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二章: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正气歌出,举世惊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恩。”



    “白鹭府的事情,他出现了,会给孔家带来麻烦,让他去扶罗王朝。”

    老者继续开口,道出白鹭府的事情。



    孔家的确有参与。



    “是。”


    孔平点了点头,如此回答道。



    随后继续开口道。

    后者十分不屑。



    他虽然主张利益,可对商人依旧是打心底的鄙夷。



    后者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



    “五百万两,给他们外宴席位,不过只允许他们的后人入宴,要有功名,无功名者不可入宴。”



    “其余商会也要通知一二,人不来没有关系,不备厚礼者,一一记下,赠了厚礼,让他们在府外之宴,腾出一桌即可。”



    他出声,显得十分澹然。



    “是。”



    孔平点了点头。



    如此,孔平离开,而老者也缓缓离开。



    转眼之间。



    两日时间过去。



    距离顾锦年问斩,还有四天的时间。



    而这两天内,整个大夏王朝也发生了许多事情。



    关于顾锦年问斩之事,成为了大夏王朝所有百姓最大的话题。



    百姓是支持顾锦年的。



    尤其是最开始两天,无论是百姓还是各地读书人,皆认为顾锦年无罪。



    可就在这一日,一些不同的声音,也逐渐响起。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顾锦年虽为民伸冤,伸张正义,可若不杀,国法难容,往后各地官员纷纷效彷,大夏必将亡国。”



    “我敬世子殿下为民之心,可也敬大夏律法之森严,古今往来,乱法之国,终究化为废墟,杀顾锦年,是为保全国本。”



    “各位百姓,千万不要写联名册了,世子殿下已经有赴死之心,他不想让陛下为难,也不想让大夏乱了法,他是要舍身取义啊。”



    “若是写联名册,其实是害了世子殿下,世子殿下立不朽之功,如若此番被斩,乃是立德,死后百年,可为准圣。”



    “是啊,这是天大的荣誉,尔等无需如此,让世子知道了,反而会怪罪你们。”



    莫名之间。



    这种声音响起,显得十分古怪。



    因为这番话挑不出毛病,可仔细琢磨又觉得有些古怪。



    但不得不说,这种言论的效果,的确有用,有些府城的的确确正在为顾锦年准备联名册。



    只是随着这种言论的出现后,的确有不少百姓停下来了。



    因为感觉说的没错。



    这就是言语的力量,这种声音的本质,无非就是想要顾锦年去死。



    但他们很聪明,没有去辱骂顾锦年,也没有去反驳顾锦年的功劳,反而夸赞顾锦年的仁义,让顾锦年去舍身取义,歌颂顾锦年的伟大。



    反正人死了,给你点美名又能如何?你要是喜欢,再给你加点。



    这种人是最坏的。



    表面上是为你好,其实就是在害你。



    而这种声音,也逐渐传到了京都内,影响了整个大夏王朝。



    比起之前,人人为顾锦年打抱不平的现象,现在却安静了许多。



    而大夏京都。



    皇宫内。



    大殿当中,争议声响亮无比。



    原因是,礼部尚书杨开,带来了万民册,为顾锦年请愿。



    万民册之下,百官的确震撼,说是说万民册,可实际上联名册有几百本,少说有几十万人为顾锦年请愿。



    这可不是小事。



    为官者,能做到这个地步,令人敬畏。



    实际上,有些官员的确有心思为顾锦年开罪,毕竟顾锦年才华横溢,未来必是大夏的顶梁柱。



    又是陛下的外甥,还有镇国公的孙子,倘若当真问斩,没必要闹得这么僵。



    可还不等百官开口,一道声音响起。



    “启奏陛下,八王入宫,入殿面圣。”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



    大殿内瞬间安静。



    “准。”



    永盛大帝开口。



    下一刻,八道身影出现。



    这是八位藩王,每一位都是手握大权的存在,是大夏王朝顶尖的权贵。



    八王出现。



    一时之间,气场镇压大殿所有人。



    他们目光睥睨,走起路来,更是虎虎生威。



    当然,踏入大殿后,几人立刻朝着永盛大帝一拜。



    “臣等见过陛下。”



    八人开口,声音响彻大殿。



    “免礼。”



    永盛大帝缓缓起身,招呼八人起身。



    “来人,赐座。”



    他继续开口,让人赐座。



    很快太监搬来凳子,让八位王爷落座下来,紧接着一道声音直接响起。



    是陈王的声音。



    “方才在殿外,本王听闻有人要为顾锦年开罪。”



    “敢问是谁?”



    陈王入殿,还没有缓和一下场面,便直接开口,让大殿瞬间变得安静无比。



    “王爷,是老夫开口,这里是百姓的联名册,老夫认为,顾锦年虽有僭越国法之错,可最终还是一心为民,可给予严惩,但无需问斩。”



    “这是民意所向。”



    礼部尚书杨开出声,他帮顾锦年,不是因为什么利益,而是根据情况而来。



    可此言一出,陈王不禁冷笑。



    “可笑。”



    “僭越国法,还能开脱罪名?”



    “那是不是说,往后若有官员,来到本王面前,要调遣三十万大军,包围某郡某府,想杀谁就可以杀谁,本王是不是要答应?”



    “这顾锦年的确是一心为民,本王也佩服,可国有国法,尔等身为朝廷大员,难道还不知道国法不可越?”



    “今日顾锦年这般做,明日就会有徐锦年,周锦年,王锦年这般去做。”



    陈王直接出声,怒斥杨开。



    这一番话,说的没有错。



    使得杨开有些沉默。



    “杨大人,本王也敬佩顾锦年,可国法就是国法,想来陛下也是这般认为。”



    “就好比本王入京,须向礼部汇报,倘若可以逾越国法,那是不是本王以后无论去任何地方,都不需要通知礼部?”



    又是一位王爷开口,是鲁王。



    八王,乃是蜀王,吴王,唐王,陈王,鲁王,楚王,南平王,齐王。



    是根据大夏之前的十国领地划分。



    至于周王,不属于八王类,周王乃是一等王,最高的王,其次便是祁林王,大夏唯一的异姓王。



    十位王爷,是掌握兵权的,有一定话语权,整合在一起,是一股不朽的力量,无法忽视。



    至于没有兵权的王爷,多多少少也有二三十人,在各地驻军,享受人间极乐。



    好在开国之始,虽权贵极多,但至少地多人少,还没有到饱和的阶段,能供这些王爷们吃香喝辣,若是再过个三四百年,那就不好说了。



    而这十位王爷,不缺乏与永盛大帝关系好的,可今日同来,也并非是跟永盛大帝作对。



    此番前来,遵从国法,站在国家角度去衡量此事,故而一同联袂而至。



    鲁王的话,让百官皱眉。



    很明显这是一种赤果果的威胁。



    但他们挑不出什么刺。



    如果顾锦年当真无罪。



    那他们以后是否也能这么干?



    毕竟只要罪不至死,造反的成本可就大大降低不少。



    造反最大的麻烦,不就是满门抄斩,株连九族吗?



    如若能不死,那这些藩王就不可能没心思。



    当然也不可能说,这边无罪,他们就直接开始造反,甚至他们也不会想着去造反。



    毕竟自己又当不了皇帝,现在有吃有喝,有兵权有地位,干嘛去造反啊?



    可架不住别有用心的人挑拨离间啊。



    “王爷言重了。”



    最终,杨开只能深吸一口气,选择退避。



    “没有什么言重不言重的。”



    “陛下。”



    “臣并非是针对顾锦年,臣也知道这个顾锦年才华横溢,是当世之大才。”



    “可僭越国法,就是僭越,他私自调兵二十万,臣其实并非不可以忍,可二十万大军被他挥之而来,呼之而去,封锁江陵郡。”



    “说杀谁就杀谁,这眼中还有朝廷吗?这眼中还有陛下您吗?”



    “他目无王法,罪该当诛。”



    “这也就算了,祁林王十万铁骑,差一点就要被他诛灭,这点是臣最不能容忍的。”



    “就因为一己私欲,就因为一时愤怒,差点酿出大错,如若不是祁林王忍气吞声,连连退让,只怕十万大军早已经被诛。”



    “若今日陛下您不处理顾锦年,大夏国本将无,臣等也不服。”



    “今日,请陛下给臣等一个答复。”



    最终,楚王的声音响起,他抨击顾锦年,就是要让顾锦年死。



    一点活路都不给。



    而且话里话外,态度坚定。



    不杀顾锦年。



    难平众怒。



    说话间,八王齐齐站了起来,望着永盛大帝,让他给出一个答复。



    听着八王的声音。



    永盛大帝面色平静,稍稍沉默后,他缓缓开口。



    “顾锦年之桉,朕没有更改之意。”



    永盛大帝开口,这是他的答复。



    可八王并不认可,而是望着永盛大帝道。



    “还请陛下,以太祖名义立誓。”



    显然,皇帝的话,没有人相信,尘埃不落地,那么皇帝永远可以更改。



    “放肆。”



    这一刻,永盛大帝起身,直视八王,眼神当中是怒意。



    让他用太祖的名义起誓?这还真是给他们天大的胆子,逼宫也就算了,当真是一点面子也不给?



    “陛下息怒。”



    “臣等只是为大夏国本,如若陛下不答应,臣等不会离开。”



    可是,八王没有一点虚。



    一时之间,朝堂内显得无比安静。



    “王爷,此事无需如此。”



    有人开口,想要打个圆场,可得到的便是冷声。



    “轮得到你开口吗?”



    声音响起,百官皆然皱眉。



    尤其是想打圆场的人,更是闭上嘴巴,低头不语了。



    “朕说了。”



    “七日问斩,不会更改旨意。”



    “尔等若要在这里待着,那就待着,退朝。”



    永盛大帝深吸一口气,说完此话,他转身离开,可心中满是怒火。



    天下人都知道,顾锦年是自己的外甥,也知道顾锦年有惊世大才,这种大才,怎可能杀?



    可八王借这个机会,前来逼宫,这就是跟他唱反调。



    一时之间,他心中滋生了一个想法。



    但他知道,现在还不行。



    看着永盛大帝如此,八王也就没有多说什么了,虽然没有逼永盛大帝起誓成功。



    但也达到了他们的目的。



    而与此同时。



    大夏京都。



    苏怀玉显得有些沉默。



    因为他遇到了一个人。



    一个老头。



    只是一眼,苏怀玉便知道对方很强。



    所以他没有选择乱动,老老实实跟着对方离开。



    街道当中。



    一处无人巷子内。



    苏怀玉显得恭敬,朝着老者一拜。



    “前辈,有什么需要晚辈帮忙的,请前辈尽管开口。”



    苏怀玉很老实,没有任何嘴硬,也没有任何反抗。



    “你小子不错,是我见过最老实的人。”



    老者开口,他鸡皮鹤发,但并不亮眼,走在人群当中,很容易被人无视。



    “前辈过誉了。”



    苏怀玉一本正经。



    “老夫要你做一件事情。”



    老者开口,想问一件事情。



    “请前辈放心,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者开口,负手而立。



    “回先生,孔振已经被安排出境,三日后,应当抵达扶罗王朝。”


    孔家已经不是小小一个世家那么简单的事情,其中势力错综复杂,绝无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孔振的事情,处理的如何了?”


    孔平开口,如此回答道。


    “回头告诉匈奴王,大夏王朝已经发现,这件事情孔家不会继续参与,让匈奴王自行解决。”


    “明白吗?”

    “匈奴,扶罗,还有大金王朝,也有些大夏人,眼下就差最后一步,问题不会太大,无非是成本问题。”



    “此事,孔家到此为止,不准任何人再涉及其中,销毁所有证据,若被发现,会惹来天大的麻烦。”

    故而圣派占据主要权力,儒派也逐渐凋零,若不是根基问题,只怕儒派不存一人。



    而这位,便是七十二圣贤之一,也是圣派的人。

    第一百一十二章: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正气歌出,举世惊 (第2/3页)


思想教化明显弱于利益控制,毕竟人心浮躁,尤其是盛世之时,世人爱慕虚荣,贪图享福,什么圣人道理,没有几个人愿意认真聆听。

    “对了,先生,圣宴即将开始。”



    “四大商会赠来黄金三百万两,求圣宴之位,先生意下如何?”



    孔平继续开口,说出这件事情。


    “区区三百万两黄金,也想参加圣宴?”



    “这些商人有什么资格入会?”

阅读大夏文圣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