但隐约听到的消息就是,从此以后,儒道将会是真正第一体系,任何体系都比不过儒道。”



    “用他们的意思来形容,未来的儒道,会出现十品读书人,斩九品武者的现象。”



    陈正儒这般说道。



    此话一说,许清宵不由出声。



    “唇枪舌剑?诗词杀敌?”



    许清宵几乎是脱口而出。



    只是此话一说,陈正儒微微皱眉,思索一番后,给予回答。



    “不清楚,有可能,不过也不太可能,应当是借助天地之力吧。”



    “什么手段不重要,真正重要的目的,大魏文宫若是成功,将会造出一尊文圣,三尊亚圣,十尊半圣,至于天地大儒和大儒有多少,可想而知。”



    “如此一来的话,守仁,你觉得天下读书人会不会更加誓死跟随大魏文宫?”



    陈正儒也不清楚儒道未来的变化是什么,但这些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大魏文宫的决心。



    “一尊文圣,三尊亚圣,十尊半圣?这不可能!”



    许清宵直接否决了,倒不是说瞧不起大魏文宫,而是一口气能造出这么多圣人来,那未来五百年,儒道岂不是无敌?



    “的确不可能。”



    “可正是因为这般的不可能,所以他们才会有些谨慎,有些忌惮,如若可能性很大,守仁,你觉得大魏文宫还会这般忍气吞声?”



    “还会等到今日脱离大魏吗?”



    陈正儒也觉得不可能,甚至说大魏文宫自己也觉得不可能,而就是因为这般的不可能,所以大魏文宫才会谨慎。



    不然的话,大魏文宫早就脱离了,也早就带着天下读书人闹事了。



    “守仁,你要记住,眼下大魏文宫的脱离已成定局,明日早朝,只怕陛下也会提起此事。”



    “原本老夫预算,大魏文宫应当至少等待三个月的时间,才会脱离,因为现在不是最佳时期,可因为一品武者的出面,很有可能一个月内,他们就要脱离了。”



    “甚至明天,他们就有可能脱离大魏。”



    “你要做好准备,做好一切准备。”



    陈正儒极其认真道,他不是开玩笑,而是极度认真。



    许清宵明白陈正儒的意思,一品武者的出现,的的确确打压了大魏文宫,可问题是越是打压大魏文宫,越是让大魏文宫有机可乘。



    原本女帝借助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恩。”



    陈正儒接过图纸,而后点了点头,他也明白此物的重要性,特意过来让许清宵观看,就是听听许清宵的意思。


    而且耕牛价格昂贵,即便是大魏现在有钱,也做不到每家每户一个,不仅仅是银两问题,数量就这么多。



    大魏有多少荒田?又有多少农民百姓?一家一个肯定是做不到的。


    “陈大人,发明此物之人,应当赏官职,赐千两,聚贤馆与天工阁发布公告,昭告天下。”


    陈正儒也点了点头,同时陈正儒说起第三件事情。


    “已经不在了,有事离开,不过还在京都内。”

    “守仁,你师父还在吗?”



    陈正儒询问道。

    许清宵认真说道。



    耕种器物这种东西,不要说达到与耕牛一模一样的能力,哪怕是一半都不得了,毕竟耕牛也是需要休息的,但器物不需要。

    第二百零六章:科举之日,强国试题,大才显,闹事了? (第2/3页)


过耕牛,对大魏发展,极好。”

    听到这话,许清宵点了点头,不过大堂内无人,许清宵请陈正儒落座,紧接着神色严肃道。



    “陈尚书,大魏文宫脱离,谁会走,谁会留?”



    有一品在,许清宵也相信大魏文宫不可能这么快就敢走,原本以为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可现在许清宵觉得这一年内他们都走不动了。


    真敢走,以吴铭的手段,也真敢杀。



    不过许清宵还是要问一问,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阅读大魏读书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