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一章:大儒自尽,彻底闹大,骂声如海,万人聚京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最酸的还是大夏王朝读书人,毕竟是一个王朝的,他们现在不想说太多,就是希望顾锦年能将圣器交出来。



    如果顾锦年交出圣器的话,那一切好说,交给孔家他们更加开心,虽然他们知道一但交给孔家,想要拿回来估计很难。

    “没错,而且还是这种圣器,对我等读书人来说,威胁太大,如若你顾锦年有品德,我等无惧,可就怕你胡作非为。”



    “交出圣器,这件事情可以到此为止,我等也敬佩世子殿下功德无量,为天下读书人着想,至于其他的事情,另算。”



    一道道声音响起。


    矛头瞬间指向圣器,要让顾锦年交出圣器。



    这里面要是没有人在暗中推动,鬼才相信。

    然而有人拉住他,让他不要乱语,说归说,不要牵扯到孔家,只是自从与顾锦年结识后,他的性格也有些变化。



    故而他没有在乎,进行回应。



    可以说,大夏书院的学生,一个个都是主力军,在京都当中展开骂战,对外面的一些言论进行抨击,而且到处去演讲。



    就是担心被有心之人带偏思维。



    “顾锦年有没有德行,我等说了不算,尔等说了也不算,圣器选择顾锦年,那就代表顾锦年有德行。”



    关键时刻,有一道声音响起,给予最强的回应。



    是大夏礼部尚书。



    杨开。



    是的。



    没有人会想到,关键时刻,杨开的声音会响起,而且还选择帮助顾锦年。



    不过杨开说的话没有问题,有没有德行,不是别人说了算,而是圣器说了算,圣器有灵,如若顾锦年没有德行。



    圣器会选择顾锦年吗?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有人说过,可效果不佳,因为身份问题,没有人在乎。



    可杨开一出声就不一样,他一开口,算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让顾锦年的风评得到巨大扭转。



    不得不说,这段时间,整个大夏王朝无比热闹,所有百姓都在吃瓜。



    东荒所有王朝也都在关注这件事情,甚至中洲境内也有人关注此事。



    争议太大了。



    而大夏书院上空,乌云凝聚,的确有些可怕,令人心中生畏。



    关键时刻,有人开口,希望孔家出面,给予一个答复。



    这件事情,如若孔家人不出面的话,很难取得绝对性的胜利,毕竟顾锦年之前为民伸冤,得到了巨大的名望,想要抹黑顾锦年很难。



    必须要真正的大人物出面,这样的话,才可以有效进行抨击。



    面对诸多读书人的声音。



    但孔家也在翌日做出回应。



    大致内容十分简单,初闻此事,实乃不愿相信,世子殿下才华横溢,为儒道圣子,有不世之才华,更愿为百姓伸冤。



    此乃孔家后辈皆愿学习之处,故而其中定然有一定误会,孔成之所以被削儒位,也必然是孔成有些地方做错了,非常希望各方都应当消消气,冷静下来,好好想想这件事情。



    同时隔空邀请顾锦年参加孔家家宴,愿意在家宴之上,盛请各地名儒,前来一聚,孔家愿意出面调和彼此之间的矛盾。



    倘若有误会之地,可以当面说清,解释清楚来。



    至于圣器之事,孔家认为天下读书人心中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可也能明白,世子殿下毕竟年少,得到孔圣恩泽,给予圣器。



    自然不愿放下,所以孔家愿意等顾锦年参加孔家家宴后,进行协商,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不希望伤了和气。



    孔家不希望顾锦年有任何损失,毕竟顾锦年乃是儒道圣子,是未来儒道的扛旗者,容不得半点闪失。



    这就是孔家表达的意思。



    可以说,这个回答,几乎是将孔家仁义推崇到极高之地。



    顾锦年削孔成儒位,结果孔家以德报怨,竟然没有半点恼怒,甚至愿意主动出面调和,希望不要因为一件这样的事情,引来争斗。



    邀请顾锦年前往孔家,参加家宴。



    无论是言论还是行为,孔家做的都很不错,至少在天下人看来,孔家极其的大度。



    但这般的言论,传到了一些人耳中,却引来了冷笑。



    孔家这话说的多漂亮?



    可实际上却将顾锦年置于一个极其危险的地步,如果顾锦年不去,那就是心虚,没有胆量。



    可如若顾锦年去了,这孔家家宴,也必然是一场鸿门宴啊。



    孔家以退为进,使得顾锦年进退两难。



    孔家表态结束后。



    一时之间,天下读书人的目光全部聚焦在大夏王朝。



    聚集在大夏书院。



    他们等待着顾锦年的回答。



    只是,大夏书院内,众多学子有些心急了,孔家的言论,让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毕竟顾锦年在悟道,没有人敢去打扰顾锦年,万一不小心破坏了顾锦年悟道,那当真是罪该万死啊。



    可如若不回应的话,又会被人说是心虚。



    到最后,苏文景替顾锦年回答了。



    “世子殿下正在潜心悟道,孔家家宴,难以赴宴,老夫会替顾锦年前去一趟。”



    这是苏文景的回答。



    他要替顾锦年去一趟孔家家宴。



    孔家家宴于下个月举行,顾锦年悟道还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不可能因为去参加这个家宴,而耽误悟道。



    只是苏文景的回应,瞬间得到了无数回声。



    “需要你替他去吗?这件事情是顾锦年惹出来的,文景先生这趟去,是为了给顾锦年求情吗?”



    “爷爷在的时候靠爷爷,爷爷不在的时候靠老师?这就是儒道圣子吗?真是有够可笑的。”



    “此事还轮不到文景先生为顾锦年出面吧?您又不是顾锦年的老师,只是先生罢了。”



    “什么悟道不悟道?他得圣器,难道还不能悟道?我看啊,就是在找理由,无非就是不敢去孔家家宴,怕被人羞辱。”



    “之前我还不相信这些事情是真的,如今顾锦年做贼心虚,我算是彻底明白了。”



    “若心中无愧,为何不敢去?还要请人替之?可笑至极。”



    “悟道?早不悟道,晚不悟道?偏偏在这个时候悟道?”



    “真当我等是傻子吗?”



    回应声响起,似乎比之前还要激烈,这很不寻常,因为出面的人是苏文景,清流之首,按理说苏文景的名望很高。



    他开口了,理应不会有这么多声音,可大夏王朝内的声音很多。



    比之前还要多。



    显然,是有人不希望苏文景代替顾锦年前往孔家家宴。



    孔家要的是圣器。



    而不是谁过来。



    苏文景来不来无所谓,但顾锦年必须要来,所以这种声音很强烈,必须要顾锦年亲自出面。



    这种声音很多。



    但苏文景没有给予理会,他知道这帮人暗藏什么坏心,不过苏文景还是去了一趟顾家和皇宫。



    传递出一个信息。



    无论如何,等顾锦年悟道结束后再说,不能因为这件事情,干扰到顾锦年悟道。



    顾家同意,也没有理会这件事情。



    永盛大帝也同意这个抉择。



    无论如何,现在什么都不做,让他们去说,反正悟道最为重要。



    如此,连续过了五六天,骂声依旧有,可的确比之前要弱了很多,毕竟顾锦年在悟道,从头到尾都没有去回应。



    苏文景回应之后,也没有任何话说,任凭外面人是如何猜测,不回应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可就在这件事情逐渐平息下来之后。



    一则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也将这件事情,彻彻底底引爆。



    “孙正楠先生自尽了。”



    随着消息传播出去。



    整个大夏王朝直接炸锅了。



    尤其是江南书院。



    当江南书院所有读书人知晓此事后,这些读书人彻底坐不住了。



    谁能想到,在这个时候,孙正楠自尽了。



    而且孙正楠死后,留下遗书一封。



    其中内容是对顾锦年的痛斥。



    遗书内容洋洋洒洒三四千字,先是说明自己这一生所作所为,无愧于心,只认为自己过于直来直往,有些得罪人,但这就是自己的品行。



    却没想到晚年之时,因为自己这个品行,惹来天大的耻辱。



    身为大儒,桃李满天下,教书育人,辛辛苦苦几十年,就因为怒斥了顾锦年几句,从而被削去大儒之位。



    沦为普通人,这让他感到极大的耻辱。



    故而,痛斥顾锦年尽千字,最终也说明自己不愿留在这世上,希望天下读书人能为自己讨要一个公道。



    而后离世自尽。



    孙正楠的死,成为这件事情的引爆点,原本这件事情已经快平息下来,可谁能想到,孙正楠竟然会选择自尽呢?



    但一时之间,有诸多消息传出。



    孙正楠被削去大儒才气,身体衰败不堪,而且因为气火攻心,导致有些中风迹象,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他本就八十多岁,靠着才气滋养肉身,如今才气没了,身体衰败,各种病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尤其是扶罗王朝和大金王朝不少读书人都觉得不公平,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的王朝当中,也有比顾锦年更优秀的人。



    年轻一代是没有,但老一辈也有一些为民伸冤的人,可为什么没有得到圣器?


    如今更是儒道圣子,还是仙道仙灵根,所有的荣耀都集中在了他一个人身上,搁谁谁不眼红?



    现在更是得到传说当中的儒道九大圣器之一,这让天下读书人极其的不服。


    他们不服,心中产生了不平衡的想法。


    可那又如何?反正不是自己的东西,自己得不到,也不想让别人得到,很典型是这种心理。


    “孔家乃是圣人世家,有三件圣器,不可能会贪图你的圣器,我等也愿意为你做个担保,共同见证,如若你不交,你便是自私之人,没有品德,配不上圣器。”

    如此一来,声势才会如此浩荡。



    “圣器,有德之人可获,如若无德,怎配圣器?倘若顾锦年认为,这件事情你蒙受不白之冤,那你将圣器交出来,交给孔家。”

    就是圣器。



    顾锦年才不过十七岁啊,爷爷是镇国公,父亲是临阳侯,自己马上也要封侯,皇帝是他舅舅。

    第一百二十一章:大儒自尽,彻底闹大,骂声如海,万人聚京 (第2/3页)


们心里不是滋味的事情。

    面对这样的声音,大夏京都读书人的反应就不一样了。



    “凭什么交出圣器?圣器是世子殿下偷来的吗?当真是可笑。”



    这是王富贵的声音,他第一时间开口,给予回应,也气的不行。


    “交圣器出来?孔家配吗?已经拥有了三件圣器,还想将第四件圣器占为己有?可笑不已。”



    江叶舟的声音也响起,他更是气不过,直接辱骂孔家。

阅读大夏文圣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