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9章 破题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同时也响应了皇帝的喜好。



    作为同考官,颜真卿是需要阅卷实务策的。

    而大唐的历代皇帝也重视科举,不仅仅会自己阅卷,还会经常会亲自出实务考题。



    但是到了明清的时候,科举考试已经沦为卷王的竞赛,考试的内容越来越僵化,八股文的要求越来越死板,这样的文章皇帝自然也不愿意看了。



    这时候的科举考试也不考策论了,为国选拔需要解决问题的人才这个目的已经失去了,科举考试的内容就越来越脱离实际。


    因此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舞弊案件反而要比唐宋更多。



    颜真卿这时候抬起头看向了王成伟。

    就在颜真卿以为王成伟要放弃的时候,突然见到王成伟奋笔疾书起来。



    难道是不知道怎么破题乱写了?



    颜真卿走过去,想要看看王成伟到底要写什么。



    对于皇帝出这道题的意思,王成伟自然是清楚的。



    皇帝和上皇这点事情,在论坛早就被扒的干干净净。



    李亨灵武登基,这是趁着上皇避祸蜀中,失去中原士民之心的篡位行为。



    事后躲在蜀中的李隆基,一方面因为自己已经老了,早也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皇帝就是需要这样的文章,顾况说明上皇执政末期的问题,也就说明了当今皇帝继位的合法合理性。



    这就是所谓的文质再复的意思,将本朝定位文,上皇末期定义为质,劝谏君王不要穷兵黩武,要勤修政务重视文治。


    所以顾况的文章更进一步,从开元天宝之间的教训,劝导当今皇帝继续重视文教,不要再犯上皇一样的错误。



    颜真卿微微点头,顾况不愧是李泌的弟子,他这个文章算是挠到了皇帝的心上了。


    这也是符合儒家传统道德的,算是一篇主旋律的合格文章。


    他已经将顾况和韦应物的名字记在心上了。


    所以大唐虽然有行卷的陋习,但是整体考试的目的还是向上的,还是要为了国家选拔贤才。

    科举考试是为了国家选拔人才,实务策的答卷是要交给皇帝看的。



    如果不能从中选出好的考卷,那就是他们这些考官的失职。

    开元重文,天下能够安定繁华,天下积攒下庞大的财富。



    天宝重质,过于穷兵黩武而让边镇坐大,最后导致了安禄山之祸。

    第449章 破题 (第2/3页)


间,就是一场文质再复。

    之前看王成伟是第一个交贴经卷子的考生,可是他迟迟没有动笔,一开始颜真卿以为他不知道如何解这道题。



    本来颜真卿为王成伟惋惜,毕竟是从陇右这种文化沙漠出来的士子,虽然有诗才,对经义也背的不错,但是遇上实务策就没办法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陇右的士子就算是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也很难写出对上皇帝胃口的答案。


    毕竟皇帝和上皇之间的微妙关系,可不是普通读书人能够理解的。



    虽然这个王成伟也算是太原王氏的支脉,但是迁居陇右也几代没有人出仕了,不了解时局也是正常的。

阅读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