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卷 前世今生 (177)封家小少爷、刘家大小姐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数千年来,西江祭司更换无数代,这是一个悠久的传承!



    如今的西江祭司,更是整个苗疆的传说!千年之前,在封刘两族抵达苗疆前夕才接任,千年过去,不死不老,甚至她的侍卫也是一样,十五个年轻侍卫,跟随西江祭司千年,没有任何变化!

    关键是,哪怕两家前一秒还在大战,一旦当地土司的兵马出现,两家原本相对的刀口,瞬间就可以做到一致对外,然后穷追猛打之下,又能从土司的手中咬下一片地!



    据不完全统计,就因为这封氏和刘氏,苗疆本地,西江区域,千年之间,已经有近十个土司的地盘没了,这些土司传承也就不存在了。



    唯独只有西江祭司,无论是封氏还是刘氏,每逢苗疆各种节日,都会派人献上大礼以示尊重,千年不断。


    两家与当地的融合,不只是联姻这方面,还有一点极为重要!



    语言文化!

    两家有同样的规定,凡16岁以下的人,不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千年之前,苗疆实际上很排外!如今也还是一样的,只是现在大家都不排斥封刘两家——经过了千年的融合,不说两家被本地同化,也不说本地被两家同化,但都融合得差不多了。



    别看两家持续争斗千年,动不动就玩家族大战,但面对外敌入侵苗疆,两家却又能放下一切仇恨,共同抵御。


    封刘两家,隔河相望,纷争持续、千年不断。



    作为外来人,实际上跟本地民众是格格不入的,两家的生活习性,住宿空间等等一切,都与本地民众完全不同。


    而且,两家平时互相挤兑,却都听一个人的话,这个人就是西江祭司!


    西江祭司能让封刘两家信服,这倒也是让苗疆民众奇怪的地方——因为无论是封氏还是刘氏,本身并不像他们一样有着祭司信仰,两家信什么不得而知,哪怕是本地嫁入两家的子嗣,但凡回族都不能透露半句两家的内情,千年如此。


    宗族化的管理模式,加上两家从中原地区带来的先进技术理念,让当地土司非常头疼!

    没错,封刘两家与本地的融合就是:与本地民众联姻——不存在嫁的情况,全是娶或者入赘。



    经过千年的发展,封氏与刘氏,不断吞并两岸的村寨,形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族,却依然游离于苗疆的管辖之外——苗疆本地的土司,千年来发动了无数次战争,想要吞并或者驱离封氏与刘氏,每一次都被两家合力打散,顺带还能吞并一部分原本属于当地土司管辖的区域。

    千年以前,有一封姓男子,带着家人逃难似的从中原地区迁移过来,落户于雷公山下西江江畔,扎下了根。



    同一时间,刘氏家族某一支,也落户于雷公山下西江江畔,同样扎根于此。

    第二卷 前世今生 (177)封家小少爷、刘家大小姐 (第1/3页)


    神州大陆,苗疆!

    众所周知,苗疆有自己的文字,有自己的语言,甚至各民族之间的语言还不尽相同。



    但是,被两家纳入领域范围的民众,在学习自己族群的语言文字的同时,无论男女老少,还必须进入学堂,每日至少要学习半个时辰的封刘两家共有的语言文字;当然,封刘两家的子弟,也必须每天学习半个时辰的本地语言文字,千年如此。



    有传言道,连历任西江祭司,也都会每日抽空学习两家传承的这种语言文字,只不过哪怕历经千年,都没有得到证实!


    在两家治下,本地民众每家都能做到,按人头拥有等量的田地,每年只需要按人头上缴收入的一成,如果当年收入欠佳甚至颗粒无收,两家还可以贴补一部分,来年收成好了,再还回来就行——当然,必要的“利息”还是要用的,那就是需要帮助两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算太难。



    有时候需要帮助抵抗土司军队,这是本地民众最喜欢的——因为一旦遇到这样的情况,每日的口粮就有了着落,还能每人获得一些铜板——这也是封刘两家领域内流通的等价物品,有了铜板就可以从两家购买物品;如果战死,家人还可以获得更多的补贴,但恶意送死就不行了,必须是真正的死战战死才有。

阅读三生三世的情劫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