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十一章 建州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实懂地理的人,看最后一句话就应该很清楚了,这描述的是北极圈极昼的情况。



    《通典》也有类似的记载,“贞观中,骨利干国献马,使云,其国在京师西北二万余里,夜短昼长,从天色暝时煮羊胛,纔熟而东方已曙,盖近于日入处。”

    太阳高度15度,黄昏在正西,早上在正东,推算距洛阳9810里。到了五月,没有夜晚。



    没有夜晚,意味着什么已经很明确了,只有南北极圈内才会有极昼极夜的现象。



    那玄阙州即便不在北极圈内,也距离不远了。


    然而就算是有史书的明确记载,在画古地图的时候,也没人敢这么画。



    但若待盛世降临,凭借这些记载,我兔可以自信地说一句,“北冰洋自古以来就是我……”

    还有人言之凿凿,口称其奠定了盛世中华的领土基础,二者之间还隔着一个三十七年的民国的。



    且到了满清末年,除非了条约割让的200多万平方公里外。



    东北地区,在倭俄战争后划分了北、南满,日本的势力范围是南满,沙俄的势力范围是北满和内乾元,以上地区是无法完全自主独立实际控制的。



    西域、外乾元地区,俄军队对它的熟悉程度跟自己娘家差不多,隔三岔五就来蹭吃蹭喝。



    吐蕃地区,大不列颠人逼着地方当局签订《拉sa条约》,成为大不列颠的势力范围。



    两广和云南,是法兰西人的势力范围。



    台澎已被东瀛割据,闽州也被划为东瀛的势力范围。



    长江流域,到处是大不列颠人的租界,算是大不列颠人的势力范围。



    难道领土就是如此奠定的?!



    战争失去的领土可以靠战争收回,但是条约失去的领土,依靠战争都难以收回。



    好在民国虽然羸弱但也算争气,一战二战都是战胜国,才有了为今日盛世打下法理基础。



    若是未能战胜,真以为列强会甘心将这些地方送还?!



    ……



    ……



    秦颐岩所部的先锋,就是杨过的踏白营。



    在幽州,戚元敬在遇到杨过之后,便被秦颐岩编入了军中,与杨过一道为大军先驱,为杨过副将。



    倒不是说戚元敬的能力不如杨过,而是杨清源的职位远高于戚元敬。



    即便是秦颐岩欣赏戚元敬的能力,杨过对其也钦佩,也只能让其居于副将之位。



    但是在进入建州之后,戚元敬就发现了情况不对。



    偌大的建州,竟然少有人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骨利干处北方瀚海之北。二俟斤同居。胜兵四千五百。口万余人。草多百合。地出名马。其国北接冰海。昼长夕短。日没后。天色正曛。煮一羊胛,纔(cái)熟,而东方已曙。盖近日出之所也。”



    Ps:“纔”通“才”。


    光以地域而言,如今的大周领土也是远远不及盛唐,前唐之巨,后人难以想象。



    《新唐书》有载:


    这个是什么概念呢,其实就是我晚上煮肉,羊肉还没煮熟,天就明了,而北接冰海,联系上下文之后,就知道说的是什么地方了。


    贞观二十一年正月,骨利干内附以后,唐朝在那里设置了一个羁縻州,叫玄阙州,这是唐朝最北的一个州,在玄阙州里可以看到极昼现象。


    Ps:“裏”通“里”

    而这个地方是唐朝的北疆。



    《旧唐书·天文志》对此,亦有佐证:“北方其没地才十五度余,昏伏於亥之正西,晨见於丑之正东,以裏(lǐ)数推之,已在回纥之北,又南距洛阳九千八百一十裏,则五月极长之日,其夕常明,然则骨利干犹在其南矣。”

    后金的国土无非就是两块。



    一是建州,地域辽阔。二就是原唐瀚海都护府和安北都护府所辖的部份地区。

    第六百十一章 建州 (第1/3页)


    一个月的时间,赵天麟和秦颐岩的两路大军便平推了幽州,从东西两向进入了建州境内。

    这些可都是有法统依据的。



    即便如此,蓝星之上依旧有人恬不知耻地鼓吹满清土地论。



    在雍正朝的满清确实强盛,雍正确实也算得上是雄才大略的君王。


    但是将册封羁縻换了个样貌就自称是实际控制人,就未免有些过了。



    某些地方,终满清一朝都没有收缴一文税款,这就是所谓的“领土”。

阅读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