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九十六章 后续(二)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很难不是做不到,像太宗文皇帝就平衡得很好。



    但这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的。

    虽然看不上东瀛皇室,但是不得不承认,东瀛皇室是



    从公元10世纪开始一直到近代,在这近千年的时间里,天皇在行政上的权力几乎一直是被架空着的。



    日本政府的行政权从外戚的五摄家传到大贵族源氏和平氏,再传到武士政权的北条氏、足利氏、织田氏、丰臣氏、德川氏,总之东瀛皇室从没有掌握过行政之权,他更像是一个法统的象征。


    也正是因为其不掌行政权,所以使其没有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



    历代东瀛天皇不但可以置身于行政权更迭的刀光剑影之外,反而可以从中获利——因为新的执政者在获取行政权成功后必须要做的事就是去争取天皇对其合法性的承认。

    各阶层的利益和国家、皇室利益是不一致的。



    若是能使得民众利益、官僚阶级利益和军方的利益,能与国家、皇室一致。



    那社稷自然四海升平,国家自然长治久安。



    但兴起的商人阶层和原本的地主阶层都有利益代表,但是最底层的老百姓,他们从来都缺少发言人。



    古往今来,一直如此。



    既然如此,便可以让周室成为百姓的利益代表,同时还可以占据大义名分。



    在资产阶级萌芽尚未萌发之前,杨清源便只能想到这样的方法,来分权、制衡。



    立法之权由各集团共议。



    司法之权,由大理寺、都察院两家执掌。



    军权,由周室执掌,新旧武勋集团分掌。



    而行政之权,周室代表百姓利益,同时作为裁判者。剩下的,让各方利益集团自行博弈。



    在尽可能不损害底层百姓利益的情况下,达成的政治平衡,自然是稳定,可用的。



    杨清源也想走君主立宪,但是君主立宪需要足够强大的资产阶级作为基础,资产阶级的产生是需要生产力作为先决条件的,但是无论杨清源如何尝试,似乎都没法在这个世界造出蒸汽机来。



    故而他只能退而求其次,用这种方法,为将来的宪政打下基础。



    杨清源和朱瞻垕一讲就是两个多时辰。



    这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别说是朱瞻垕一个孩子,就算是杨清源也是在尝试的路子上。



    “你遇事不懂,可以多询问德辉兄,他有宰辅之才,我也和他聊过这个话题。他和李寻欢、姚节、杨讷言都是可信可用之人。”



    ……



    “咕咕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嗯……都察院正程老大人,持心公正,平日也甚少和人交往,应当是比较中立的。”



    程青松和于延益是比较相近的两人,在处理公务上都公允执正。


    朱瞻垕对曰,“长孙大学士代表的是关陇集团的利益。”



    “那都察院正程青松呢?!”


    “没错,程老大人公允,但他是齐鲁人士,朝中的齐党虽然不说,但一直将他作为精神旗帜。除此之外,朝廷之中还有新旧武勋,宗室,各种力量混杂在一起。想要靠人力平衡,很难!”


    朱瞻垕或许在锻炼之后能够做到,但是朱瞻垕之后的皇帝呢?!


    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蓝星上的东瀛皇室。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行政权下放,而皇帝充当一个裁判者的身份。”



    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其争议焦点在于行政权。

    朱瞻垕点了点,“钱先生代表的越扬仕子的利益。”



    “没错,钱牧谦是越扬党魁!同时也是一三系的座师。那文华殿大学士长孙辅机呢?!”

    第六百九十六章 后续(二) (第1/3页)


    “我问你,你知道钱牧谦代表的是什么人吗?!”

    这是东瀛皇室万世一系的原因之一。



    东瀛皇室选择摆烂,可大周皇室没有摆烂的基础,行政权可以放,但军权必须在周室的手中。



    纵观蓝星上华夏的农民起义,向来是以推翻皇室为目的的。


    太平道颠覆大汉,黄巢攻破李唐,李闯覆灭朱明,其实都是冲着皇室去的,而其中推波助澜的官僚阶层,多半会和新的统治者达成协议,大部分人能平安落地,免遭清算。



    因为在华夏人之前的观念中,有家没有国,自然难以凝聚民众对国家的热情。

阅读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