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一十八章:镇魔神石下落,武帝遗宝,抵达朱圣故居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许清宵真的没有想到,这件事情居然是真的?



    大魏当真有遗孤?

    只是随着女帝这样说,许清宵即便是不相信也得相信了。



    许清宵沉默。



    而女帝继续开口道。


    “许爱卿,你还愿意继续听吗?”



    女帝询问许清宵,这件事情涉及太大,她不想要把许清宵牵扯进来。

    “朕的哥哥,原本应当是大魏太子,但当初父皇北伐之时,隐约察觉大魏背后有一只无形的手。”



    “此人图谋极大,已经不是动摇国本那么简单,一旦让其图谋成功,整个中洲只怕都要沦陷,而且与大魏文宫有关。”



    “只是父皇并不知道是谁在幕后,所以他按兵不动。”



    “为了引蛇出洞,父皇更是隐瞒了太子诞生的事情,这也是为了保护太子,毕竟当时在北伐,他难以照料太子。”



    “至于朕不一样,朕是女子,天下人不会对一个根本不可能继承皇位的女子下手,所以朕侥幸活下来了。”



    “随着北伐失利,事态越来越严峻,父皇为了保护太子,命人送走了太子,并且布了后手,将一些宝物藏了起来。”



    “镇魔神石,就这样被父皇藏了起来,至于藏在何处,朕不清楚,这些事情,也是父皇晚年时告知朕的。”



    女帝开口,这些话从她口中说出,看起来很平静,但许清宵能意识到,女帝登基之前所承受的压力有多大。



    “先帝将宝物藏起来,是为了中洲仙藏,可将太子送出去,为何到现在太子不见人影?”



    “先帝晚年之时,太子也已经长大成人,完全可以接回来。”



    许清宵询问道,虽然这话有些大逆不道,但他还是想问清楚一些。



    毕竟现在的皇帝,是季灵,而不是太子。



    “接不回来了。”



    “父皇派人送走太子,是请一位二品武者护送,而那位二品武者,已经死了。”



    “没有人知道太子去了何处,父皇临死之前也没有告诉朕,因为他也担心,朕会因为皇位,从而弑杀兄长。”



    “帝王家便是如此,没有什么感情可说,所以这成为了一桩疑案。”



    女帝尽可能用一种很平静的口气述说,但许清宵听得出来,女帝得知武帝的想法后,是有多难受。



    可许清宵没办法安慰,因为换做自己是武帝,自己也不敢说。



    毕竟在季灵面前的可是大魏皇位,倘若得知自己哥哥的下落,身为掌权者,谁会放过自己的哥哥?



    让其继承大统?自己把皇位拱手相让?



    如若是从小玩到大,有深厚感情还有一丝可能,只是两人之间没有半点感情,女帝甚至都没有见过自己这位哥哥一眼。



    这种情况下,武帝的选择没有错,只能说无情了一些,但绝对是一位帝王该做的事情。



    “既然无人可知,为何白衣门知晓?”



    许清宵继续问道,他敏锐地发现这个漏洞。



    此话一说,女帝也平静回答道。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父皇藏的再好也没用,这世间上没有不透风的强,太子的母后,再生完太子之后,离奇逝去,她这一族也被斩草除根,但消息已经传出去了。”



    “有些人已经知道了,所以他们等父皇驾崩之后,立刻组建白衣门,将这件事情散播出去,只是没有足够的证据,所以朝廷能压制住这种流言蜚语。”



    “但白衣门却知道,朕的的确确有一位同父异母的哥哥,也就是大魏太子。”



    “只不过,他们认为是朕谋害了大魏太子,登基皇位,却不知道,朕之所以能登基,靠的是藩王支持。”



    女帝回答。



    又说了一则让许清宵惊讶无比的消息了。



    靠藩王支持?



    的确,女帝登基是一个谜,毕竟当年武帝驾崩,天下所有人都认为,武帝会选择一位皇族王爷继承大统。



    毕竟女子登基实实在在没听说过,但女帝就这么登基成功了,出乎所有人预料,世人都说女帝登基肯定藏着惊天秘密。



    可具体是什么谁也不清楚。



    而许清宵曾经也有所好奇,女帝登基,各地藩王为什么不动?这个时候动是最好的。



    直接造反,让女帝根本没机会反应。



    但各地藩王没有这样做,这一点许清宵思考过,最终觉得应当是女帝有什么手段,牵制住了各地藩王,很有可能跟一品有关系。



    随着后来自己拜师一品后,许清宵也更加确定这个可能性了。



    毕竟自己可是实打实看过一品天威有多恐怖的。



    可现在女帝竟然告诉自己,当初她登基,有藩王在幕后支持?



    那个藩王这么蠢?想控制女帝吗?这不可能,也没道理,能自己当皇帝为什么要去控制女帝?



    就不怕女帝反水?



    许清宵脑子飞快运转,很快他想到了一个可能性。



    “陛下,文宫也在背后支持,对吗?”



    许清宵询问道。



    “恩,有文宫的影子,朕能得以继承,文宫也帮了极大的忙,认为随意挑选藩王,会引来内乱,由自己继承,可以稳固江山。”



    “但主要还是藩王支持,只是朕不知道是哪一位藩王。”



    “倘若没有藩王的支持,哪怕文宫说的再好,大魏必然会起兵乱,一品武者不会出面干涉,只要大魏的皇帝姓季,那么一品就不会出面。”



    “所以,能够压住各地藩王的人,只有藩王,而且是手握兵权的藩王。”



    “如今看来,很有可能是怀宁亲王。”



    女帝给出答案,却让许清宵彻彻底底感觉复杂了。



    怀宁亲王?



    他是最想造反的一个人,怎可能又变成扶持女帝上位的藩王呢?



    可以说,到现在怀宁亲王估计都想要造反,许清宵也做好准备对付他。



    现在一听,简直是太复杂了。



    怀宁亲王帮女帝做什么?扶持女帝上位,想要控制女帝?这明显没道理啊,这对他有什么好处?



    为什么不在最开始的时候直接造反?他掌握麒麟军,五大营之一,而且他本身就与武帝是同一辈的,有足够的威望。



    真要说,还真没几个人比他更合适当大魏帝王,除了永平亲王,毕竟永平亲王当初的的确确是下一任大魏皇帝,如果不是发生了靖城之耻,那么永平亲王就跑不掉了。



    所以许清宵真不敢相信,背后支持女帝的藩王,会是怀宁亲王,这太绕了。



    极其极其的不合理。



    一句话,怀宁亲王图什么?



    “这只是朕的猜测,许爱卿莫要多想,是不是怀宁亲王,还不清楚。”



    “总而言之的是,先帝北伐失利,但也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涉及中洲仙藏。”



    “这才是一切的根本,传闻开启中洲仙藏,可得天下。”



    “而开启中洲仙藏的办法,就藏在了太子与武帝遗宝中,这些年来,朕也让人暗中搜查,不过一无所获。”



    “白衣门,各地藩王,甚至文宫也在偷偷调查,每个人都想得到中洲仙藏,大魏用国家根基换回来的东西,意义非凡。”



    女帝认真道。



    “国家根基换回来的?”



    “陛下的意思是说,大魏后期北伐,不是为了镇压蛮族,而是为了中洲仙藏?”



    许清宵对这个中洲仙藏并不是很了解,只是好奇北伐。



    “自然。”



    “七次北伐,前三次大获全胜,杀到蛮族失颜色,于战争来说,前三次的北伐,已经报仇雪恨,也已经得到了想要的东西。”



    “后面四次完全不需要继续北伐,可大魏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北伐,难不成许爱卿以为先帝当真嗜杀好战吗?”



    女帝如此说道。



    这话,也算是解开了许清宵心中一个疑惑了。



    许清宵的的确确好奇,大魏七次北伐,前三次也把蛮族杀的哭天喊地,从战争的角度上来看,绝对是稳赚不赔的。



    没必要彻底屠干净蛮族,因为继续打就是浪费,杀了蛮族七成,为了彻底剿灭蛮族,发动新的北伐,不利国也不利民。



    武帝冲动不说,六部官员岂能坐视不管?按照户部传统,怎可能让武帝继续打?



    完全没必要啊,打赢了也不赚,打输了血亏。



    可武帝不但打了,而且还进行了四次北伐,这要不是大魏实在扛不住,估计第八次第九次都有可能。



    也正是因为最后四次的北伐,原本应当是神武大帝,现在史书上仅仅只是武元二字,代表着大魏王朝从经济发展,又重新变回战争发展。



    许清宵一度好奇武帝为何这般,现在彻底明白了。



    原来图谋的东西,居然是中洲仙藏啊。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可听名字也知道,绝对不是普通东西,通过方才女帝说的,得中洲仙藏者,可得天下。



    对比一下,武帝这么冲动也正常,诱惑太大了。



    击败蛮族,大魏王朝只是再变强一点,依旧被突邪王朝和初元王朝限制着,而得到中洲仙藏,直接统一天下。



    跳过统一中洲,直接统一天下,换谁谁不心动?那个帝王不会心动?



    合情合理。



    此时此刻,许清宵大致搞明白武元年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了。



    靖城耻后。



    武帝登基,霸气回击,三次北伐,打到蛮族哭天喊地,但武帝也因为这场战争,发现中洲仙藏的秘密。



    从而为了得到仙藏,不惜继续发动战争,四次北伐,得到了东西,但应当是没有全部拿到,而为了让大魏后代君王得到仙藏。



    将太子送出,秘密藏在太子身上,而关键物品,全部被武帝藏起来了,也就是武帝遗宝。



    许清宵只能这样去推算,按照最合理的方式。



    至于为什么不留给女帝?这个许清宵直接就想到了,不是不相信女帝,也不是帝王真的无情,而是两点。



    第一,他不知道女帝能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太子?



    武帝遗孤?


    此话一说,许清宵当场愣在原地。



    女帝的哥哥?


    还真有这段传说?


    这。


    自己如今好歹也是平乱王了吧?再加上大魏新圣的身份,跟六部以及武官之间的关系,算得上是极好,不可能不告诉自己的。

    许清宵深吸一口气,说实话入朝堂之前,许清宵也怀疑是不是有武帝遗孤,不然白衣门吃饱没事干做这个干嘛?



    可入朝堂之后,许清宵就不觉得有武帝遗孤这个说法了,当真有武帝遗孤的话,六部,国公,列侯,怎么一点风声都没有?

    “不过,不是为了朕,而是为了朕的哥哥。”



    女帝开口,如此说道。

    第二百一十八章:镇魔神石下落,武帝遗宝,抵达朱圣故居 (第2/3页)


    “不是为了东山再起,而是为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涉及到中洲仙藏的秘密。”

    “请陛下告知。”



    “臣身为大魏一员,有责任承担。”



    许清宵开口。


    此话一说,女帝深吸一口气,既然许清宵愿意承担,她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朕有一个哥哥,除了少数一些王爷知晓以外,无人知晓。”

阅读大魏读书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