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零二章:不朽之言,稷下学宫,大夏平难,废王之计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然,他也知道,顾锦年入宫肯定有事要找自己。



    “舅舅。”

    “你说。”



    谈到了国家大事,永盛大帝倒也显得严肃起来了。



    “其一,大夏天灾必然是有人在暗中搞鬼,能引来如此天灾,仙门,佛门,各大王朝绝对逃脱不了干系,舅舅,此事极其重要,要立刻彻查,哪怕是蛛丝马迹,都不可放过。”


    顾锦年开口,这是第一件事情。



    大夏天灾,死伤多少?这些伤亡必须要有人来负责,查清楚是谁,然后给予雷霆手段报复,不然的话,同样的事情,会上演无数次。

    “朕打算,让受灾之地百姓,迁徙五大绿洲之地,由朝廷拨款,再发布几道诏令,让大夏一切穷苦百姓,都可前往这五大绿洲之中,再将农耕之物送入其中,使得百姓安居乐业。”



    这一点永盛大帝已经想好了。



    陇西郡地动,东林郡火灾,南越郡洪灾,很多灾民家也没了,倒不如直接迁徙前往绿洲之地,一路上都会有人照看,虽然苦了一点,但至少有江中郡源源不断给予粮食。



    还是能活命的。



    等到了绿洲之地,再一步一步重建新的家园,外加上有极多的良田,赠予这些百姓,对于百姓而言,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陛下英明。”



    顾锦年高呼一声。



    “锦年,都是一家人,不需要说这些虚的。”



    “不过,如若迁徙,重建家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还有银两将会是天文数字,大夏国库根本无法承受,这江中郡龙米,到底有多少之数,你能告诉朕吗?”



    永盛大帝开口。



    计划是好,但每一个计划都要大量金银来解决,说句难听点的话,没有钱,寸步难行。



    按照正常的赋税,想要完成这恐怖的迁移和修建家园,大夏王朝十年的财政都做不到。



    “舅舅,眼下各地灾情,必须要以粮食来稳定,再加上这次天灾,大夏将士也受苦了,外甥的意思,是江中龙米用来稳定灾情善后,犒赏三军,外加上粮仓存储,毕竟百姓一路迁徙,各地都需要备好粮食。”



    “所以第一批收割的粮食,有大作用。”



    “舅舅可以下圣旨,向大夏商人借银,按照一定利息支付,等到江中郡第二批粮食生产出来后,一切就好说了。”



    顾锦年不打算动用第一批江中龙米,他明白永盛大帝的意思,想要卖米然后换取银两,从而解决这些事情。



    但这没有必要,江中龙米必须要用在刀刃上,让百姓吃饱喝足,定下民心。



    不然这个迁徙之事,就很难办了。



    “向商人借银?”



    永盛大帝有些惊讶,但想了想他没有犹豫,直接答应下来了。



    “其三,这天外陨金,舅舅无论如何,想尽一切办法,哪怕与仙门暂时和谈,都要熔炼出一万套重骑战甲,必须要有一万套。”



    顾锦年开口,提出这件事情。



    无论如何都要搞出一万套战甲出来,而且还是重骑兵战甲,不是轻骑兵。



    “这个没什么大问题,只是锦年,朕也想问你,你要这么多陨金做什么啊?”



    “这东西难以熔炼,你刚才说一万套,如若仙门不答应的话,光靠工部的人,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才能熔炼出一万套来,而且是整个工部什么都不做,全力配合。”



    “你弄来的陨金,至少能做几千万套重器战甲,这有些没必要吧?”



    永盛大帝对于这一点十分好奇。



    陨金是好。



    但差不多就行了,一万斤都够了,顾锦年搞来了一万万斤,这就有些夸张,完全不需要啊。



    听到老舅的疑惑,顾锦年有少许沉默。



    他不知道该怎么去解释宝钞衡量物,以及本金制衡这种学术话语。



    最终顾锦年只能开口。



    “舅舅,这些陨金大有作用,往后咱们大夏王朝发不发财,就靠这些东西了,要让人去看守,在周围扎个营,五万人就好,严格看管,不允许有任何人进出。”



    顾锦年出声,其余的等他悟道结束后再说罢。



    “发财?”



    实话实说,倒不是永盛大帝不相信自己这个外甥,能文能武,儒道后世之圣,佛门气运者,仙门仙灵根,顾锦年就算说他乃是天帝转世,永盛大帝都相信。



    可关系到发财,他真不信啊。



    之前顾锦年不是拉这个拉那个过来一起做生意吗?



    这前前后后过了多久,小半年有了吧?



    银子呢?



    反正他是没听说这帮人发财了,当然他也知道,这段时间大夏王朝发生了什么事情。



    可事实摆在面前。



    贸易上,顾锦年可能有点想法,但不对。



    发财是不可能。



    小亏差不多了。



    故而,听到发财,永盛大帝打心底还是不相信的。



    “咳。”



    “锦年啊,倒不是老舅说你什么,你要记住,儒道才是你的唯一之路,这银两钱财,如果你真的缺,舅舅给你都行。”



    “这往后啊,发财做生意的事情,你还是别掺和了。”



    “等过些日子,朕大寿在即,想来各地都会献上奇珍异宝,到时候朕给你一点,你拿去卖掉,把太子他们的账清一清,他毕竟是太子,而且视财如命,你要是真坑了他,等他上了这位后,多少会对你有些意见的。”



    永盛大帝开口。



    也算是提醒一句,毕竟太子的性格他知道,整个人都掉进钱眼里了,你骂他几句,他不难受,你要是要了他几文钱,他比谁都难受。



    所以还是不要产生不友好的事情。



    感觉得出老舅不信任,顾锦年也不去解释,跟皇帝较什么真啊,赢了,皇帝被打脸,下场懂得都懂,输了,你自己又憋屈。



    还不如不说话,就让皇帝自己一个人开开心心不好吗?



    “舅舅,主要的事情,就是这几件了,其他一些事情,舅舅您自己来负责。”



    “外甥要告退了,打算回家一趟,见见我娘。”



    话说到这里,顾锦年打算回家一趟。



    虽然还有不少事情,但也不需要去说,朝廷自然有人可以解决,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让自己来。



    “行。



    “魏闲,挑一批贡品出来,送到顾家,给宁月送去。”



    “再拟一道圣旨,赐宁月头衔,长圣。”



    永盛大帝开口,简简单单一句话,却赐予了无上荣耀。



    长圣二字代表着很多东西。



    是无上的尊称。



    母凭子贵也就是这个道理。



    “多谢陛下。”



    顾锦年道谢了一声,随后离开。



    待顾锦年离开后。



    永盛大帝不由笑了笑,望着顾锦年的背影。



    “宁月当真是生了个好儿子啊。”



    永盛大帝满脸笑容。



    随后又将目光看向玉案之上。



    这玉案上,赫然摆放着一张宣纸,而宣纸之上,也写着几个字。



    【马踏匈奴】



    一个时辰后。



    顾锦年回到顾家。



    此时此刻,整个顾家早已经是门庭若市,一些还没有离开或者是急忙回京的百姓们,聚集在国公府外,带来了一些礼物,表达对顾锦年的恩情。



    对于这些礼物,顾锦年让下人们全部收下,不收反而令人心寒。



    而回到家中后。



    顾锦年也是第一时间找了自己的母亲。



    这段时间出去,这位宁月公主整日担心。



    毕竟那里有不疼自家孩子的母亲?



    顾锦年一回家,就挨了不少骂。



    “总喜欢逞英雄,这大夏王朝没你不行吗?”



    “你舅舅不是皇帝吗?你那几个叔叔那个不是有能耐的人,怎么什么事情都让你来。”



    “别人都说我生了个好儿子,生了个圣人,大英雄,可为娘不想要什么大英雄,你能平平安安,为娘就高兴。”



    “年儿,记住为娘的话,往后不管遇到什么危险,不要在乱来了,天塌下来了,有高个子的顶。”



    “知道没?”



    宁月公主开口,骂着骂着就哭,的确提心吊胆。



    顾锦年只能安抚自己母亲的情绪,连连保证之下这才得到母亲笑颜逐开。



    是啊,在别人眼中,自己是救世主,是后世圣人,是了不起的侯爷。



    可在自己母亲眼中,依旧是个鲁莽的孩童。



    这两天,顾锦年都待在家里。



    陪自己母亲待了两天后,这才离开国公府。



    而后前往文宫。



    这段时间的经历,让他有各种不同的想法与思维。



    需要好好沉淀一二了。



    然而,随着顾锦年入文宫后。



    一些事情,也在悄然无息安排着。



    极北之地。



    中年男子望着千里冰川,缓缓开口。



    “顾锦年入文宫,传下去,可以推动废王之计了。”



    第二日。



    一道圣旨传递大夏王朝。



    告知百姓,大夏天灾,已平!



    

    而永盛大帝更加美滋滋,还是自己这个大外甥聪明啊。



    “行了,锦年,你来宫中有什么事。”


    “懂了,懂了,原来是这样啊。”



    顾锦年硬着头皮笑了笑。


    得到顾锦年的回答,永盛大帝心安理得了,回头炫耀的时候,最起码有个底气。


    “既然是一家人,我就不啰嗦什么了,几件事情,我说清楚来,过两日我要去文宫潜心悟道读书,不管外面发生任何事情,除非是天大的灾祸,不然外甥可能都不会管。”


    而现在大夏王朝正处于多事之秋,自己只能将事情笼统的告知自己舅舅,毕竟大夏王朝还是有诸多能臣。

    顾锦年出声。



    他要悟道,需要一定时间,多久不清楚,但肯定不是三五天就能解决。

    “懂了没?”



    永盛大帝压着声音说,毕竟这话即便是身为皇帝也不好说,人家顾家也不是什么小家小门啊,自己这话多少对顾家有点不太好。

    第二百零二章:不朽之言,稷下学宫,大夏平难,废王之计 (第3/3页)


给你。”

    “朕明白,朕已经让人暗中调查,目前有一些头目了,只不过这件事情涉及到天命,想要真正彻查清楚,还是有些难,朕会想办法解决的。”



    永盛大帝点了点头。



    “其二,天灾过后,有诸多事情要处理,五大绿洲需要百姓迁移,陇西郡,东林郡,南越郡需要重建家园,这也是当务之急,江中郡无有灾情,而且若不出意外,两个月后,江中郡第一批粮食便可收割,到时候向各地运输,可稳定粮食问题。”


    顾锦年出声,第二件事情就是善后,重建家园,这件事情很重要。



    龙椅上,永盛大帝点了点头。

阅读大夏文圣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