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2)天下归一的前奏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了皇帝一跳!



    赵国人口比大汉多一倍,奉行的是十五及䈂嫁娶婚生,过去五年怀了多少?3千万出头,生了多少?2前9百万,但是活下来多少?不足1千5百万!

    更为重要的是生理方面,特别是女子尤为突出,如果发育较晚,15岁恐怕亲戚都还没光顾,生理机能各方面都仍在成长期,这个时候结婚生子?没怀上还好说,怀上了体内的娃娃就跟母体抢营养,如果家境好营养能跟上还好,营养跟不上,一尸两命在所难免!



    一句话,及䈂,还没真正长开!



    夫妻俩不是人口学家,只是依据前世的常识进行解释,就是这些常识,对于皇帝来说已是大开眼界,原来自己当年那一纸看似离经叛道的皇旨,竟然误打误撞的契合了人口生育的自然法则,可是,公主跟驸马怎么会懂?


    公主懂,驸马教的,驸马懂?哦,陛下忘了,驸马做的梦?做了梦自然在梦里会经历很多事情!



    别说,九州大陆就信梦,只是别人的梦,醒了啥也没有,封小刚的“梦”,醒来就有各种各样的神奇宝贝!

    将军府的搬迁,除了皇室,首先惊动的居然是东吴长公主,了解到将军府举家迁往中州,她也快速决定,在中州成立中州分社,自己坐镇中州!对于封小刚夫妇,她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她决定,将军府在哪,她的杭州诗社就在哪!



    然后就是新华印刷,能冒着杀头大罪投标的东家吴昕,跟东吴长公主的想法一致,将军府在哪,我新华印刷就开到哪!目前自己沙洲的新华印刷交付了大量的套册,银子也比以往宽裕很多,去中州买个拓印工坊没有难度!



    只是将军府能迁,御赐牌匾也能随迁,这是皇帝同意的!吴府那边可迁不了,没有皇帝的旨意,没人敢摘那一品夫人的牌匾!好在周氏看得开,近期还主动给他物色偏妻和下妻,能嫁进钦赐一品夫人府,虽然只是偏妻或者下妻,大户小户的都有心思,虽然皇帝钦封的这个工部典吏都能当自己女儿的爹也无碍,就怕自家女儿入不了一品夫人的眼!偏妻下妻或者妾,首先必须得到正妻也就是原配的同意,所以,入不了一品夫人的法眼,就进不了门!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周氏看上了一个人!封家军的人!具体的说,是封家军的遗孀!过得很不好的遗孀!



    大汉皇朝对于寡妇再嫁并没有那么多的限制,特别是针对行军产生的寡妇,就算是收到阵亡信后你要改嫁都可以,只是得过四十九日方可成婚!



    只是大多数行军中遗孀,特别是封家军遗孀,还没有改嫁的先例,因为封家军的阵亡抚恤极高,属于遗孀那笔必须是遗孀本人领取,任何外人是不能代领的!若有孩童,将军府负责养育到18岁。



    那么,这个娘家也姓周的封家军遗孀怎么会过得不好呢?



    在一品夫人周氏收集到的风言风语中,了解到了具体的情况,并告诉了自家男人,“这个事,别人不管,将军府对咱家有大恩,就算以后你不娶她,你也得管!”



    吴昕整理并写下相关证据,包括谁能证明那些事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哪些银子是什么人什么时候用到了哪里,都写得一清二楚,然后前往中州!



    听到门房通报,新华印刷吴东家求见,夫妻俩还一阵纳闷,他怎么来中州了?



    可是吴昕上来并未多说,打了招呼就递上自己夫妇调查出来的一切!



    封小刚大怒!刘思雨大怒!连同整个封府上至二老下至丫鬟门房都是大怒!胆子够大,欺负到封家军头上来了!



    对于吴昕这边,没有过多的客套,就是一句话,新华印刷要开到中州来,你如果遇到自己搞不定的,需要帮忙就来将军府!然后派刘思雨的一个丫鬟带着吴昕提供的资料去宫里报给皇帝,夫妻俩召集亲卫,直接杀回沙洲!亲卫只有100人,对于处理这个事件是不够的,封家军大军在哪?沙洲城外!



    当封家军大军入城的时候,除了太子之外,所有人都呆了:封家军要造反?这是所有人的想法!因为封家军是戍边军队,无令不得入城!可城门那里也没有任何阻拦啊!



    兵部,吏部,户部,沙洲都城衙门!四个衙门,被封家军围了起来,同时被围的,还有封家军这个遗孀的婆家大院,这里由亲卫队执行!



    军令早就下发,哪个衙门抓哪个,都有具体的人执行,围得快,撤得更快,抓完人交给亲卫队,大军又迅速围住了被抓之人的府邸,然后就不动了!



    四个衙门的蛀虫全被带到这个大院时,蛀虫们就知道事情败露了!



    “人齐了,都进去吧!”这也是将军府!只不过这个将军府名存实亡,老将军早已战死沙场,自己的大儿子跟随封小刚,也不幸战死沙场!二儿子是个纨绔子弟,挂了一个兵部抚恤司吏的闲职!



    封小刚手里有一把剑,这是中州赵国皇室不知道从哪弄来的,之前就看他很喜欢,这次他杀回沙洲,皇帝派人紧赶慢赶,追上来赐给他了,并明旨可持剑上斩纨绔皇子,下斩贪官污吏!一剑在手,大汉皇朝,除了皇帝和后宫,他都能便宜行事!



    所以,这个题牌“威远将军府”,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拦截作用!



    府内早就乱成一团,因为在四个衙门的蛀虫没有到来之前,无论威远将军府如何询问,外面的封家亲卫都不开口说话,想硬闯,刀剑就直接架在脖子上!



    老将军夫人颤颤巍巍的迎出大堂,老人家是看着“十三公主”长大的,“十三丫头,这是怎么了?陛下这是下旨抄老身的家啊?”



    从收集的信息来看,在这件事情上,老夫人是不知情的!所以刘思雨还是很客气的走过去扶老太太回大堂坐好,“嬷嬷,我家夫君只是奉旨借您这威远将军府审个案子,别担心!”这能不担心?怕是越到后面,老太太都会气死!



    “都说说吧,谁先来?”堂下跪着十几个蛀虫,都是兵部吏部户部和都城衙门的大小官员!



    看了半天没人开口,封小刚火气上来了,指着都城衙门负责抚恤发放登记造册的三人,直接就下了下令“来啊,他们三个,拉出去,砍了!通知他们三个的府邸,一个不留!”



    这仨倒是好,还愣着没反应过来,人头已经落地,连累的是三家老少!



    这不分青红皂白的杀令,总算让堂下的某些人反应过来,自己犯的事,那是要灭族的!也许主动坦白,还能捞个流放为奴的好处!



    有先后顺序的,这个时候你想坦白,不好意思,我不听了,按我的顺序来。都城衙门三个已经伏法,那就从吏部开始吧!



    一个一个倒豆子一般,把这些年干过的贪污挪用朝廷抚恤的事情一一道来,而刘思雨在杀回沙洲的路上早就安排亲卫去太子那里要了执笔,这个时候就派上用场了。



    最后,每个人都把矛头指向了威远将军府的二少爷!而老夫人,早就听得心惊肉跳的,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提到这个婚姻政策,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概念,新生婴儿死亡率,可九州大陆没有这个概念啊。也还好,九州对新出生人口及怀孕后期人口都有统计,归户部管理,出生之后就会有一张官府出具的生育证明,凭证可享受官府给的新生儿口粮补贴,直到年满6岁,但是如果6岁之前夭折,必须及时到官府报告并领取另外一个证明,类似于人口死亡证明,凭证可以领取一笔不少的伤葬补贴!



    迟报,瞒报,漏保?除非你想灭族!


    夫妻二人一致认可皇帝关于婚姻人口的政策,这倒是让皇帝觉得很意外,因为之前在沙洲时,他这项国策是以皇旨推下去的,虽然实施起来看似没什么问题,但大户人家如果整个童养媳什么的,外人完全不知道啊!



    十五及䈂,这是九州大陆古来有之的说法,及䈂即可嫁娶婚生,也是流传千年的九州婚俗,怎么在自家公主和驸马这里,好像如此一来犯了天大的罪一般,反而自己大汉皇朝那导致上下阴奉阳违的至少年满十八方可成婚的一道皇旨,却受追捧!


    有这样的数据记录,新生儿死亡率就好解释了,先把户部随行来的官员逮过来,问问过去五年大汉统计的从怀孕后期到新生儿出生及死亡情况,又把赵国户部的官员找来要了同样的数据。


    而大汉皇朝,过去五年,怀了1千万出头,生的也接近这个数,关键是,存活下来的,也接近出生的!


    比如有些人,15岁可能才1米5,等到了18岁,三年之间猛长个子,串到了1米8去,这还只是身高方面。

    几个数字摆在皇帝案前,就不需要解释了,一眼就能明了的事情,只是皇帝弄不明白的是,这数据跟婚生年纪关系有多大。



    所谓及䈂这个概念,是千年流传下来的,但是以封小刚和刘思雨这样经历高等教育的人来说,及䈂并不代表成年,人若未成年,就还是个孩子,前世那么多经验证明,18才是成年的门槛!

    国库的充裕,还能做什么呢?要致富先修路,这个前面已经跟皇帝老丈人说过了,还有就是教育!夫妻俩轮番上阵,才给皇帝解释清楚为什么要大兴教育,特别是夫妻俩同时提到的,少年强则大汉强,这个解释半天!



    很直白的解释,如果少年都在家混吃混喝,迟早会把家底败光吧?一旦国家有难,文不成武不就的,谁来帮国家度过劫难?现在可以依靠封家军,可封家军将士总有一天会老去,老到上不去马,拉不开弓,那还有谁可以依靠?所以,趁现在国库充裕,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从娃娃抓起!

    (12)天下归一的前奏 (第2/3页)


趟,货物的流通就更快,而大汉的收益就更多!利民,同样的道理,路好了,百姓的流动性就变得更大,就会带动各种货物的交流,民富国强!

    近日,陪都中州皇帝公告天下,沿袭沙洲颁布的嫁娶婚生旨意,定为大汉皇朝第一国策,“凡大汉皇朝疆域所达,皆需遵循本国策,以童养、送,养、代养为由者视为欺君,举报者有功”



    这里倒是埋下了统一九州的前线,凡大汉皇朝疆域所达,外人看来就是指现有的疆域,只有皇帝和夫妻俩知道,后面无论吞并任何一国,都无需再颁布这个旨意!



    现在的大汉皇朝无需大规模养兵这是封小刚的提议,兵不在多在精,倘若皇朝工部能按照样品造出武器,哪怕相对低劣,都是近期其他国家达不到的水准!更重要的是,大汉皇朝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而且远远的领跑!原本军费的支出,全部改支到仿造这一块。


    至于少年强则大汉强,这个旨意交给沙洲的太子去颁布,修路造桥疏浚河道也通通交给太子去颁布。



    将军府的迁移,封小刚原以为会遭到封父封母的反对,可回去通传的亲卫刚把意思说完,二老直接就安排搬家了。其实二老也想得开,大儿子随皇帝去了中州,大女儿跟夫君作为太医院太医,也随皇帝去了中州,至于封小刚和封雪岚,那中州还是他们打下来的呢!沙洲就剩二老了,留在这里怪冷清的!

阅读三生三世的情劫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