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一十四章 影响深远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希孟不结党,不拉拢武夫,不会因为私利,就纠集一群人,但是毫无疑问,张希孟说话,这些武将,没谁敢无视。



    而且大家伙也隐隐察觉出,作为一支以穷苦人为主的义军,他们的确有些不同之处,不能拿老眼光看自己了。

    因为除了忠义之外, 还有立场!



    朱家军是穷苦人组成的队伍, 未来建国, 也必定要站在穷苦人一边,核心的主张也是均分田亩……站在这个角度看问题,石抹宜孙就不只是朱家军的对手, 大元朝的死忠那么简单。



    他还是大元朝的受益者,世袭的副万户, 家产土地, 自不必说。他跟朱家军死磕到底, 不惜全家身死,也是因为朱家军的主张, 触及到了他的根本!


    “伯温兄,既然如此,能不能稍微缓一缓, 不要逼迫太急, 万一元廷尽是石抹宜孙这样的人, 我们岂不是举步维艰?”宋濂回来之后, 就跟刘伯温念叨。



    刘伯温呵呵一笑,“我说景濂兄, 你怎么还糊涂着?”

    “对!景濂兄果然敏锐!”刘伯温探身道:“张相的话,我至少看出了三层意思,一层比一层高深,让我叹为观止,五体投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是放在张希孟身上,却又那么恰如其分。



    武将们基本上都承了张希孟的情,现在又知道张先生是真正替他们说话,加上前些时候,经过盗贼认证的清廉铁证。。


    至于张先生,他不光站在武将这边,还更进一步,站在了百姓这边,被上位盛赞为朱家军的良心。



    一个臣子,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着实有些不可思议。


    张希孟学问好,人品清廉,又真心对待大家伙,站在大家这边……试问军中,谁敢不服!


    军中的反应是缓慢的,润物细无声的。


    但是随着张希孟最后的那一段,等于告诉所有人,哪怕推翻了大元朝,也不该替石抹宜孙这种人招魂。

    但是对于剩下的两方,却是立竿见影,颇受震撼。



    首先就是刘伯温,他表现最积极,一直站在张希孟这边。但他也只是觉得要照顾自己人的感受,此时替大元忠臣招魂,并不合适。

    首先说老朱聚拢了文武三方,别看武将参与不进去辩论,但是大家伙带着耳朵,也听明白了一些事情。



    比如李善长就像褒奖他们的敌人。刘伯温站出来,替战士的弟兄仗义执言,跟李善长那些人针锋相对。

    第二百一十四章 影响深远 (第1/3页)


    朱元璋的一锤定音,算是结束了这一场激烈的辩论……可是造成的震动却是影响深远,余波荡漾,甚至是愈演愈烈。

    宋濂大惊,“这是什么意思?”



    “当初张相纵论元廷之败,破除我等改朝换代的迷思, 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均分田亩,救济斯民, 这十六个字的主张,彼时我还只是觉得张相是要聚拢人心, 现在我才看出来,他是要重塑道德,再造纲常!”



    宋濂眉头紧皱,乍听之下,他是不信的,毕竟千年延续下来的东西,其实那么容易推翻的, 他张希孟是人,不是神仙!


    可是再仔细想想,貌似也不是没有道理。



    “伯温兄,褒扬石抹宜孙, 是在于儒家纲常,在于忠义气节……张相最后的那段话,说得却是石抹宜孙欺压百姓,坐享民脂民膏……”

阅读大明第一臣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