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下为之侧目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说李桓自问就算是满朝文武尽皆反对,但凡有天子支持,他也要推行税赋改革,但是那样一来必然会是无比的艰难,便是他自己都没有太多的把握。



    可是如果王阳明能够支持他的话,李桓自觉成功的几率至少会大上几分。

    自那一日大朝会以及御书房议政之后,阁老王鏊并左右都御史、礼部尚书等数位朝堂重臣因为反对李桓变革税赋之法而招致天子罢黜。



    一时之间朝堂为之哗然,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哄传天下。



    随之传开的尚且还有李桓所上书天子的那一道奏疏,尤其是摊丁入亩之法的内容传开,登时士林之中为之哗然。


    做为这个时代的精英人物,这些人自然看得出摊丁入亩之法的利弊所在,这是要从他们这些地方豪强、士绅身上割肉啊。



    从来都是他们趴在大明身上吸血,什么时候轮到朝廷割他们的肉,放他们的血了,这不是要他们的命吗?

    王鏊的目光从紫禁城方向收回,目光之中闪过一丝异样的神采,放下布帘之后,就见王鏊目光从面前一封信函之上扫过,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道:「我们南下,去往南昌府。」锦衣卫衙门



    李桓一身锦衣,仿佛是丝毫没有受到外界的风波的影响一般,一派悠然之色。



    在厅中,已经被晋升为锦衣卫镇抚使的岳不群正恭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说李桓所提真的是祸国殃民之策的话,王阳明也会毫不客气的站出来反对李桓,可是以王阳明的眼光如何不知那摊丁入亩之法对于大明的好处,要让他同杨廷和、王鏊等人一般反对,王阳明真的过不了自己心理上那一关。



    「不知先生可愿助我!」


    做为读书人,王阳明最大的追求便是上辅君王、下抚黎民,做一个名留青史的一代贤臣。



    所以说在李桓提出要改革税赋,推行摊丁入亩之法的时候,王阳明心中便已然有了决断,而非是因为同李桓关系亲密便一定要站出来支持李桓。


    此时李桓脚步一顿,在宫门口处停了下来,眼眸之中满是郑重之色看着王阳明。


    被李桓目光灼灼的盯着,王阳明只觉得一股豪气自胸膛之中涌现,忍不住笑道:「冠军侯想要名留青史,王某又岂甘人后!」


    距离大朝会过去已经有小半个月之久,天气越发的寒冷,再有一个月左右便是新的一年到来。

    听王阳明这么一说,李桓登时眼睛一亮,忍不住伸出手来向着王阳明道:「有先生相助,李某无后顾之忧矣,变法可成!」



    看着李桓伸出来的手,王阳明当即伸手同李桓击掌郑重道:「愿与君共勉!」

    王阳明听着李桓与其推心置腹的讲述着接下来他要如何推行税赋改革,心中则是深思着李桓的话,毕竟王阳明先前可是旗帜鲜明的站出来表态支持李桓的。



    最重要的是王阳明清楚以眼下大明所处境况,如果说不行改革的话,只怕大明要不了数十年便有可能会迎来改朝换代的劫数,陷入历代王朝的轮回之中。

    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下为之侧目 (第2/3页)


天,明媚的阳光洒落在李桓二人身上。

    短短的时间内,地方督抚乃至各级官员纷纷上书朝廷,弹劾李桓祸国殃民,奏章如雪花一般飞入京师。



    天下间不知多少目光齐刷刷的投向了大明紫禁城,似乎是要看坐镇于紫禁城之中的那位少年天子最终会做出什么样的决断。



    毕竟只要变法的旨意一日为下,那么一切便尚未成为定局,或许天子迫于压力就息了变法的心思呢。


    杨府,杨廷和目送又一批登门的官员离去,神色之间带着几分深邃看向紫禁城方向。



    城门口处,一辆马车吱吱呀呀缓缓的驶出了京师,临出城门时,马车的布帘被掀开,一道苍老的面容浮现出来,看上去就像是一名普通的老者一般,可是如果有人认出此人的话怕是要为之惊叹,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不久之前被罢黜阁老之位的前阁老王鏊。

阅读从百户官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