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一十六 蠹仙(4K)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各国都培养了专门人才,用于与蠹仙沟通交流。



    蠹仙吃的书籍质量越高,寿命越长,最长记录是存活了五百年,

    “汉时专门管理蠹仙的官员,被称为牧蠹官,他们从小开始培养,与蠹仙朝夕相伴,亲手投喂各类书籍。蠹仙吃什么书,他们就看什么书,最起码要知道目录。



    使用时,蠹仙官需要拨动蠹仙背上的特定金丝,才能让蠹仙吐出指定的资料...”



    被墨丝控制的苍蝇搓了搓前足,思索片刻后,拨了拨蠹仙背上的两根金丝。


    沉睡中的蠹仙立刻翻滚着苏醒过来,绿豆般的大眼睛反射着墨丝苍蝇的样貌。



    它颇为拟人化地愣在原地,像是在疑惑为什么是苍蝇而不是活人唤醒的它,

    “再来!”



    苍蝇又伸出手掌,拔了拔蠹仙背上另外几根金丝。



    伴随着沙沙声响,蠹仙再度吐出书页。



    《西京杂记》,没用,



    《尔雅》,没用,



    《汉书·艺文志》,没用,



    《伽蓝龙众吐息法》,伽蓝宗的修行典籍诶!能锻炼灵脉,强化身躯,炼至高深处能拥有十龙十象之力。



    但要求终生保持纯阳之身...



    那没事了。



    嗯?怎么还有篇加了几千字的少儿不宜版《洛神赋》?开篇第一句是“曹丕的成绩很不理想。”



    你们这寺庙挺能藏啊?



    李昂看着不知道是哪朝哪代文人骚客写的洛神赋,脸上表情颇为精彩。



    不过这也能理解,按照古书上的说法,蠹仙对书籍的需求量极大,而且书中内容,必须是有意义、不重复的文字,



    拿练字的废稿,或者学生的抄写作业过去,蠹仙根本不屑一顾,吃都不会吃。



    因此任何饲养蠹仙的势力,都会大批量地进口各种各样的杂书。宁滥勿缺。



    其中总会掺进去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这样找下去,猴年马月才能找到线索。算了,还是我自己来吧。”



    李昂控制苍蝇,飞下夹层,趴在蠹仙身前。



    嘶——



    墨丝如纤细触须一般,从苍蝇体内延展出来,伸向蠹仙。



    肥肥胖胖的蠹仙仿佛意识到了危险临近,下意识地收缩身躯,背上金丝根根竖起,口器微张,像是要惊声尖叫,



    然而墨丝的速度比它更快,



    “沙”的一声,就覆盖在了它的体表,瞬间渗透皮膜,接管其身躯。



    这就是...蠹仙的意识海洋么?



    李昂仿佛置身于一片漆黑空间,四面八方漂浮着无数光片,每个光片都是一本书籍、一篇文章。



    有点类似于李昂自己的异界记忆宫殿,不过规模更小,也更杂乱。



    李昂屏息凝神,稍微适应了一番蠹仙的意识界面,意念一动,



    漫天光片立刻运转流动,大量文字在李昂面前展开,



    不需要蠹仙喷吐丝线,就能直接阅读。



    有效!



    李昂深吸了口气,控制其余蚊虫,飞向伽蓝宗可能藏有蠹仙的地点,逐一检索资料。



    伽蓝宗的,真正历史...



    他一心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蠹仙,



    这种以书页为食、以文字为生的昆虫异类,最早见于先秦时期,


    该怎么使用来着?



    李昂回忆了一番在藏书阁看过的异类书籍,


    由于其过目不忘,能以吐丝形式,输出所有曾经食用过的文字,在当时就被当做神仙来供奉,


    但其繁育过于困难(一只蠹仙一生只会产一次卵),历代数量不断降低,


    而到了李昂的时代,整个虞国也就只有学宫、大明宫、著作局等十几个地方才养有蠹仙,一些州郡百姓甚至根本不知道历史上有这种东西。

    能沟通蠹仙的人也逐渐减少。



    两晋时,蠹仙还相对常见,一些世家大族乃至地方豪强,都会养一只乃至几只。

    夹层中的昆虫酷似家蚕,颜色洁白,两指粗,一掌长,底部有两排腹足,背部长着一根根纤细而柔软的金丝,



    正盘成一团,躺在由书页搭建成的窝中。

    第三百一十六 蠹仙(4K) (第1/3页)


    墨丝苍蝇扇动翅膀,停在了书架夹层边上,向下俯瞰。

    愣了几秒过后,还是“沙沙沙”地吐出了一团黑白相间的蚕丝。



    蚕丝刚开始还比较潮湿,随后迅速干燥硬化,结成纸张样式,



    而上面的文字么...


    “西晋秘书丞司马彪撰的《九州春秋》?”



    这本书讲的是东汉末年的乱世史事,如果让学宫史学博士看到估计会很开心,但对眼下局势没用啊。

阅读问剑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