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七章 岳阳楼记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开宝八年春,虞公谪守巴陵郡,不逾月,政通人和,百废俱兴。适逢余统兵过境,会于岳阳楼,颇生感怀,故而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跟赵德昭在宫学里背过的《出师表》一样,都是中学语文课要求必须背诵的名篇之一,赵德昭稍稍改动了篇头几句,以应合当下的情景,余下词句只需要按照记忆写就,几乎毫不滞碍,看在众人眼里,那便是才思敏捷之极了。

    现场作文一篇,这可比作词教唱还要难得多了,此事非文章大家不能为之,众人脸色古怪,颇有些将信将疑,以往没听说过您这个天水郡王有什么文名啊,残暴荒唐的名声倒是有一些。



    “备上笔墨!”赵德昭大喝一声。


    赵德昭脑子里急速转动,忽然暗骂一声老子也太笨了,改个名字不就成了嘛?老子说叫岳阳楼就叫岳阳楼!



    “诸位,词曲不过是小道而已,本王不屑为之!”赵德昭环视全场,先一句话把调门拉高,然后脸露微笑,徐徐说道:“今日群贤毕至,乃是岳州一大盛事,本王心中颇有感怀,莫如作文一篇以记其事!”


    文人雅集之所,笔墨纸砚之类自然是现成的,很快就有仆役上来摆上案几,铺陈了纸笔,赵德昭更不思索,提笔疾书。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范仲淹的这篇名作词句优美,气象恢宏,读来琅琅上口,富有音韵美,赵德昭自己写起来便觉得很带感,那些宾客都是擅于词章的识货之人,那就更不必说了。



    他们纷纷挤在赵德昭的身后,每当写下一句,便发出一声惊叹,到得后来因为过于震憾,以致连惊叹叫好都忘了,只有一阵

    那些前辈穿越做文抄公得心应手,走到哪里抄到哪里,自个儿穿越咋就这么憋屈呢!



    岳阳楼?岳州?

    第一百一十七章 岳阳楼记 (第2/3页)


怪异,真要说能够应景的东西,也还只有一篇《岳阳楼记》,可是这地儿也不叫作“岳阳楼”呀!

阅读大宋嫡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