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零九章:行万里路,悟圣人道,明君子意【求月票!!!!】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徒儿拜见师父。”



    许清宵朝着吴铭礼拜一番。

    许清宵开口,如此说道。



    “好,怎么去?我们是坐马车去,还是走去?”



    吴铭问道。


    “师父,我打算去这几个地方,靠走去的话,还是有些麻烦,直接瞬移吧?”



    许清宵拿出地图,这般出声道,他找吴铭一同前去,其实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吴铭的瞬移。

    许清宵一共挑了四个地方。



    漠北,淮西,浊江,还有江南郡。



    漠北是塞外,淮西有大魏最久远的人文,浊江是贯穿大半个中洲的河流,孕育无数生命,至于江南郡,则是号称天下才子聚集之地。



    许清宵与吴铭的身影消失。



    而与此同时。



    大魏京都当中,怀宁王府。



    “许清宵差一点就要成圣,我等的计划,到底还实行不实行?”



    “现在各地藩王已经失去了耐心,大魏文宫脱离,如若许清宵当真成圣,先不说他会如何,大魏文宫必然会遭到重创。”



    “而到了那个时候,仙门势力融入大魏,对女帝来说,划分了权力,可实打实增强了势力,大魏各地藩王就更闹不起来了。”



    “为了此事,本王将兵权交出,现在看样子,到头来可能是一场空,本王之前就说了,这个许清宵留不得。”



    “你们不信,现在看他一步一步成了气候,若许清宵当真成圣,这可就是逆势成圣,意义大不同,天下藩王更加不敢造反了。”



    怀宁亲王的声音响起。



    他言语当中,实实在在有些激动了。



    他一直很冷静,为了造反,他等待了许久,也苦心经营了很久,自己儿子死在自己面前时,他都忍下来了,付出的代价太大。



    并且连兵符也交上去了,对于一位王爷来说,兵符意义太大,他愿意交出去,就是认为这些人来历不凡,有极其可怕的手段。



    牺牲兵符,下好每一步棋。



    可现在他们一而再,再而三的隐忍,等待所谓的机会,可却一次次失败,甚至眼睁睁看着许清宵崛起,一步一步成了气候。



    在这种情况下,他又如何能淡定?



    许清宵都快成圣了啊。



    如若还不采取举动,对大魏文宫来说是致命打击,对他来说也是致命打击。



    有人逆势成圣,而且还得天下民意,而且还年轻,二十岁的圣人,想想看有多恐怖?



    所以如若现在不采取行动的话,就彻底完了。



    一切的计划,付诸东流。



    怀宁亲王的声音响起。



    面具男子则显得无比淡定,甚至等怀宁亲王说完此话后,他更是开口道。



    “王爷莫急。”



    “一切还在掌控之中,许清宵是成不了圣的。”



    “而且,眼下一品出现,也不可轻举妄动,王爷放心,待文宫脱离之后,你会发现,大魏会陷入真正的死局。”



    “仙门入场,绝对会比王爷想象中还要可怕。”



    “而且不仅仅是仙门入场这么简单,佛门也已经盯上了大魏,一旦文宫脱离,妖魔势力也会渗透进来,到时候必然是一场争斗。”



    “所有人都想要分一杯羹,而对大魏来说,这些人都是豺狼虎豹,王爷只需要等待即可,只要时机成熟,王爷就可以出手了,各地藩王响应即可。”



    面具男回答道。



    他显得很自信一般,并不着急。



    可怀宁亲王却不由皱眉了。



    “佛门也要插上一脚?”



    怀宁亲王好奇道。



    “恩,佛门一直想伸手中洲,可却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他们最想入驻的便是大魏,文宫脱离,佛门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他们一旦入场,道门与佛门之间的争斗,不需要多久,半年之内便会撕破脸面,而我等若是从中作梗,估计两教会到不可开交之地。”



    “再加上大魏的儒道势力,三教之争,大魏王朝想安宁都难。”



    “而这个时候,无论女帝做什么选择,一定会冷落其他两教,那个时候,王爷便可出手,一来拉拢,二来许诺,再加上各地藩王的势力。”



    “以及大魏国运逐渐衰败,必会有诸多天灾人祸,时机成熟之时,便是国运加持,王爷登基之时了。”



    “而到了那个时候,我等的计划,就可以真正施展开来。”



    “王爷,几十年都等了,何必急于一时?有道是欲速则不达,越是如此,我等就应当越是耐心一点,现在出任何差错,对我等来说,都是致命的。”



    面具男认真分析道,同时也是劝说怀宁亲王,莫要着急。



    听到这话,怀宁亲王的确沉默了。



    是的。



    不管面具男说的是真是假,但有一点他说的很对,欲速则不达,几十年都熬过来了,如若在这个节骨眼上急了,当真是致命错误。



    想到这里,怀宁亲王冷静下来了,随后朝着面具男微微一拜道。



    “还望大人见谅,方才本王有些激动了。”



    他主动道歉,不希望因为这种事情,让对方不适。



    “无妨,只要王爷明白就好。”



    面具男出声,并不在意。



    当下,怀宁亲王也就没有多说什么了。



    就如此。



    转眼之间。



    便到了卯时。



    大魏文宫发生的事情,昨日就已经传遍了整个大魏,相比较大魏读书人,他们虽然谈论此事,但并没有什么其他言论。



    文宫已经下了命令,不让他们多说什么,再者许清宵手段也极其霸道凶狠,自然大魏读书人聪明了许多。



    可大魏之外的,天下朱圣一脉读书人就不一样。



    “可笑!一边骂朱圣,一边想要借助十二圣册成圣?天下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许清宵当真是又当又立啊,可惜,圣人不在世上,倘若圣人复活,定将这个许清宵给诛杀千百次。”



    “哼,这个许清宵,简直是不要脸至极,各种羞辱我朱圣一脉,现如今竟想靠十二圣册成圣?想得美!”



    “唉,可惜,朱圣不在世上,若是在世上,岂能有许清宵这般人存在?”



    “听说科举之日,许清宵以文宫之害为试题,我朱圣一脉的学生,怒斥许清宵,被许清宵斩首,这种人拿到权利,就已经迷失自我,他还是不是个读书人啊?如此排除异己,简直是不为人子。”



    “朱圣不在世上,但他的圣意还在,他一定能听见的,而且我等所说,圣人也会感应到,如若逼急了文宫,请来圣意,复苏圣人真灵,圣人必然会显身,到时候就是许清宵的死期。”



    “对,我曾在一本古籍中看到过,圣人虽然逝去,但他的圣意可以感应每个诵念他名之人,我等只要将许清宵的所作所为,说给圣人听,那么圣人一定会有所感应,说的人越多,感应到的可能性就越大。”



    “说的越多之人,圣人也会察觉到,有朝一日圣人真灵复苏,我等所说,他都会瞬间明白,从而出手镇压许清宵。”



    “圣人在上,无耻许清宵,不为儒生,杀降屠城,欺我文宫,杀我大儒,侮我圣人,罪该万死。”



    读书人的咒骂之声极多,许清宵昨日差点成圣的事情,不可能传不开。



    整个天下都知道了这件事情,百姓们是震惊,同时也很惋惜,突邪王朝与初元王朝则是松了口气,至于其他地方的权贵们,也是松了口气。



    甚至其他体系的上位者们,也松了口气。



    二十岁的圣人啊,古今往来有几个?倘若真出了一个,儒道只怕更加超凡在上。



    只是让很多人疑惑的是,除了儒道之外,所有上位者都害怕许清宵成圣,但为什么儒道读书人,也不希望许清宵成圣?



    不过,咒骂许清宵的声音不少,但也有支持许清宵的声音。



    “许守仁乃是我儒道天地大儒,他若成圣,造福的是天下苍生,尔等身为读书人,就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却百般阻扰,我看尔等不是气愤许儒所做之事,而是气愤许儒为何比尔等优秀吧?”



    “说的没错,尔等根本就不是愤怒许儒之言,而是嫉妒许儒之才华,再者,你们一口一口污蔑朱圣,我问你们,许儒什么时候污蔑过朱圣?那句话污蔑过朱圣?”



    “当真是乌烟瘴气,我辈读书人,理当仁爱,可老夫从你们身上,看到的全是自私,你们一个个拉帮结派,将好好的读书,变成了朝政一般,真是恶心至极。”



    有些儒生,不是朱圣一脉,他们实在是忍不住怒斥,认为朱圣这帮读书人,完全是疯魔了。



    甚至还有朱圣一脉的读书人,也无法忍受这些人。



    许清宵有没有侮辱朱圣,其实仔细调查会发现,从头到尾许清宵骂的都是个人,从来没有侮辱过朱圣。



    很多东西都是强加上去的,或者是强行安上一个污蔑圣人的罪过。



    然后不管许清宵做什么,他们都会往这方面套。



    一次两次,他们也就算了,毕竟他们也不知道具体情况如何。



    可随着时间推移,再加上也去了解一番,这帮人实实在在是忍不住了,开始为许清宵出声。



    只是,为许清宵出声虽然有,但数量不多,大部分的读书人,都带着一种跟风性质,谁声音大就支持谁,也不管事情是如何,反正谁的势力大,他们就支持谁。



    为了更好的融入这个阶层中。



    所以这种声音响起没多久,便被朱圣一脉各种怒斥。



    “还敢为许清宵这种狗贼说话?你无非就是想要成为他的走狗,真是可笑,你以为你这样,许清宵就会帮你?你当真是个白眼狼,大魏文宫教了你多少?你看了多少圣人书?”



    “现在你居然去帮一个叛徒,帮一个连圣人都不尊重的人,你还是不是人?”



    “诸位,将这种人扣押书院之中,罚他在书院给圣人雕像下跪,跪十天十夜。”



    “对,跪十天十夜,让他痛改前非。”



    朱圣一脉的势力最为恐怖,那些支持许清宵,亦或者是为许清宵出言的读书人,这一刻被无数朱圣一脉读书人抨击。



    甚至到最后,更是被抓到书院去,逼着给圣人下跪磕头。



    一时之间,不少支持许清宵的读书人,遭到了无妄之灾,甚至有一些老儒,已经年纪一大把了,也被抓去下跪。



    这般的屈辱,让这些读书人羞愧难当,恨不得自杀。



    可这些人连自杀的机会都不给他,轮番盯着,用木棍架着,就这么硬生生跪在圣像面前。



    这种情况不断发生,一时之间,也引来无数争议,文宫内部都有不少人看不下去,传到大魏文宫后,也响起不少大怒之声。



    认为这太过于荒谬了,他们允许天下读书人抨击许清宵,这是言论自由。



    但别人帮许清宵说话,也是言论自由,可却遭到这样的惩罚,这就太不公平了。



    所以不少大儒上书,希望文宫出面,不要让这种事情继续发酵。



    可一直到翌日,洪圣给予了回应。



    不可动用私刑,但不尊圣人者,跪拜圣人,也不算酷刑。



    这就是洪圣的回应。



    当这个回应下达,一时之间,文宫当中,一些原本就有些动摇的大儒,在这一刻彻底愣住了。



    这个回应,就差没把支持写进去啊。



    这样做,只会让各地发生更多这样的事情。



    会惹出天大的是非,所以这些大儒在此上书,希望洪圣三思。



    可得到的依旧是冰冷回答。



    “为儒者,不敬圣人,视为大罪,跪拜之罚,已是轻饶。”



    当这个回答出现后。



    天下朱圣一脉的读书人,就彻底放开手脚了,之前他们还的确比较担心是不是有些过分?



    可现在文宫都这样说了,自然而然他们不再害怕。



    甚至已经有些朱圣一脉的读书人起了歹念,污蔑平日仇视之人,说他们也支持许清宵,将其抓来,罚于圣像之前,如若不服从,各种拳打脚踢。



    各地官府也不敢插手,毕竟这是读书人之间的事情。



    总而言之。



    一场场的动乱发生。



    相比较之下,大魏就稍微好一些了,倒不是没有发生这种事情,而是发生了一次,刑部第一时间出动,将这些读书人视为恶霸之流,上奏京都刑部。



    由大理寺核实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直到了子时。



    许清宵出现在东直门城口。


    许清宵走了,没有说什么,又不是什么生离死别,也没必要搞的太过于悲伤。



    自己这趟,是为了成圣,又不是做什么。


    吴铭如约而至,出现在了许清宵身旁。


    “守仁,你我之间莫要这般客气,你要记住,为师是武者,随意点好。”


    “师父,我们现在出发吧。”

    吴铭开口,显得很随意。



    许清宵也只是点了点头,但真让他随意,他随意不起来,总不可能来一句,哎呀,老吴你咋才来啊?

    不过白衣姑娘猜到了自己要远行,拿了一块护身符送给自己,对比女帝送的龙纹玉佩,白衣姑娘的护身符有些朴素。



    只是在许清宵眼中,这两样东西都是一种牵挂,为自己担忧。

    第二百零九章:行万里路,悟圣人道,明君子意【求月票!!!!】 (第2/3页)


一趟白衣姑娘,没有说什么,只是喝了点酒,与白衣姑娘闲聊了几句,许清宵便离开了。

    大魏王朝辽阔无边,真要靠步行或者是马车的话,想要去一些穷苦之地,还真的难。



    吴铭接过地图,看着许清宵标记的几个地方。



    大多数都是苦寒之地,只有一处繁华,是江南郡。


    “好。”



    吴铭点了点头,而后抓着许清宵,消失在了原地。

阅读大魏读书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