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零四章 麟德三年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将他自己所说的,朝廷事务实在太累,他从翰林院入朝不过五年,大部分时间都在为国事而忙,实在是不够潇洒,于是在新君正位之后,以国事托群臣。



    携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神都东市,多是“四方珍奇”,其周围坊里居住的多是皇室贵族和达官贵人。各种名贵药材,奇珍异宝,貂皮锦裘、骏马骐骥,琳琅满目。



    而西市以经营衣、食、药等生活日常用品为主,但其繁华更胜东市,高楼林立,各种商铺汇聚。



    钱庄、药铺、铁器店、瓷器、丝绸、书铺、果铺、煤店、酒楼、茶馆、米行无所不有。


    有东瀛、高句丽、西域三十六国甚至北乾商人至此行商。



    故东市又有“金市”之称。

    平阳侯曹雪阳持武乡侯印信节制御林、龙武二军,为新政护法之剑,保京畿乃至天下不乱。



    在众人的通力之下,虽然新政有坎坷,但也算顺利。



    今日之大周,已有渐有盛唐之初的气相,若是能够持续十年新政,必能渐至政通人和之佳境!



    时值黄昏,中极殿中文笔书吏依旧忙碌。



    “德辉兄,我巡查齐州归来,这是名单!”



    李寻欢将名单交给王华之后,便摊在一旁的位置上,周围的文笔书吏对于这位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的不羁行为也没有太多的意外。



    这位的能力、武功、品行皆是天下公认的,但这份潇洒不羁亦是如此。



    “又是一群人被流放,永不得还啊!财帛动人心啊!”



    这次清查,共查出齐州长史一人,郡守一人,知县五人,其余官吏若干,涉嫌枉法贪渎。



    王华看着都察院清查吏治的结果不由摇了摇头,如今朝廷有钱,下发官员的俸禄相比于太宗时期已然是十倍不止,但还是有人不知足。



    一个七品官的俸禄,如今近一千两。加上朝廷补发的冰炭补助,其年实际收入绝对是在一千两开外了。



    要知道一亩上好水田价格也就是三十两,其一年的俸禄就值三十余亩上好水田,足够官员一家人生活得非常体面了!



    但就是有人不想要这份体面,要拿自己的脖颈和都察院的刀比比孰者更坚!



    现在的都察院已经渐渐独立于阁殿之外,行监察之权,只需通知报备,不必另行请旨。



    “但德辉兄,清源的高薪养廉之策,还是有用处的!记得敢开始察查吏治之时,贪腐金额之巨,令人触目惊心,现在不是好多了吗?!”



    李寻欢倒是见过这一切,麟德初年之时,追查贪腐,多是巨贪大恶,贪腐最多之人可达上百万两。



    有些官员素有清名,但背地不知贪了多少。



    在新政之前,大周的官员,包括大部分的清正官员,都有两条潜规则的灰色收入。



    折色火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麟德元年,天子祭天改元,通微显化真人,道尊张三丰驾临神都为天子贺,天下终定,民心长安。



    而作为新君登基、新政开启的最大功臣,杨清源的声音和名字似乎都消失在了茫茫江湖之中。


    以大学士钱牧谦为首的众臣拥立太宗文皇帝十三子朱瞻垕继位。



    次年,改年号为麟德。


    神都只余他的传说,却终不见他的身影。


    潇洒得让都察院的三把手,右佥都御史李寻欢羡慕得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东市与西市是神都的经济中心,同时也是大周乃至全世界的重要贸易场所。

    时光匆匆,转眼便是三载。



    神都似乎却是更加繁荣了,坊市之间人流密集。

    武乡侯,原大理寺卿杨清源兴义兵,行天诛。



    代天地苍生废厉帝,立新君。

    第七百零四章 麟德三年 (第1/3页)


    永安二十四年的后一年,大周的第三任皇帝,庙号熹宗的朱瞻坤先后冤杀护国有功的楚王及于延益,天下惊怒,民心相悖。

    商贸之繁荣让朝廷的税收都是大增,商税比例也相应提高。



    虽然是一句简单之语,但其中不知蕴含着多少血腥之气。



    两年前,王华正位中极殿大学士之位,正式拉开了新政序幕。


    每一次的革新都意味着要侵害一部分的利益,所以改革都是伴随着流血的。



    麟德天子圣明,垂拱而治,以国事托诸学士。

阅读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